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天麻代料栽培中蜜环菌品种和其对杀菌剂的耐力。结果表明,蜜环菌A-9最适宜,M-8、京-123、普通种稍差;蜜环菌对代森锰锌、百菌清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两种杀菌剂的1000倍以下稀释倍数对蜜环菌有抑制作用,1500倍以上稀释倍数几乎无抑制作用。在代料栽培中可以用代森锰锌或者百菌清1500—2000倍稀释液拌料抑制杂菌,以提高代料栽培的成功率及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得到对玉米茎腐病菌室内抑制活性较高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化学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2种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丙森锌、雷多米尔·锰锌、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4种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的毒力较高,其EC50。分别为O.40μgZmL、0.47μg/mL、0.61μg/mL和2.64μg/mL;禾谷镰孢菌对咯菌腈、戊唑醇和多菌灵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分别为0.06μg/,mL、0.32μg/mL和0.85μg/mL,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2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稍差,其EC50。分别为1.71μg/mL和1.80μg/mL。上述筛选到的9种药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高,可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Curvularialanata)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室内皿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百菌清、退菌特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是1.61μg/ml、2.11μg/ml、8.23μg/ml;退菌特、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58μg/ml、24.76μg/ml、30.34μg/ml、34.21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退菌特的防病效果最好,为90.70%,百菌清、多菌灵、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普得丰、代森锰锌也有较好的效果,防效在86.10%~72.52%之间。  相似文献   

4.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红花球茎腐烂病是贵州省种植基地的主要病害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实验结果表明,该病害是由镰刀菌和炭疽菌引起的.笔者采用低毒、低残留杀菌剂即多菌灵(Bavistin)、百菌清(Daconil)、代森锰锌(Mancozeb)、甲基托布津(Topsin)进行药剂预防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等能明显抑制或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多菌灵、井冈霉素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和井冈霉素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并用W adley增效比率法评价2种杀菌剂的联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多菌灵:井冈霉素按1:4,1:9的比例混配时,其协同作用比率分别为2.27和1.60,表现为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脐橙炭疽病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市售杀菌剂对脐橙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25%)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最小,抑制效果是最好的.科打(40%)福美胂、嘧菌酯(250克/升)能显著抑制菌丝生长,苯醚·甲环唑(10%)能显著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8种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在舍药PDA平板上和凹玻片上分别测定8种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20%五氯硝基苯DP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8.37mg/L,其次为40%五硝·多菌灵WP、12.5%戊唑醇WP、50%多菌灵WP和75%百菌清、聊,EC50值分别为:10.61mg/L、10.65mg/L、12.62mg/L、15.40mg/L。12.5%戊唑醇WP和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3.68,20%五氯硝基苯DP、25%腈菌唑EC、40%五硝·多菌灵Ⅵ巾、50%多菌灵WP次之,EC50值分别为4.81mg/L、8.51mg/L、9.90mg/L、11.17mg/L。  相似文献   

8.
以溴酸钾、氢溴酸、硫酸、5,5-二甲基海因(DMH)为原料,讨论了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DBDMH)的绿色合成。考察了溴酸钾与氢溴酸的比例、DMH的用量、硫酸的用量、水的用量和析出温度对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配比n(溴酸钾)∶n(氢溴酸)∶n(硫酸)∶n(DMH)=1∶2∶0.6∶1.3,水30mL,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h,析出温度为冰水浴时,产品收率达92%。  相似文献   

9.
以2-氨基苯腈为起始原料,制备靶向抗肿瘤药物拉帕替尼重要中间体N-(3-氯-4-(3-氟苄氧基)苯基)-6-溴喹唑啉-4-胺。2-氯-4硝基苯酚和间氟苄氯通过Williamson缩合在Zn/NH4Cl还原体系下制备3-氯-4-(3-氟苯甲氧基)苯胺; 2-氨基苯氰通过碘代反应制备2-氨基-5碘苯腈; 2-氨基-5碘苯腈在DMF-DME体系下进行胺-醛缩合得到N'-(4-碘-2-氰基苯基)-N,N-二甲基甲酰胺; N'-(4-碘-2-氰基苯基)-N,N-二甲基甲酰胺与3-氯-4-(3-氟苯甲氧基)苯胺经Dimroth重排得到目标产物;通过熔点测定、LC-MS、1H-NMR确定产物。为提高碘化效率,对3种碘化体系进行评价,其中NH_2I/H_2O_2碘化体系虽反应耗时较长,但产物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为理想,反应90 h,2-氨基苯腈转化率63%,选择性91. 2%,较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运用水培法测定小麦芽长,计算各种药剂混配后对小麦芽长的抑制率,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以抑制效果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综合分析得出氯嘧磺隆和精喹禾灵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为氯嘧磺隆0.05 g/L+精喹禾灵0.07 g/L,并对单因素效应和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氯嘧磺隆、精喹禾灵单剂对小麦芽长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5.4%、86.4%,2种单剂混合后的最高抑制率为99.2%.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多重筛选,从植物根系土壤中筛得一株絮凝效果较好的菌种。该絮凝菌为一种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为39.35%。对该絮凝菌进行海藻酸钠固定化处理,对比分析海藻酸钠固定化前后絮凝菌的絮凝效果,以探究适宜的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为3%,絮凝菌湿菌体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的体积比为1∶1,CaCl2浓度为4%时达到最优固定化条件,此时该固定化絮凝菌的絮凝率可达75.78%。  相似文献   

12.
以水玻璃为硅源,在无压体系中合成含Al的硅基MCM-41,并采用XRD、TEM、27Al MASNMR及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Al的引入对MCM-41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原子对MCM-41骨架Si进行同晶取代后,Al以四配位骨架和六配位骨架外Al的形式存在,Al-MCM-41仍能保持长程有序的一维孔道结构。并且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孔径和孔体积减小,当Si/Al=25时比表面积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以三嵌段共聚物 P123为模板,通过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技术(EISA),以硝酸铈和硝酸铜为原料,合成CuO/CeO2稀土复合抗菌材料,比较了无机原料摩尔比对产物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当CuO/CeO2比例等于0.15∶0.85时,复合材料为固溶体材料,且比表面积最大为125.7 m2·g-1,抗菌缓释时间最长达66 h以上。当氧化铜含量升高后,氧化铜从固溶体中析出,大大缩短了抗菌的缓释时间;当氧化铜含量降低时,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随之减少,影响了长效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中的麻醉优势比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实验组(R组),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0.5ug/kg静脉注射后以0.05ug/kg/min持续静脉泵注,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每5min追加0.3mg/kg,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mg/kg,每5min追加0.05mg/kg。Ramsay镇静评分6分时开始进镜检查,若评分不足6分,间隔1min追加1次,直至评分达6分后开始内镜检查。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min、2min、3min、5min及离室时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记录追加给药次数、补救给药次数、体动次数;记录注射痛、低氧血症、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眩晕发生情况。结果 R组诱导时间低于P组,离室时间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发生率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T3、T5收缩压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还原法消除模拟地浸废水中的放射性铀污染,分别研究了主要共污染离子Zn2+、Cu2+、SO2/4-和NO3-对铀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初始Cu浓度低于10 mg/L或Zn浓度低于20 mg/L时对铀生物沉淀过程影响不大,当初始Cu浓度超过15 mg/L或Zn浓度超过25 mg/L时,该过程会因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被完全抑制.初始SO2/4-浓度低于4000 mg/L时时铀生物沉淀过程影响很小,超过5000 mg/L时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SO2/4-浓度的上升而加强.研究还表明,含有NO3-的氧化性环境不利于铀的生物沉淀过程,通过反硝化反应彻底去除环境中的NO3-成为消除环境中铀污染的前提.本实验结果可望为我国核污染水环境的修复提供生物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沙棘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明确其抗氧化性能。方法:以沙棘为研究对象,以沙棘黄酮得率为指标值,使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对提取时间(A)、提取温度(B)、乙醇体积分数(V乙醇/V_总)(C)、料液比(D)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考察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对沙棘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提取时间23 min、提取温度80℃、50%乙醇、料液比1∶20条件下沙棘黄酮得率最高,为2.316 mg/g。各因素对沙棘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沙棘黄酮具有很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当沙棘黄酮粗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5 mg/mL时,沙棘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7.5%,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了77.7%。结论:沙棘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