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察八所综合性大学日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了不同类型日语本科人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从课程角度探讨高校如何创新日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比较分析集美大学现行日语本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美大学日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复合型",建议调整课程体系中的学分分配比例,同时构建"平台+模块"式课程模式,期待进一步提高集美大学日语本科人才的培养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今社会对日语软件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复合型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本专业教学实践,以日语教学为中心,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企共建等八方面提出了日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案,尤其在课程设置和校企合作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商务日语教学改革,要以提高教师胜任素质为前提,以培养学生日语语言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职业"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其中课程设置成为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及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既要区别于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中职院校,又要区别于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为目标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本着以职业为核心,加强专业与岗位的对接、强化应用能力,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探讨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建设及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实践得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为了适应地方实际发展需求,应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以“3+1”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培养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体制中不可或缺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日语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语言文学式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渐渐失去其优势。因此,如何发挥利用本校理工类专业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特点,培养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成为日语专业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了国内其他理工类大学的日语专业,分析研究其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并对如何设置具有理工特色的课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包含的两大基本要素:目标要素和方法要素。并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阐明了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有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指出现有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小荣  陈潇 《教育与职业》2012,(14):102-103
中日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及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数量的增加,要求未来日语人才的内涵不断拓展与丰富,创新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必将主导市场需求。文章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日企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高级日语"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运用"JF Can-do"标准及学习档案这一工具,探究并践行独立学院"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快速发展,高校商务日语人才培养面临变革。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日语基础、全面的文化素养、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熟练的商务技能,是高级商务日语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场适应力的基本条件。基于商务日语人才需求现状和高校商务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级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一个核心、两种机制、三项能力、四条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一个目标、两套体系、三层规格、四组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探讨了高校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即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操作性理解、关系性理解和迁移性理解3个层次.我国许多学生数学认知处于操作性理解水平,他们可以在带有识记性与操作步骤的问题解答中取得较好的认知成绩,但因为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尚未达到关系性理解与迁移性理解(深刻理解)水平,所以在综合性问题测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中成绩不理想.数学教学要采取有效措施,重视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数学理解包括三种基本形态,即:记忆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这三种数学理解分别对应着“记得、晓得和明得”三种不同的状态。三种数学理解对数学学习都是有价值的,但仅有记忆性和解释性理解是不够的,探究性理解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实践中,不少水平不高的教师常常只能让学生达到记忆性理解,有一定水平的教师能让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真正让学生达到探究性理解的教师并不是很多。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层级的迭代升级,促使学生最终达到探究性理解,吴文俊院士数学学习的经验对把握数学理解的三种基本形态有借鉴和启迪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事生动活泼的数学探索性活动常常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对教师的数学探究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去探求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发现的过程,促使学生数学探究性理解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学理解是教师看待教学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视野,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诸多教学观念的综合体现。具体言之,在科学理解进路中实现其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从"再现原意"到"探究理解"的转向;在人文理解进路中实现其从"意义复原"到"意义商谈"、从"强制灌输"到"反思理解"的嬗变;在实践理解进路中实现其从"教师自我解释"到"教学实践智慧"、从"教材课程观"到"课程文本观"的跃升。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理解教学已引起国内外教育学者、一线教师的关注, 并开始进入课堂教学领域。理解教学主要有反思型理解和对话型理解两种实现形式。反思型理解是以反思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解,主要表现是师生的理解自我;对话型理解是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解,表现为师生对话式理解、生生对话式理解和生本对话式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试论数学理解的两种类型——从R.斯根普的工作谈起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数学学习中,理解无疑是首要的,学习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常有2种含义迥然不同的数学理解模式。工具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关注的是工具性理解,但我们希望学生获得的却是关系性理解,这是为什么?有益于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教学可以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6.
理解是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常用词汇,有领会体谅之意。但理解作为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又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视域。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基础教育在进行着理论与实践探索,理解教育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也在不断建构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理解教育认为"理解"是教育世界的本质特性,克服教育情境中的误解依赖于理解。通过对理解理论之"理解"做以梳理,并从解释学的视角探究"理解"之内涵,力图对理解教育论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前理解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与理解的客观性密切相关。文章试图通过对前理解概念及其它与理解相关的命题的分析指出,前理解与理解客观性并非矛盾的关系,相反,前理解是决定理解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我们探讨理解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师生基于文本和多元活动,建立意义场域的过程。以意义阐释和创生为指向的教学内蕴着意义的理解。教学理解是教师在坚守"创生"和"人本"的立场下看待教学意义的思维方式。教师的教学理解包括对课程文本、学生和自身的理解。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解,应采取优化教学思维、增加理解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鸣迪 《教育学报》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范梅南认为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 ,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 ,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 ,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发现 ,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 ,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20.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看法是正常的 ,也是必然的。但是 ,并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本质。在解释学循环中 ,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客观存在的 ,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 ,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相对性和统一性、绝对性两个方面。应当辩证地看待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防止和克服理解中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