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49年以来我国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统计分析发现: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的相关研究论文仅200篇,主要分布在包括25种核心期刊在内的95种期刊上,核心作者仅12人,主题分布主要为清代藏书思想专题研究和个案研究,表明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研究比较薄弱,建议从研究方法、研究主线、研究内容与层次等方面加强清代藏书学术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图书馆》2011,(3):58-60,67
统计了30年来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论文的产出情况,对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经典文献、作者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地域分布及私家藏书特点分析,指出明代私家藏书在历代典籍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利用藏书进行学术研究与编纂史料,藏书理论建设,藏书楼建筑与图书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测定的国外英文教育文献的通用目录为依据,对我国师范大学馆藏英文教育文献进行评介后发现,馆藏英文教育文献存在学科藏书数量偏少、藏书分布不均等问题。我国师范大学图书馆应制定合理的藏书发展策略,优化藏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馆藏图书细菌分布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改善藏书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藏书消毒、良好的读者卫生习惯是减少藏书细菌的有效措施.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发展情况,分析秘惜所藏的原因及其利弊,古代私人藏书旋聚旋散、流传有序的规律;论述了古代私人藏书在区域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江浙地区成为全国藏书中心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了较大的发展,私人藏书人数和规模扩大,藏书家的身份日益多元化。汉代私家藏书可分为三个阶段。私人藏书家的地域分布揭示了区域文化特征的演化历程。私家藏书活动对后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做好统计分析加强藏书建设─—我馆近五年入藏图书分布统计分析何晓敏(暨南大学图书馆)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图书借阅服务工作的基础,藏书的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馆对读者服务的水平、满足读者借阅图书的能力,也是对一馆图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的一种检验。基于此...  相似文献   

9.
于晗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5):28-30,55
本文依据笔者所在图书馆的中文藏书情况的各种具体数据从载体类型、学科分布、藏书比重、复本等几个方面对中文藏书结构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对数字环境下专业院校图书馆中文藏书结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收藏的中文自然科学图书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其中包括学科分布情况、读者利用文献情况等。通过分析,得出布氏分布藏书区,并对藏书建设及读者服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了较大的发展,私人藏书人数和规模扩大,藏书家的身份日益多元化。汉代私家藏书可分为三个阶段。私人藏书家的地域分布揭示了区域文化特征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私人藏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它起着相当大的社会作用。藏书家分布于全国各地,星星点点,烁烁光明。宋元以下至于清,藏书家的藏书数量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都远远超过公家藏书、书院藏书和寺观藏书。应该说,私人藏书是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主流。总结一下私人藏书的社会作用,对了解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不无意义。藏书的社会作用,一是保存图书文献资料;一是为社会提供图书文献资料。刘意成同志近作《私人藏书与古籍保存》,论述了私人藏书对保存古籍的贡献,这是私人藏书的社会作用之一,但对私人藏书的社会利用尚未见有高文论述,笔者以拙稿充数,并就正于刘先生暨读者诸君。私人藏书的社会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从原版医学期刊分布看我省文献资源布局鞍钢铁东医院图书馆梅香传2.研究我省各种类型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浅谈农村图书馆〔室)的藏书改革 建吕县图书馆殷晓华安海山3.浅论公共图书馆藏书特点及其形成大连市图书馆孙克力4.谈工会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大连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张晓林5  相似文献   

14.
隋唐私家藏书继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民族统一,国家昌盛,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这是图书事业得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隋唐私人藏书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5.
藏书利用率是一个图书馆在某一时期中读者使用藏书总册次除以全馆藏书总册数所得数值(通常表为百分数)。这里所说某一时期常常取为一年,读者使用藏书总册次为一年内借出与阅览册次总和,一册藏书使用一次称为一册次,全馆藏书总册数取这一年六月(?)日藏书总册数。写成公式就是:藏书利用率=(一年内读者使用藏书总册数次)/(全馆藏书总册数)×100%下面对此概念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日本侵华期间,基于奴化民众,在占领地区设立新民藏书机构。文章以河南为视角,分析新民藏书机构的滋生及分布,揭示其“强迫”“反共”两大特征,清算其文化罪恶。  相似文献   

17.
外文藏书的馆藏质量直接影响用户服务工作的质量。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外文藏书数量、藏书结构及藏书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分析发现,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外文藏书覆盖面比较广泛,体系比较完整,但藏书总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相对合理的规模,近两年新书年增加量较前3年大幅度下降。因此,应对外文图书采购策略、外文藏书数量和质量、馆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庄子-天道篇>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中国古代私家藏书便可追溯到孔子的春秋时期,从此私家藏书便开始了漫漫两千年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确立了私家藏书、寺院藏书、官府藏书与书院藏书为一体的藏书系统.  相似文献   

19.
南宋私家藏书人数之多、分布地域之广、藏书种类之杂堪称史无前例。这一盛况的出现根源于宋代普遍的读书之风,官方对典籍的重视以及士人著书立说以求不朽的人生志趣。私家藏书活动在保存文献典籍、扩大典籍实用价值及推动古代治书之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国藏书文化研究两部巨著《中国藏书楼》(任继愈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藏书通史》(傅璇琮、谢灼华主编,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问世以来,掀起了新一轮藏书文化研究热潮,一批专题和区域藏书研究的新成果陆续出版,反映出中国藏书文化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