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威 《教学考试》2024,(22):54-57
<正>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明确规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作为高考的主要依据,这在近年来高考综合改革和高考命题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来看,“核心价值金线”即“无价值不命题”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即“无思维不命题”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即“无情境不成题”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  相似文献   

2.
<正>新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规定,高考试题应以情境为载体,选用的情境应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情境设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物理学科考试内容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创设与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和科学研究问题情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9年11月印发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情境化的命题设计成为语文高考命题的大趋势。在情境设计中考查名句默写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在此命题背景下,作为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名句默写题更加强调具体语境,增强命题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在高考命题中,要将“情境”作为学科能力考查的载体。可以说,利用史料创设“情境”是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但因能力考查目标的差异,“情境”史料下不同试题的思维含量与深度(合为思维程度)是不一致的。就历史选择题而言,试题的思维程度是通过特定的提示词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结合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高考命题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考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特别融入"四层四翼",强化情境设计。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査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近年高考物理中静电场试题的命题特点,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新问题进行科学推理、形成结论的策略,以达到解题的目的。展示高考如何“围绕旧知识,创设新情境”,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  相似文献   

7.
从多年高考实例可以看出,高考实验题遵从了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而是高于课本,着重考查考生实验能力的命题要求,并且逐年加大了对考生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针对高考复习中较普遍存在的重做题轻基础,重理论轻操作,重练习轻总结等问题,可采取以下复习策略加以解决。一、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强化规范的思维训练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表面看是选择器材、操作步骤、方案设计等方面的错误,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对实  相似文献   

8.
赵峰 《成才之路》2009,(21):47-47
物理高考命题随着高考改革不断发生变化,怎么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是高考的主要功能。因此,在高考复习中,一方面要认真复习好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高考较多地考查了“镁、铝、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相关内容,既立足教科书,侧重考查双基,又对能力有较高要求.复习时应突出“三性”,摸准高考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式的脉象,以有限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过好基础关和突破能力关.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在明确高考数学科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确定考查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数学文化4类学科素养,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创新能力5种关键能力,提出具有学科特点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通过设置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生活实践情境3类试题情境落实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高考评价体系对指导高考数学内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问题”转向“解决问题”。高考改革的这些变化,要求教师在历史学习中要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设计试题分析框架,以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从试题结构、情境、考查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及水平等方面进行评析.可以发现,这套化学试题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体现了"一核"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紧扣"四层"命题理念;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突出"四翼"考查要求.未来高考化学试题将更加关注科技前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凸显核心素养各模块的基本要求,强化高阶思维培养;夯实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晓冬 《新高考》2007,(7):17-23
计算、论述题作为高考中的重要题型,既能有效考查各种能力,又能展示思维过程、揭示思维的品质,在具有选拔性的高考中特别受到青睐.江苏高考中这种题型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二,能否解决好这类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下面结合江苏2007年的高考说明,把握江苏自主命题脉搏,对2007年高考物理计算、论述题的命题趋势作一个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教材.教法》2021,(5):103-10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事例情境,是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高考命题运用情境来设置考题,既可以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原理、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教师教学起到导向作用。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说明情境创设的策略运用。一、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考查基础教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高考中这类试题并不少见,它可以引导学生重视课本、打好基础。它体现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原则。例如,“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  相似文献   

17.
“以生考熟”是新高考优化试题呈现方式的一条重要的命题手法,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这是学生的群体性“软肋”,也是区分度极高的题型。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完善的思想方法、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雷怡 《高中数理化》2011,(17):37-38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继承了前几年的命题路线,主要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加强对能力的考查.命题贴近教材,兼顾重点、难点.试卷在结构上有所创新,更加重视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对高考试题的细致研究,可以加深考生对高考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高考命题坚持素养立意,挖掘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深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文章对2022年海南省高考思想政治卷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抛砖引玉提出高三思想政治备考策略和针对不同高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20.
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所谓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和高考关联不大的能力,而忽视了最为基础的"得分手段".网络化知识体系的搭建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不会考查你单个的知识点,而会在一个立体化的命题情境中,考查你在知识上的迁移、综合、创新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