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对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影响有两段不完全一致的描述,选修三43页的叙述为:"当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而当细胞分裂素的效应高于生长素时,则主要诱导植物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而选修一33页的叙述为:"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在诱导外植体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这两种植物激素到底应该如何配比?下面结合一些实例给予分析总结,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贵刊 2 0 0 0年 11期“根的结构一节内容安排的几点改进”一文认为 :根冠属于保护组织 ,这是有科学错误的。实际上 ,根冠是根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组织。根冠是位于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 ,以保护其内分生区 ,适应土中生长。根冠由三种细胞组成 :①根冠分生细胞 ,又称根冠源 ,与分生区相连。它们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②根冠外部细胞 ,能分泌果胶质的粘液 ,在根冠表面形成粘液鞘 ,保护生长点免疫损伤 ,防止根尖干燥 ,吸附、溶解土壤中某些物质 ,便于离子交换 ,在根的生长过程中不断脱落。③根冠中央细胞 ,也称根冠柱 ,根冠柱内有丰富的淀粉体 (又…  相似文献   

3.
用 5 0mg/L水杨酸 (SA)浸种处理后 ,水稻根系生长受到明显促进。幼苗经 5 0mg/LSA诱导处理 2 4h后 ,体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NRA)显著增强。与此相一致的是 ,5 0mg/LSA处理不仅能提高幼苗内源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水平 ,还可以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提示SA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的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PEG胁迫下商麦5226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商麦5226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0.65、0.75、0.85 mmol·L-1)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0.65-0.75 mmol·L-1外源水杨酸可以促进水分胁迫下幼苗根茎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提高POD活性,提高小麦苗期的抗旱能力;但不同部位最适浓度不同,根的最适浓度为0.75 mmol·L-1,茎的最适浓度为0.65 mmol·L-1,浓度超过0.85 mmol·L-1对根茎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外源甜菜碱对镉胁迫下超黑糯玉米根、茎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土培的超黑糯玉米自交系14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因素为甜菜碱(GB)浓度,设置25 mg/kg和50 mg/kg两个梯度,裂区因素为对照(0 mg/kg Cd~(2+))和镉胁迫(10 mg/kg Cd~(2+))两个水平的镉(Cd)胁迫处理.结果表明:(1)在镉胁迫下,超黑糯玉米根、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施加外源甜菜碱显著提高镉胁迫下玉米根、茎中POD、SOD、CAT、APX活性,降低MDA、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施加外源甜菜碱可通过提高玉米根、茎中POD、SOD、CAT、APX活性,降低MDA、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从而缓解镉胁迫对玉米根、茎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不同干旱程度下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甲酯(MeJA)是与抗性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物质,本研究探讨了它在不同干旱程度的胁迫条件下,施加不同浓度的MeJA对水稻抗旱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水稻遭受伤害随之加剧,水稻叶片中各生理生化指标均有相应的变化,叶片水势,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及脂氧合酶(LOX)活性都显著增加。施加MeJA后,水稻遭受胁迫的程度有所缓解,不过在高度干旱情况下,MeJA并不能使水稻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水稻仍然遭受一定程度的伤害,其中,浓度较小(0.25μM)的MeJA处理使水稻恢复较多,可以认为是增强水稻抗旱性的较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甲酯(MeJA)是与抗性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物质,本研究探讨了它在不同干旱程度的胁迫条件下,施加不同浓度的MeJA对水稻抗旱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水稻遭受伤害随之加剧,水稻叶片中各生理生化指标均有相应的变化,叶片水势,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及脂氧合酶(LOX)活性都显著增加。施加MeJA后,水稻遭受胁迫的程度有所缓解,不过在高度干旱情况下,MeJA并不能使水稻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水稻仍然遭受一定程度的伤害,其中,浓度较小(0.25μM)的MeJA处理使水稻恢复较多,可以认为是增强水稻抗旱性的较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青稞种子萌发及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以及脱落酸(ABA)对青稞种子萌发及育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对青稞种子的萌发和芽、根的伸长生长有促进作用,两者相比,赤霉素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脱落酸对青稞种子的萌发以及根、芽的伸长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赤霉素在8μmol/L时对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和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根伸长、芽伸长受到抑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积累;0.1-1mmol/LSA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提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MDA积累,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植物铝毒及耐铝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对植物铝毒及耐铝毒机制的一些研究进展。铝毒机制主要包括:(1)铝毒对植物营养物质吸收抑制的机制;(2)铝毒对根生长抑制的机制。耐铝毒机制主要包括:(1)有机酸的螯合作用;(2)铝诱导蛋白机制。  相似文献   

11.
菜心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 ,其幼苗是观察根毛和根尖结构实验 (实验内容见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册P3 7)的好材料。菜心幼苗作为该实验的好材料 ,具有以下优点 :①菜心幼苗根尖明显 ,根尖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结构易于区别 ,特别是成熟区易于识别 ,该部位的根毛纯白、浓密、纤细 ;②菜心种子发芽期短 ,实验前 3~ 5d培育就能用于实验 ;③菜心幼苗可供实验的时间长 ,发芽后 ,两周内实验 ,现象依然明显 ;④菜心幼苗适应期长 ,南方实验室全年均可培育 ,尤以 4~ 11月为最佳 ,此时正与教学同步 ;⑤菜心种子材料易得 ,各种子店均有销售 ,…  相似文献   

12.
如“花的结构”,可直接从绿色开花植物上取一些花朵,然后从外到内依次把花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摘掉,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自己拿着花朵去辨认一朵完整花的结构,同时让他们用笔把花朵的结构简图画下来。教学“根的结构与功能”时,可发挥农村优势,从田间地头拔一些野草野菜,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自己辨认直根系与须根系,并分辨出根尖、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以及根毛等部位。  相似文献   

13.
以景天科多肉植物胧月叶片为实验材料,对教材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改进。采取沾蘸法,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胧月的叶片。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NAA对叶插生根和发芽均表现出两重性,诱导多肉根原基分化的最适浓度为10-10 mol/L;促进胧月根部伸长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7 mol/L;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8 mol/L;叶片对萘乙酸的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  相似文献   

14.
以抗ABA结合蛋白抗体和抗(+)ABA单克隆抗体的独特型抗体,采用免疫金银法显示玉米根尖中ABA结合蛋白,获得了相互印证的结果.在分生区,标记物均匀分布于各个细胞中;在伸长区,标记物主要集中于中柱鞘和表皮细胞.从整个根尖看,髓着细胞的个体发育进程,细胞内标记物呈现由分散到集中、由稠密到稀少的变化趋势.细胞内的标记物主要出现于细胞核和邻近质膜区域,定位结果揭示ABA结合蛋白的分布与细胞核的存在有明显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实验表明,它可以通过酶促和非酶促途径而产生,它参与种子萌发、叶扩张、根伸长、侧根形成、抑制下胚轴伸长、细胞凋亡以及植物抗逆反应等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生理过程.本文着重论述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早籼稻“嘉育948”为材料,研究了 Al~(3+)、ABA、Ca~(2+)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l~(3+)能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且这种毒害效应随Al~(3+)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外源 ABA 和 Ca~(2+) 能提高水稻幼苗在铝胁迫条件下的抗逆性,极低浓度的ABA和适量的Ca~(2+)还能完全逆转 AP~(3+)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抗坏血酸(As 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100 mmol/L Na Cl胁迫条件下的两种小麦(烟农19和长5222)幼苗进行抗坏血酸处理,研究盐胁迫下外源As A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抗坏血酸(As 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抑制,降低丙二醛(MDA)、H2O2在幼苗体内的相对含量,并且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相对含量提高。两个小麦品种对As A的敏感程度不同,As A对缓解烟农19的盐胁迫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NO对特芥根系Cu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5μM以下,NO的释放速率约为0.5nmol/sec)SNP对特芥根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抑制根的生长.5μM SNP处理能够明显缓解Cu对根生长的抑制、降低根中MDA的积累、促进根中Pro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NO对特芥根系Cu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5μM以下,NO的释放速率约为0.5nmol/sec)SNP对特芥根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抑制根的生长。5μM SNP处理能够明显缓解Cu对根生长的抑制、降低根中MDA的积累、促进根中Pro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乙烯利和基质对番茄侧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美味”樱桃番茄侧枝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两个方面研究:(1)以草炭:珍珠岩=1:1(体积比)为扦插基质,用25 mg/L、50 mg/L、75 mg/L、100 mg/L乙烯利溶液,每7天浇施一次,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番茄侧枝发根早,其中50 mg/L的乙烯利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生根力指数、插条生长情况的综合表现最好.但与对照组相比,乙烯利处理抑制根的伸长生长.(2)以珍珠岩、草炭、椰糠和草炭+珍珠岩(1:1)分别作为扦插基质,用前期试验所得最适浓度的乙烯利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椰糠中番茄插穗平均根数最多、生根率最高,可单独使用;但保水能力较弱,宜与其他保水且扦插效果较好的基质如草炭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