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行为四规律与道德六原则:一种新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的行为,必定恒久为己利他或损人利己,而只能偶尔无私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人、纯粹害己。因此,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道德原则;为己利他是基本且恒久道德原则;单纯利已是最低且偶尔道德原则;而纯粹害人则是最高且偶尔不道德原则;损人利己则是基本且恒久的不道德原则;纯粹害己则是最低且偶尔不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道德人格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促进道德社会化;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加强责任教育;加强网上道德人格教育。高职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塑造的途径是:更新德育观念,促进道德社会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调整责任教育内容,突出责任教育的层次性;把道德人格培养与职业指导结合起来;实施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功能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探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了包含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二个维度的大学生不道德网络行为测量量表,并应用量表对大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现状进行了实际测量。数据分析发现:编制的大学生不道德网络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量表对大学生的实际测量显示,目前大学生参与“网络抄袭”和“网络盗版”这两类不道德网络行为的情况较为普遍,亟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人格主要包括道德判断力、道德自律能力、道德意志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一要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二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三要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道德意志力;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既包括能力倾向和智力、政治倾向以及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也涉及高校类型、课程经验和课外经验等高校因素.这启发高校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道德认知研究,提升大学生道德推理能力,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结构包括整合结构、动力结构、导向结构和调控结构.道德人格的整合结构是指道德人格应具备的一种能将道德人格的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统一的因素.道德人格的动力结构是指道德主体具备的为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目标,不断驱使自身通过对象化活动以实现自我完善和完善社会的动因的构成要素.道德人格的导向结构是指道德人格具有的规定自身道德行为的方向的构成因素.道德人格的调控结构是指道德人格在实现道德理想和道德价值目标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够对其自身道德行为进行修正、强化和调控的各种因素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等的总和.现代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总体道德人格水平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道德素质滑坡,人格特征畸变,道德人格低下等现象.道德人格中问题的产生是由学校德育、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自身修行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引起的.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现代道德人格,除了重视目标和内容构建外,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总体呈现积极健康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针对大学生道德人格中的分裂倾向、实用主义倾向、摇摆型倾向、矛盾性倾向等进行成因和表现分析。同时,针对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塑造,进行路径探讨,并提出4方面建议:培养幸福人格是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塑造的目标机制;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塑造的环境支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塑造的方向引领;家庭、学校、自我三位一体是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力量等,力争实现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民价值观错位、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弱化和主体意识缺失。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等学校应当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精粹的合理内核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究其要点包括:辨义明利,培养合理的价值观念;重诚守信,培养正确的处世原则;施仁行孝,培养良好的人生情感;用和取中,培养敏锐的行事能力.借鉴传统道德是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道德人格是引导和激励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呈现出不平衡的双重性,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势必影响其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现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流行文化的冲击是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双重性的主要原因。必须积极探索引导措施,倡导大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缺失主要体现在:道德价值认知的模糊和道德选择的非主流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知与行的脱节、对新道德的困惑等。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包括:道德环境的变迁、高校道德教育的乏力、道德榜样的失范和道德教育者人格力量的削弱、文化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现实道德修养基础、社会道德环境、学校的道德氛围、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学生群体内部的道德互动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状况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因而道德人格的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渝西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调查,对其成因从家庭因素、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渝西地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对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立足点,为那些正在关与丑、善与恶之间徘徊的当代大学生找回人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道德人格的概念与结构要素及大学生道德人格结构的特点,提出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措施: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完成道德知识到道德认知的转化;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尊重引导个体的道德选择权;强化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完成道德人格的构建;改进道德教育体制和方式,从传统说教中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43名一、二年级大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损人利己”、“不诚信”、“破坏环境”和“自私冷漠”等由高到低依次是大学认为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依次最能激发他们自省的不道德行为;“主动助人”、“孝敬父母”由高到低依次是大学生认为道德高尚的行为,也是最能激发大学生道德自省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测量,主要采用确定问题测验(DIT)和道德判断测验(MJT);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能力倾向、政治倾向与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以及高校类型、课程经验和课外经验等高校因素;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其他心理发展的关系,其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同一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今后的大学生道德认知研究需着力于研究理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道德人格与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道德人格是伦理学意义上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恋爱观、性和婚姻观的考察,可进一步探究其道德人格及其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9.
"慎独"作为儒家所倡导的修身方法和推崇的道德境界,是进行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的根本途径。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根源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危机。传统"慎独"精神所提倡的理性自觉、自我约束、理想人格的道德修养目标与网络道德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加强"慎独"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持久性、自觉性、自律性、实践性,提升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和网络道德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曹冬 《华章》2012,(13)
我国优秀伦理思想所强调的“人品”、“品格”与“人格”相对应,其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格思想.人格精神是主体范畴的人的具体个性、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在其身上的凝结,使人有着充实的内容和饱满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坚守独立人格的思想;愤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与人之间友好、互爱,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