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1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器乐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已是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然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比较枯燥,难度大,让许多音乐教师不敢尝试,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和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实现器乐进课堂。  相似文献   

2.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5):156-157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心全意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使学生在音乐探索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迫切。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学性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喜欢音乐并且探索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通过活动和各类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理念,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所以本文就以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创新教育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科目有着启发学生们艺术思维的作用,但是,相较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其它科目,音乐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气氛决定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就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音乐元素的包围中学习音乐,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而言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现如今音乐课堂的情境教学法还没有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所以,对于怎样发挥出情境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本文将进行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5.
耿倩 《小学生》2013,(11):33-33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工作逐渐走向普及,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灌输式"课堂教学法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未知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打造优质的小学音乐课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创造适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引导  相似文献   

6.
李晶 《学周刊C版》2019,(19):166-166
音乐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都有着一定的优化作用。学生合作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相比,其对于其音乐学习效率、质量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善于结合合作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建构、提升音乐教学总体质量。本文从个人教学经历切入与大家探讨学生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丹 《小学生》2013,(11):93-93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尴尬现状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发挥出来。目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习科目的音乐学习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的能力,但是由于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作为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些枯燥的课堂学习并不感兴趣,出现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将手风琴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对手风琴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的心理特点还不够成熟,将手风琴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有助于学生提高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使课堂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兴趣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兴趣更是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因为只有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观察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激趣"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怎样更好地运用这种艺术就是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趣艺术进行了分析,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宁洁 《天津教育》2021,(3):132-133
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深度学习"理念支持下,有效地发挥团队合作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探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组织团队合作学习的策略,成为当下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评价,不但能够鉴别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素养对中职学生创新性学习和今后岗位工作创造性发展皆具有强劲的助力作用。中职教育阶段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根据中职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不断提升。从关注个体发展、拓展音乐风格教学、鉴赏音乐作品情感基调、加强师生互动以及丰富音乐鉴赏活动等五个方面探究培养中职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职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中职学生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期以来,新课改开始在各地高中学校进行。与此同时,学案导学法也随之被提出。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符合了新课改、高中生和素质教育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客观要求。反思这种教学模式,发现学生自身自主和合作能力缺乏、高中政治教师不能很好地践行和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提供的教学硬件无法满足学案导学法的需求等。为此,年级备课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的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教材和大纲编写优秀的学案;同时,学校更要提供学案导学法所需要的教学设施条件以及通过多样性的途径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最后,要让学生转变学习理念,自觉、自主、主动地学习,从而不断完善学案导学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晗  房春侠 《成才之路》2021,(14):86-87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合作性、互动性、协同性及评价多样性的特点,其广泛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时,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间的协同合作能力,并开展多样化教学,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何可可 《天津教育》2021,(6):116-11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翻转课堂”的理念,将学习活动前移,先学后教、因学而教,能凸显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教”与“学”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6.
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实施快乐音乐教学,努力构建快乐的音乐课堂。要构建快乐音乐课堂,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获得高中音乐教学效果的艺术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7.
乐理是基本的音乐理论课程,是所有音乐专业学习的必修科目。高职学校生源音乐基础差、底子薄,而且学生在音乐理论课的时候往往不用心,不努力,课堂内外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则喜欢照本宣科,没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加强基本乐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能改变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高职生学习教学法理论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运用中,教师要根据任务驱动法的特点,以生为本,确定驱动任务,把握实施过程,发挥引导作用,适度讲授。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a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jectory for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aiming at scaffolding teachers in open‐inquiry teaching for the topic of water quality. Its design was based on the leading principle of ‘guiding by scaffolding’. Seven experienced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institutional meetings and teaching at school.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designing scaffolding tools, addressing these tools in the meetings, and implementing them in the classroom. The main research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meetings,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jectory has promoted teachers’ learning of scaffolding students in open inquiry, especially the ability to know when and how to give students a well‐balanced combination of ‘structure’ for open‐inquiry learning and sufficient ‘space’ for that. Th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