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和思想的演变历程都证明个人主义的传统是应该加以批判地继承的。马克思扬弃和超越了传统的个人主义。体现了科学的个人主义精神。现实的个人既是历史的出发点也是历史的目的。马克思的科学的个人主义精神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产力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重要科学概念。马克思是基于历史的基本事实和发现、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需要,来研究和提出精神生产力这一科学概念的。马克思虽未详尽地论述精神生产力的含义,但却原则规定了界说精神生产力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取向。他认为,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是研究和探讨精神生产力的基础和出发点;精神生产力是与物质生产力相对应的一个科学概念;生产“纯粹”意识的生产力即为原本意义的精神生产力,等等。  相似文献   

3.
制度分析的整体主义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凡勃伦等人为代表的老制度经济学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历史学派方法论基础上,将其系统化为制度分析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这一方法论在批判个人主义方法论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实质仍然是唯心的和形而上学的,因而是不科学的;而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因而是科学的.马克思制度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归结为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4.
前一段时期,社会上曾经出现过个人主义的思潮。有些人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抽象地谈论个人利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颇费心思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理论根据,声称这是他们发现的而被人们长期忽略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其实,这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公然歪曲,是早被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泛滥。为了正本清源,本文在此就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批判作一简要的介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它在对历史上自由观的超越和扬弃中,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重新探索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蕴含的民主和科学精神,阐释了杜威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存在的内在合理性,以及杜威对历史与现实的超越。这对重新认识西方哲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近代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传统与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历史主义传统,对他们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和重塑,将科学性和人文性溶入了其世界历史理论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揭示出:随着生产力、分工和社会交往关系的相互作用,人类历史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对于这个过程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阐述,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8.
异化标示着科学现实的人道主义,道德伦理视野中的历史意识,展现了人类在历史完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崇高和悲壮,在马克思那里,人道、历史和悲壮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及其学说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9.
“从后思索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时提出的认识历史的方法。从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的提出、基本内容、原则和意义来考察,这一科学方法体现了逻辑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辨证统一,是一种超前的并体现着现代精神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不仅是社会历史时代的产物,与创始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人生观也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鲜明立场、求真务实的品格和顽强不屈的斗争和枇判精神以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创立不可缺少的主体条件。只有从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与科学世界观的统一上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世界观的历史地位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接着从原则与信仰、反叛与依附、延续与没落等三个方面对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之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侠义精神重"义",而骑士精神重"教";侠义精神有着"个人主义"的形式与"集体主义"的实质,而骑士精神有着"集体主义"的形式与"个人主义"的实质;随着历史的前进,侠义精神与骑士精神分别遭遇了延续与没落的命运。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之差异的研究,以便更深入地认知中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学习张扬个性、宏扬主体精神,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式。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支撑下,应时代的召唤而产生的。多种学习理论都对主体性学习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对主体性学习的重视必将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精神是人作为主体特有的精神,它体现在实践活动之中,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由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开拓精神,自主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等因素构成。创新精神有着自己的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在人的社会性存在中发生的。创新精神是创新实践的精神动力与社会进步的精神之魂,它是通过人的活动和物质的力量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从广义文化观看,文化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社会实践包括物质文化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等。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物质文化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是保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立足于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来思考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方面给我们观察与分析文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文化建设也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类哲学看心理学的分裂与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分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分歧,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强调人的自为性和精神属性。对人性的不同认识,促使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尖锐对立。从类哲学的角度看,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没有上升到类哲学的高度。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对人性的认识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所以心理学的统一应该以类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为研究的原则,以提升人的类本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重视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其理性维度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育还衍生出许多精神品质。自然科学教育的改革应发掘其内在的精神资源,使理性成为21世纪新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强调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展示了和谐的精神境界,彰显了公正的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人性意蕴,给当下职业教育带来很大的启示,职业教育要实现教育观的转型、教学思路的调整等,才能够得到真正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价值体现,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构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理论前提;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个人主义的价值诉求和生长基础,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从本质看,个人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集体主义取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能以个人主义代替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认为:“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历史的内容“既是整个的人类生活,既是整个的社会的变革;那么凡是社会生活所表现的各体相,均为历史的内容所涵括。”李大钊所论,对历史及其内容作出了科学的界说和正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保证,它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