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阐述云计算技术对于图书馆联盟的价值在于:加强了共享理念和合作精神,降低图书馆联盟的成本,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合作平台和技术保障;提出云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任务主要是:确立云计算图书馆架构体系和服务,搭建图书馆云计算平台,制定统一的“云计算”标准和提供云服务;提出云时代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应注意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数字资源版权问题以及协议和接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共享、存储与检索、资源与服务协作等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分析其共享平台建设涉及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文阐述云计算技术对于图书馆联盟的价值在于:加强了共享理念和合作精神,降低图书馆联盟的成本,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合作平台和技术保障;提出云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任务主要是:确立云计算图书馆架构体系和服务,搭建图书馆云计算平台,制定统一的云计算标准和提供云服务;提出云时代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应注意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数字资源版权问题以及协议和接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互联网精神自由、平等和分享的典型代表,云计算产生的一些技术、理念和服务模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将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服务理念与服务技术、馆藏建设等方面带来影响,引发图书馆人如何建设图书馆"云"、"云"究竟给图书馆带来了什么、"云"上的数据该怎么保护、图书馆"云"的建设需要什么法律与伦理研究等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顶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庆东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2):56-59,76
通过对大学城图书馆间共享活动成功案例的调查,在顶层设计理念指导下,提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定义、建设目标,并构建共享平台结构图,按云服务模式提出三层架构的建设内容,围绕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开展提出组织机构的建设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为大学城内图书馆共享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发展趋势,上海图书馆调研FOLIO开源图书馆服务平台、开创FOLIO的中国化“云瀚”,以“平台+应用+社区”的开放技术和理念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构建了云瀚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协助实现上图东馆的智慧服务。上海图书馆云瀚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是自托管、可扩展、云原生和可观测的,涵盖图书馆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发现、全场景服务,支持广泛的智慧服务场景。文章探讨了中国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路径、发展思路、竞争力、永续性,上海图书馆云瀚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探索对中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在国内外图书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探索。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分 析,试图利用云计算技术优势实现我省高校图书馆联合编目、统一检索、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借用CALIS这朵“云” 来构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与共享云服务模式,实现区域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相似文献   

8.
“云图书馆”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能为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通过分析国外云图书馆计划下的低利用率文献整合实践,发现与传统环境相比,“云图书馆”环境为构建合作储存保障体系带来新的优势和条件:利用SaaS模式,节省软硬件方面的投资,降低储存库建设的费用;通过架构本地区的共享平台,整合各种通讯设备,更加方便读者利用各种服务和资源;利用云计算开发适合读者群的个性化服务和定制服务,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资源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建立合作采购数字资源的保障体系,建立区域性纸本文献合作保障体系,构建“云”环境下的文献合作储存库,是今后构建基于“云”的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保障体系,克服高校图书馆电子书与纸本书重叠及各馆资源建设趋同现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云图书馆概念,探讨云图书馆起源及研究进展,在对云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进行讨论后,将云图书馆分为四种类型,并给出云图书馆的定义,提出云图书馆基础理论及应用实践研究应该从用户、资源、云图书馆领导和管理者、云服务、建筑与云平台等五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CALIS在2010 年云计算的基础上,构架了一个基于联合编目、联合采访、资源共建、统一门户、借阅优 先、联合咨询等方面的共享域。文章通过该共享域与区域图书馆中心的契合,在对SaaS与云存储在区域图书馆共享域 的服务和建设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区域图书馆共享域的设想,并对区域图书馆共享域如何应 用SaaS与云存储进行探讨,有助于区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主客观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主客观因素在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共享平台的服务主体和利用主体相互影响和制约,技术平台、管理平台和标准规范平台在共享平台的构建中各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存储、整合与获取技术的相互促进和发展,都影响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革新技术、延伸功能、满足多元需求的创客思维深刻影响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并为其服务功能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和依据.图书馆应通过用户参与的新理念,线上线下的多元服务模式,整合服务、技术、资源三维平台,健全质量评估体系等机制与举措,实现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实现智慧型服务资源、创新型服务空间、共享型服务理念三个方向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理论基础的探讨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典型实践案例的挖掘,总结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应用场景与构建模式。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建设实践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虚拟资源;创设虚拟现实环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虚拟化实体场景,提供非面对面的线上服务;结合学科特色,创建虚拟现实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提出以下发展建议:重构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的价值认知;发挥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支持作用;加快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资源建设;促进元宇宙共享空间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虚拟共享空间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当前云图书馆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总结目前图书馆行业安全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引入信任管理机制,尝试构建云图书馆可信服务监督体系。建立可信服务监督模型,对云图书馆服务中动态信任评估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云图书馆服务模式下信任度信息无法有效共享的问题,设计一种云图书馆服务信任本体CLTM-Ont,对动态信任评估过程中的反馈信任度和信任上下文匹配等进行算法设计,以推动云图书馆可信服务环境的形成,保障数字资源安全及用户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WEB2.0技术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念,指出了WEB2.0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的四种应用形式,还从资源、技术、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WEB2.0全民信息平台构建的系统方案。对当今图书馆全民共享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新系统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旨在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为建设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提供实践案例与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梳理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脉络,在盘点现有的国内外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为例,探索图书馆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并打造NLSP,提升图书馆资源管控和知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阐释图书馆线上阅读空间的内涵、功能与模式,指出我国图书馆发展线上阅读空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加强线上阅读空间建设与服务,图书馆应从优化服务平台架构和构建新媒体云阅读平台方面完善线上阅读空间布局,从开拓资源建设路径、强化资源整合功能和注重特藏收集利用方面丰富线上阅读资源内容,从提升线上资源存储能力、提高资源获取便捷度和参与联盟虚拟空间服务方面提高线上阅读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的特点和区域性社会化信息服务的需求,阐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京津冀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应在图书馆联盟框架内制定社会化服务总体规划,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服务功能的设计,构建联盟内部的交流学习与服务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是满足用户知识共享活动服务需求的重要平台和场所。文章在界定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运行需求,构建出包括知识共享平台、知识资源供给等模块的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20.
张瑞琪 《兰台内外》2020,(11):59-60
本文以老旧图书馆如何开展智能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新时代建设智能图书馆的价值、老旧图书馆开展智能化建设的方式为主要依据,从搭建智能化技术平台、加强图书资源信息共享、创新信息服务手段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老旧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力度,从而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更好为高校科研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