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徐渭先生的时代思潮和人生境遇为背景,以徐文长的绘画作品及画论观点中认识其以抒发主体性灵为风格的艺术创作过程,探究其思想观点蜕变于明式旧习的个性化审美倾向,追求"游戏笔墨,放逸天成"精神境界和笔墨技巧上"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诗性化艺术样式.真正领略到徐渭"独辟"的文人画风格和不擅时事"重本色"的痴文人的人格化魅力.  相似文献   

2.
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新探索,其目的在于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使非小班化学校更好地贴近"生本",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班本"具有其独特性和综合性。通过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班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班本化实施、德育课程班本化实施三方面综合实践,全面优化学校课程,让课程更适合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过程化考核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电路数学"课程为例,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为着眼点,对课程过程化考核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实践,其方案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和而不同。课程游戏化的逻辑起点是课程,游戏课程化的逻辑起点是游戏。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中的课程有预设与生成之别;游戏有"工具性"和"本体性"之分;幼儿有"学中玩"和"玩中学"之异;教师有"教在前"和"教在后"之序。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和在"寓教于乐";谋求游戏与课程的整合。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是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的理想样态。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江苏教育》(2017年第10期)专题"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内容架构与实施"聚焦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内容的整体架构与课例教学的多维开掘,深度探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校本化模式。星韵学校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不仅有可以落地的基地建设,更有可以生长的团队研究。他们敏锐地化解教师  相似文献   

6.
系统考察分析《五声反切正韵》韵图安排和吴烺韵学观点,研究发现,吴烺不固守于传统韵学思想,而是注重改革,有诸如"变字母为纵音""以位定音取代以反切定音""变阳、入相配为阴、入相配"等改革措施,体现了其"一本天籁""创新"以及"删繁就简"的韵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课程不同角度的理解为基点,就社会发展、教学实践和师生沟通等方面展开论述,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文化进行诠释,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新课程文化的"意",并由此给教育工作者带来"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课程领导"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这两个概念进行解读和比较,并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误区进行分析,厘清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个关键词:忠实执行、适度调适和鼓励创生。国家课程校本化首先要基于课标,以"忠实执行"为基础;而后以"适度调适"为基本方式;最终以"鼓励创生"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保定方言中的人称代词鼻音化的音变现象可能是在发音方法上因产生"逆同化"而影响到其前字的韵使其元音"鼻化";也可能是保定方言词语间附加成分由滋长到趋向失落的痕迹在语音上的保留。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的"宏大化""精英化"取向,使其增进教师课程能力的设想流于形式。微型课程是一种基于教师能力和学生兴趣的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着相通之处,但因其"微""小"和"扎根实践"的属性,用微型课程的视角解读校本课程,又使其具有了"灵活而有针对性""聚焦现实问题"和"小步子快跑"等特点。微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白鹿洞书院为例,从"道"与"化"的视角勾勒古代书院的课程图景。其中,从来源、选择和结构三方面探寻书院课程之道,从内容、次序和方式三方面探寻书院课程之化。书院"道——化"课程思想的要义是以人性为核心构建圆心式课程目标,以文化为主轴梳理累进式课程内容,以导学为枢纽形成自学式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证的方法,调查了动词"搞"在台湾国语中的语义韵问题,发现动词"搞"的语义韵在台湾国语中表现出错综性,但以消极为主,同时"搞"的类联接对其语义韵的影响较大。尽管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搞"在台湾国语中的语义韵表现与大陆普通话很不一样,但是随着两岸交流的进一步密切,其差异性有进一步缩小并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有根有魂的中国人”为核心德育理念,从“黄河魂”修身课程、“黄河诵”阅读课程、“黄河功”健体课程、“黄河韵”艺术课程、“黄河印”劳动课程五个方面,探讨“黄河风”与小学课程资源的融合,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立体化设计方式,构建校本化“黄河风”农村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4,(11):38-40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15.
微课程是近年来学校课程改革中教师非常关注的课题。微课程是在"微格教学""微型课程""微课堂"和"微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课程形式。微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实践知识为本位,课程范型是整合课程,类型大多以隐性课程面目出现,其特点是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零散化的学习时间,情境化的学习资源和无限制的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6.
"四杰"骈赋不独在思想境界与哲理内涵与六朝骈赋相异,而且其骈赋自六朝齐梁之律化风尚开启以来,并受本朝律赋文风影响,较六朝骈赋律化更为明显,在用韵、格律和抒情化方面都较六朝骈赋又有不同.实为异于魏晋而独标的赋风新气象.  相似文献   

17.
廖光华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57-158,146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促进课程发展,提高课程实施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其过程是一个学校丰富、发展并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实践过程。生本化、常态化是其基本特征,核心是"生本化",关键是"常态化"。要促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构,并对课程教材进行校本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举措。以学分制方式推进该计划使其具有课程化和规范性、全员化和主动性、制度化和系统性、长效化和灵活性等特色。大学生素质拓展要坚持"五有"举措、"五化"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高校办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悠久,并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各国。在汉字广泛传播的过程中,"韵"字也在日本传播开来。以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以及中日词典等为参考资料,针对"韵"在日本的流布与意义变迁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韵"流入日本后,其表示"风雅、情趣、气韵"等美学意义被淡化,而表示"韵脚或押韵的字;韵母;押韵"等语音学含义被保留和发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77):151-152
幼儿园课程提倡园本化、班本化,其目的是使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推动其主动学习、探究和表达,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结合大班的"揭秘山药"班本化课程,从发现孩子兴趣,探寻课程之"芽";了解孩子的经验和问题,寻找课程之"生长点";追随孩子的学习需要,搭建课程之"架";发挥家长资源,施课程之"肥";回顾与反思,助推课程再生长,谈谈生成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