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Na2O2与H2O反应实验进行了两个改进,趣味性和实验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2.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王小琦 《高中生》2009,(3):35-35
题型一 Na2O2与CO2、H2O(g)的混合气体反应的有关计算 Na2O2与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反应时,目前有以下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Na2O2 H2O”、“Na2O2 CO2”是中学化学中的二个基本反应,其中所包含的规律、方法均有较高的价值,本拟从三方面对其再认识,以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袁丽霞 《化学教学》2005,(1):115-116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介绍了Na2O2与CO2的反应,但未涉及Na2O2能否与其他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问题.同时,Na2O2与水及水蒸气反应,是否有过氧化氢生成也时有争论.现行各类模拟检测试卷尤其是2004年夏季全国高考的各类化学试卷中,多有涉及Na2O2与CO2、H2O以外的非金属氧化物如SO2反应及产物的实验探究性试题.为此,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利用△G^O-来讨论Na2O2与H2O、CO2、SO2、NO2、NO、CO等气体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为什么教材中只要求检验生成的氧气,却不要求检验化学反应中另一生成物--NaOH呢?如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从而推出另一生成物是NaOH,不是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8.
Na2O2与CO2的反应是Na2O2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学习过了CO2与Na2O2的反应后,许多同学遇见SO3与Na2O2的反应也采取类推的方式,推出产物是Na2和O2.那么SO2与Na2O2究竟能不能发生反应呢?若能发生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反应的产物?这是一个值得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有机物的燃烧产物与Na2O2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的题目较多.对该类题型,可以采用一些常规的解法.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反应的规律,进行巧解,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于 Na2 CO3/Al2 O3吸收剂的活性成分 Na2 CO3与 CO2反应活性较低,选用 TiO2作为掺杂剂,采用浸渍法将其添加到 Na2 CO3/Al2 O3吸收剂中进行改性,研制一种新型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钠基固体吸收剂。利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14次循环脱碳/再生试验,并对吸收剂进行了 XRD 和氮吸附表征。结果表明:掺杂 TiO2后,吸收剂与 CO2的反应速率加快,特别是在碳酸化反应的前10 min 内;反应前后除 TiO2外无其他含 Ti 化合物生成;碳酸化反应产物为 NaHCO3和 Na5 H3(CO3)4;14次循环反应后吸收剂仍保持稳定的微观结构。采用 XPS 和 FTIR 分析了 TiO2对 Na2 CO3/Al2 O3吸收剂脱碳特性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1.
Na2O2的相关计算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Na2O2与CO2和H2O的计算,让学生费尽脑汁,这两个反应均有物质(CO2和H2O)被“吸收”,都“释放”出氧气,这“一吸一释”,导致Na2O2的质量的变化,对这两个反应深度挖掘,会发现有关这两个反应的背后有一些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2.
Na2O2是碱金属元素的重要化合物之一,它可以跟H2O、CO2、SO2等发生化学反应.因而,涉及到Na2O2的有关计算题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针对Na2O2与NO2反应机理存在分歧,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比实验和定量实验,探究了Na2O2与NO2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Na2O2与NO2反应产物中既有NaNO2,又有NaNO3,并作了粗略的定量测定.期待此结果能为相关内容的教学及试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提出的S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从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情况入手。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所需仪器、药品,并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必修)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通过向盛Na2O2粉末的试管中滴加水。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木条复燃,表明生成了O2。再通过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Na2O2粉末,用胶头滴管向棉花上滴2—3滴水,观察棉花着火的现象,验证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体系结构 1.钠及其化合物(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性质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其重点是: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原理和现象.②Na2O2与H2O、CO2反应的原理,会从电子转移角度来解释,注意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差和固体质量差在计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杨圣群 《中学理科》2006,(10):89-89
由于Na2O2的结构和性质比较特殊,经常在高考题中出现,因而成为高考热点,如2006年全国理综测试28题实验题就是“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有关Na2O2的计算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经常应用到差量法、极值法、总反应方程式法和优先反应法等解题,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高考,在陕西等省区的旧教材理综卷、江西等省区的新课程理综卷、上海高考化学试卷、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均有有关Na2O2的试题,这是由于Na2O2的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个重点,而且Na2O2的有关化学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文仅对2004年高考中有关Na2O2的试题作以解析。  相似文献   

19.
该类题型涉及到以下反应:2NaOH CO2=Na2CO3 H2O当CO2过量时又发生Na2CO3 CO2 H2O=2NaHCO3  相似文献   

20.
Na2O2与NaHCO3固体共热题具有涉及的反应多、产物复杂等特点,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本文就其典型例题介绍解题方法,以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化学计算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