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志平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1):91-94,98
周敦与郴州有着难解之缘,他一生出道为官32年,其中在郴州任职前后达10年之久。郴州,是他治政创学、成就道统宗主的重要发祥地。在郴期间,他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在治政、研学(儒、道、佛)、创学(理学)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为其理学之宗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夏东岩晚年方有意于学问。其一禀吴与弼(康斋)、娄谅(一斋)崇仁学正统思想体系,坚持朱子理学规范,反对阳明心学,尝试矫正阳明心学之弊,使明代儒学向实用理学回归。但由于他所坚持的朱子学是被吴康斋、娄一斋心学化、主观化的理学,故其思想处处显示出陆王心学色彩,被后人认定为“禅学”。这显然是他竭力要避免的。本文深入夏东岩遗著,试图探明其思想本色,明确其明代思想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宋建宁府崇安县(今属福建)开耀乡籍溪里人[1]。因为他曾长期寓居于湖南衡山五峰(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之下,学者们又习称他为五峰先生。 胡宏是两宋之际著名学者、理学家胡安国的季子。为避战乱,胡安国曾于南宋初年率领全家及其门徒隐居湖南衡山南岳一带,研治理学,传授弟子,终于开创了湖南的第一个理学学派──湖南学派,并进而在湖南形成了理学型的湖湘文化。胡宏一生不愿出仕,为振兴道学,隐居衡山二十年,从事传道解惑和理学教育,是两宋之际继其父之后一个著名理学家。他以…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1613—1682)一生"身涉万里,名满天下"。其学行可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来概括。顾氏倡导博学,反对空谈,强调务实经学以取代空谈心性的理学。所谓"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与施愚山书》秉持着经世致用理念,开风气之先,被梁启超誉为"清学开山之祖"。《清代经学之建设》虽顾氏重视实事求是之学,然在《易》学方面,却是承袭"程朱义理学",借《易》论事,或借事论《易》,惟不承继邵雍的图书象数之学。其治《易》亦反对空谈,力主实用,希能"体之于身,施之于政"。然问题是,顾氏反对宋明儒的空谈性理与天道,但宋明《易》学多论性理与天道内涵,因此,在顾氏承继"程朱《易》学"时,其如何将《易》理切于实用,抛却性理与天道之论?在此,顾炎武《易》学中所强调的道德修养又是如何?诸如此类问题,则是本论文所欲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理学大师,其理学思想的渊源首推家学.曾国藩父祖辈均为理学的坚定捍卫者和笃实践行者,善以身教、言教并举教育子弟,故曾氏家训中的理学色彩非常鲜明与浓厚,尤其是祖父之教(迁善改过、居敬持重)和父亲之训(晨起养气、节啬保身),开启了曾国藩理学启蒙之路,后又被勤治理学的曾国藩加以推阐,形成规模,一生遵循.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相关史志、资料、实物等,我们发现理学鼻祖周敦颐在一地任职时间最长及到一地任职次数最多的,均是湖南郴州,并且在郴居官清廉、治绩显著、育才成伟器、发明出不朽,故可视郴州为周子的"化神之地";依据其弟子二程来郴从师而学的时间、见闻,可认定<太极图说>及新绘太极图系周子在郴创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相关史志、资料、实物等,我们发现理学鼻祖周敦颐在一地任职时间最长及到一地任职次数最多的,均是湖南郴州,并且在郴居官清廉、治绩显著、育才成伟器、发明出不朽,故可视郴州为周子的“化神之地”;依据其弟子二程来郴从师而学的时间、见闻,可认定《太极图说》及新绘太极图系周子在郴创作。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反思与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 生思 想 道 德现 状 从 总 体 上看 ,当 代 青 年 学 生 的 思 想道 德 状 况 是 健 康 的 、积 极 向 上 的 。 他 们大 都 具 有 强 烈 的 民 族 自 尊 心 和 自 豪感 ,热 爱 祖 国 , 关 心 国 家 的 前 途 和 命 运 ,拥护 党 的 领 导 ,有 远 大 的 人 生 理 想 ,正 确的 人 生 态 度 ,崇 尚 科 学 ,渴 望 一 展宏 图 。但 是 在 某 些 方 面 ,青 年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还 存 在 着一 些 突 出的 问 题 。 第 一 ,政 治 思 想 比 较 健 康 ,政 治 鉴别 力 不 断 增 强 ,政 治 追 求 进 步 ,但 政 治觉 悟 有 待 提 高 , 思 想 …  相似文献   

9.
方东树作为桐城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为晚清程朱理学之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用毕生精力研习性命、义理之学,推动了理学的发展;撰书公开攻击汉学,捍卫理学,为理学的复兴做出了贡献;他讲学授徒,游说友朋,为晚清理学的复兴争取支持力量并培育了一批理学名家。方氏的努力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最终促进了晚清理学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一康熙的哲学思想是理学思想.理学亦称道学,人们以宋儒讲论事物所以如此之理,兼及性命之说,大异于汉儒训诂注释之学,故谓之理学.周、邵、张、程奠定了理学的基础,朱熹集其大成.但因朱熹认为"性即理",世人谓理学;陆象山认为"心即理",世人谓之心学.康熙却是推重朱熹.他曾说理学"至于朱夫子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世一定之规.……理正言顺,和平宽宏,非后世浅见而轻  相似文献   

11.
明孝宗在位的弘治时期,君臣恪守制度,朝政相对清宁,被后世誉为"弘治中兴"。这种彰显秩序、维护稳定而少创新之"守成之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弘治君臣以理学为宗的理政意识及其为政风尚有关。特别是辅政大臣刘健,以其深厚的理学底蕴、果敢的为政风格、刚正的人格魅力,以及与明孝宗的特殊关系,在辅成"中兴之治"中产生了独特而突出的作用。但秉持理学精神的刘健最终也只能在辅成"守成"的范围内发挥其政治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宋仁宗年闻,士大夫掀起了态势强劲的尊韩、排佛运动.禅宗领袖契嵩以"儒释之道一贯"为理论依据,积极地"非韩"护法.他批评"韩子泥古","不悟佛教适时合用";用"中道皇极"解构"道统"说,用儒佛"同归于治"驳斥佛教害政说.同时,他批评韩愈的性情说,从儒家视角责难韩愈的为学与为人,并"周纳"韩愈,说韩亦受佛道影响.在"非韩"护法的过程中,契嵩用儒家伦理会通佛家戒律,用佛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如他提出儒佛"同归于治",主张"孝为戒先";把"皇极"定义为"天地素有之理";积极挖掘儒家经典如<中庸>等性命之学的内容,在心学的基础上打通三教;比张、程更早地引入"气"范畴论"性"等.这不仅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启发和刺激了儒家学者从本体高度阐发儒家思想,从而催生了更具思辨性的理学.  相似文献   

15.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元(1635-1704),字易直、浑然,号习斋。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终身设席讲学,晚年主持漳南书院,在实践中通过对理学的批判逐步形成“实学”之说,该思想后为其弟子李恭(1659-1733)所继承并发展,成为当时名噪南北的一派显学“颜李学派”。他们提倡的“实学”既是“实行、实文、实体、实用”之学,也是相对于虚妄之学的学说。颜元所谓学问“宁粗而实、勿妄而虚”即是明证。颜元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四存编”,即《存治编》、《存学编》、《存性编》、《存人编》。其中《存学编》集中反映了颜元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晚清的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代儒学,承明季之绪而衍变。明中叶后,阳明心学流播,反映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的衰颓。阳明心学的衍变,为王艮的泰州学派。而泰州学派的发展,则出现了反理学的“异端”。但是,阳明心学的末流流于清谈,被诟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甚至被认为明朝覆亡的原因。清初,学风又发生变化。经世之学与考据学抬头,以改变明末空疏无用的学风。而程朱理学也排拒陆王心学,虽无新意,但仍被尊为官方之学。至乾隆年间,考据学兴盛,成为有清一代的显学。于是有程朱与陆王之辩,宋学与汉学之争。庄存与则治公羊学,开常州学派之端,复兴今文经学。然而这些变化,都是在儒学内部发生的,是儒学内部各派之间的消长兴衰,以及各自地位的竞争,不影响儒学的总体地位。使儒学发生重大变化,是在晚清。本文即试图研讨晚清(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儒学变化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安理学起于南宋,发展于元,盛于明、清。元代是新安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为新安理学在明、清两代的兴盛作了铺垫。作为承前启后的元代理学家,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便是订正‘异论’,发明朱子之学本旨”,从事此项事业的徽人众多,这当中,朱子乡人胡炳文成就尤为突出。胡炳文是元代新安理学家中较有特色的代表之一,研究他可以让我们对元代理学的发展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就其治经之目的、治诗思想、对易学的贡献及启蒙教育思想作一初探,不足之处,望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8.
秦观(1049—11001,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最受苏轼赏识。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等职。由于卷入新旧党争.始出为杭州通判。既而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县),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秦观在郴州写作了此词,抒发贬谪之恨。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宋代是传播周子之学的一个高潮时期,那么,近现代(晚清至民国时期)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推崇,则是对周子之学的再次高扬。近代以来,庞大的湖湘人材群体对湖南乃至对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许多著名学人(包括官师同道者)都推崇过周敦颐的理学地位、理学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这既是他们对周敦颐的推崇,也是他们受周敦颐影响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钱穆先生将清代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为清代理学无标志性人物,也无清晰脉络可寻,但并非"竭而无余华"。他提出"每转益进"说,指出清代理学承袭晚明儒学而来,在乾嘉时期经戴震、章学诚等人发扬光大。钱穆治清代理学的特别之处在于认为考据学是理学的一个环节,高扬理学而贬低考据学,甚至将清学史写成理学史。钱穆看重学人的立身处世之操守,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以理学济世,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