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是教师育人、传授知识及培养人才的一种实践活动。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才干的一种认识活动。教改造的对象是学生,而学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既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又是学习认识的中介;学生既是学习认识的主体,又是教学实践的客体。要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及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电工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同时在考试的环节上更要注意考试的公平、全面、真实。   首先,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又是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虽说教与学是一种对立的矛盾,但教与学又是不能分开的,相辅相成。教师教不好,学生也学不好;同时,学生不学,教师教的水平就得不到充分体现。考试虽是考学生,但又是在间接地考教师。有的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的教上,轻视了学生的学,这样使得这一矛盾有了侧重,使教学工作的发展不平衡。教师把学生都限制在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言,学生应该是教师的施教对象,即教学中的客体,而就学生的学而言,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知识,灵活机智地去掌握知识,主动地消化、理解并重新组合加以应用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让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有关教学主体性的确定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期间许多学者提出多种教学主客体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教师与学生均为主体。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既确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确认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教与学的自主性,使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教学的动机、维持和导向来说,教师是主体。从教学内在的感知、理解、记忆与运用来说,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双主体现象,与之相伴随则是双客体的显现;从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态度及行为态度上的认知、认可到接受来看,教师是学生认识的客体;从教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一般而言,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知和实践的对象,主体是对客体有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人或群体,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有的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也有的认为教学是把"学"(学问,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生学"还是"教学生",教师都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居于客体、被物化的地位,由此形成了如叶澜教授所说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简单地把认知活动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既忽  相似文献   

7.
王如艳 《云南教育》2003,(27):22-23
目前,学校教育正由刚性、封闭性向弹性、开放性转变,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师生关系由权威、专制向平等、和谐、民主转变。在此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一、学生由被动学习的客体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由教学的领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整个教学过程,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往往只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只是充当教学的客体,处于被动地位。在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是靠教材向学生传道授业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衡量教学好坏的尺子。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法,而教出的学生则差距很大,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践活动。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要使教的对象都能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假如一个教师能够刻苦钻研教材,认真探讨教法,但不了解自己所教的对象有各种差别,在讲课时就难免深浅不适,多少不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堂课辛辛苦苦地过去了,只博得几个学生的叫好,岂不是最大的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备课前就必须研究学生。  相似文献   

9.
双主体参与的教学规律——关于教学中主体参与的理论思考之二●魏立言在双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与自己的学、学生的学与学生间的互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互补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教师和学生各自带着自身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对方...  相似文献   

10.
一、对话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 弗莱雷认为,讲授式教学的弊端是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讲授者教师是主体,听讲者学生是客体。作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用讲授的内容填满学生;作为客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储存起来。在这种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没有交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垂直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被教;教师总是无所不知,学生总是一无所知;教师总是在思考,学生不用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教学评价与学生考试之间的关系,前提是明确教学评价的客体及其内涵.教学评价的客体不能简单表述为教学活动或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客体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的、通过课程紧密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教材为媒介展开的双边活动。在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中,教材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客体。处于动态之中的要素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整体上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教与学的地位、作用及其活动作以探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不可分割。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必要充分认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褚笑棠 《青海教育》2004,(12):12-12
“互动式”教学就是为适应教改和适合新技术的要求而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比较先进的.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与“学”是复合主体。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和教学内容是客体;但从“学”的角度看.学生就体现为主体.而教师相教学内容就成为客体,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主体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教学理论界只要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这个大前提,就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然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有争议。针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有的同志提出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即“双主体”论)并且批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割裂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双主体”是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体——学生。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双主体互动”活动是指在师生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过程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双主体互动”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并依据主体性发展的目的,根据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以提高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浅谈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与课堂表达艺术陈亚立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哲学上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则是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在教学范围内,教师既是教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  相似文献   

18.
王小琴 《成才之路》2009,(33):I0008-I0009
在语文教学中,相对来说.教师是客体,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怎样把作品的内在理想、情感通过客体传递给主体。使主体思想受到感染,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同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教有乐趣,让学生在怡情悦性中欣赏文学作品,学有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包含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许多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动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因此,对教学过程的探索首要的是应研究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在教学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对教师究竟如何教,学生究竟如何学,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0.
承担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是学校赖以生存的起点。为完成教育使命,教师与学生需要在合作中分别承担教与学的不同责任,同时形成特定的师生主体间关系。师生双方是受社会法律保护、人格与尊严平等的公民主体间关系,在此关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又具有在知识地位上不平等的教与学的主体问关系;师生中公民主体间关系是教学主体间关系的逻辑前提;在教与学的认知过程中,师生既是教学主体同时又彼此被客体对象化。因而,师生之间是双方既为双重主体而又彼此互为认知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