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避免“急功近利”,最好的办法是“慢工出细活”。一、慢进教室细观察 进教室之前,班主任且慢一步,在远处、在室外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充分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有利于发现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及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现隐患和端倪,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避免"急功近利",最好的办法是"慢工出细活". 一、慢进教室细观察 进教室之前,班主任且慢一步,在远处、在教室外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充分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有利于发现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及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现隐患的端倪,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偏袒的风波     
李秀芬 《今日教育》2013,(11):31-31
班主任处理学生纠纷时应尽量表现出公开、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老师……老师……,杨浩和丁源在教室打架。”刚到办公室坐下的我,被学生急切的喊声惊起,又急匆匆赶回教室。一进教室,就见两个小家伙攥着紧紧的拳头,犹如好斗公牛般怒目而视,几本书散落在地上。  相似文献   

4.
每天,教室里早到的学生或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或一脸茫然地注视远方,活跃的学生旁若无人地谈笑,俨然把教室当成了茶馆。自习课上,随着一声“老师来了”,热火朝天的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这是自习课上经常出现的一幕画面。 班主任老师在时,学生们都能“规规矩矩”。可是,一旦离开老师的视线,学  相似文献   

5.
教室是班主任管理的“主阵地”,每个班主任都在这个“主阵地”上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情感与智慧。班主任投入教室的时间与管理绩效的匹配关系,是每个班主任都须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班主任投入教室的时间与管理绩效的关系班主任投入教室的时间与管理绩效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班主任时间投入与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1.很少进班,会导致班级管理失去中心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一名教师,在一  相似文献   

6.
小坤又惹祸了,乱敲教室后门,还打了上课的美术老师!我和班主任心急火燎地冲向教室,生怕小坤再一次跑到操场,爬上篮球架不下来. 小坤的表现经常让班主任甚至是家长抓狂:撕同学的书,掐同学的脖子,打老师,还咬人.如果恰好课间操时他正在生气,无论怎么哄,他都不会离开座位,班主任一边要安抚已经在走廊排队的50名学生,一边要回到教室细声慢语地哄他,换来的只是他如同小狮子一样发自喉咙深处愤怒的吼声.今天又是怎么了呢?  相似文献   

7.
温柔的鞭子     
欧阳老师接了一个出了名的烂班的班主任。第一天的第一节就是欧阳的语文课,一节课差不多过了一半,一个名叫朱阳的学生才慢悠悠地在教室门口喊“报告”。朱阳是班里有名的“迟到大王”和“调皮大王”见此情景,教室里的学生一个个直盯盯地看着欧阳老师,课堂上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想看看新班主任如何处置这个令前班主任头疼的朱阳。欧阳老师没有马上叫朱阳进教室,而是面向全班学生说:“我知道每个同学都有迟到的理由,可朱阳同学今天毕竟迟到了,我们罚他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有这等奇事? 同学们当然赞同说:“好!”欧阳老师接着又对朱阳道:“朱阳…  相似文献   

8.
《难倒的垃圾》一文中的情景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面对教室中脏乱差的现象,班主任肯定会着手处理,但文中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并不可取。首先,班主任亲自清扫教室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自我,他们对老师的苦心未必“买账”,甚至有同学会认为这是老师无能的表现。其次,更不能随意指定同学去倒垃圾,否则就可能遇到文中的学生同样的反应:“怎么就叫我?  相似文献   

9.
检讨的启示     
我任我校初中34班班主任时,有一次请假回家,忘记把教室钥匙交给班长。第二天清早,许多早到的学生被关在门外,无法进教室读书。他们有的倚着栏杆看书,有的在走廊上走来走去,有的三三两两一起逗逗打打,调皮生张勇更是愤愤地说:“老师干什么去了?教室门也不开,把人家关在外面,混蛋!”等我赶来开门后,同学们没精打采地进了教室,读书声稀稀落落,有的交头接耳议论我,我心里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 ,大量的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外出寻找工作。我所教的班 ,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寄托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亲属处。这无疑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出了一道新课题。班主任如何来管好本班中的这些学生呢 ?我认为 :老师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 ,高度的责任心去管理和教育这些学生。一、用“父母”的爱心 ,温暖幼小心灵。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 ,而离开父母的学生更是需要 ,因为他们生活上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因此 ,作为班主任 ,除了在学习上关心和帮助他们之外 ,更应在生活上帮助和爱护他们。如 :当天气有较大变化时 ,应时常关…  相似文献   

11.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每天早晨都和学生在一起,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有的学生进教室能主动向老师问好,有的学生却对老师不理不睬,他们放下书包凑在一起聊天,还有的追逐打闹。从这一现象反映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一个教育情境 王静和罗非是某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班的学生,这学期被分到某中学的初一(2)班参与班主任工作与数学教学的实习。第一天班主任杨老师(一位年轻的男老师,教初一英语),便带王静与罗非和学生见面。一进教室,原先很“热闹”的场面立刻安静下来。杨老师严肃地扫视一下教室后,便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新调到一所学校担任五·一班的班主任时,这个班的学生很调皮,专爱与老师作对,背地里给每位老师都起了绰号,当然我也不例外。一天,我正在操场散步,忽然听到我班有学生把我的绰号编成歌在唱。我心平气和地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惊慌失措地看着我,胆小的差点把头埋进了桌子抽屉里。我轻松地说:“刚才我在教室外听见有人在唱歌,唱得很准嘛!不过好像歌词不对。”“快嘴”洋洋一下把话接了过去:“老师,他们唱的是你的外号。”我佯装吃惊:“哦!这说明我们班的同学很关心我嘛!他们时刻关注我,仔细地观察我,给…  相似文献   

15.
班风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班主任的引导和示范。要建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在勤、细、巧、爱四个方面下功夫。一、用“勤”去感染学生这里所说的“勤”,就是指班主任的参与意识要强。班主任要多参与勤指导,如参与活动课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学生劳动。甚至是参与家庭管理,坚持定时家访等。老师“勤”参与,就能经常影响学生,这是扭转班风的关键。二、用“细”去管理学生有位老师说:“学生是本百科全书,我每天喜欢看他们并且喜欢逐个仔细地品味。”特别是早晨进教室的时候,她要看看哪位学生脸上“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公立学校蹲点,该校三年级班主任朱迪小姐热情地接待了我。走进教室,我奇怪的是朱迪小姐的办公桌放在教室的一角,面对全班学生。我自己也是教师,我觉得课间十几分钟休息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自己就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另一方面,学生一直处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也很不自由,分开来双方都觉得不错。可是朱迪说“:我们的班主任都是全天和学生在一起的。我不觉得学生闹,他们也不认为我坐在教室里他们就受到拘束。”主课英文和数学都是班主任教的,只有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学生们才离开他们固定的教室,到有特殊设备的教室里…  相似文献   

17.
“糖”老师     
早就听说要换班主任了,所以大家一早就来到教室,急于见识见识这位新班主任的“能耐”。刚进教室,一个个子不算太高,身材不算太瘦的身影映入眼帘,只见他拿着一块砖头正在钉教室后门的钉子。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唐老师。记得上第一节语文课时,他满脸通红地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说:“我姓唐,以后大家就叫我唐老师吧……”他后面的话还没说完,我们就在下面议论开了。这时,不知谁大叫一声:“‘糖’老师好!”同学们笑成一片,当时我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后来才知道是笑“糖”老师。从此,“糖”老师就成了他的绰号。要说这位“糖”老师,能耐可真不…  相似文献   

18.
袁泉 《文学教育(上)》2011,(12):131-132
同样做老师,但教哪一科,那感受绝对不同。同样做老师,但做不做班主任,心态差别也极大。今年我所带的是高一理科班,记得第一天进教室,临放学的时候给学生留了一份作业:以“站在高中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好好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两个胆大的学生就是这样开头的: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要我们写这样的认识,她肯定是一个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9.
孙辉 《河北教育》2010,(6):30-30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同样有得到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在处理偶发事件和“问题学生”时,更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因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本期“班主任工作”,我们刊发几篇有关“尊重”的文章,看看几位班主任老师是怎样巧妙利用“尊重”来实施班级管理的。  相似文献   

20.
上初一时,班主任是年近半百的姚老师。听人说,姚老师年轻时被打成“右派”,落实政策后被派到我们校,做我们班主任兼教语文。姚老师穿一身整洁的中山装,稳健中透着睿智,和蔼里含着严厉。印象中,他从未批评过学生,但哪怕是微笑着的他往教室里一站,再吵闹的教室也一下子安静下来。语文课上,他常常进入境界,不能自己,我们完全被他的博学多才吸引住了。对姚老师,除了崇拜,就是敬爱。当然,也有一点点畏惧感。记得那是一节自习课。课前,姚老师进教室吩咐了几句:“自习课请大家自己做作业,我在隔壁班听课。”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