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你一把空水壶,一盒火柴,请你利用自来水龙头及煤气灶烧一壶开水,你该怎样做?(问题1)你一定会说,这最简单不过了,只要:1°打开自来水龙头,把水壶注满水;2°用火柴点燃煤气;3°把水壶放在煤气灶上,把水烧开。  相似文献   

2.
一位数学家曾经用一个笑话来说明数学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及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某人回答说:“在壶中放上水,把壶放到煤气灶上,再点燃煤气.”提问者肯定了这个回答,又问:“如果其它的条件都没有变化,只是水壶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被提问的人通常都会回答:“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再点燃煤气.”但是,提问者提出,用数学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衡量,这个回答并不能使他满意:“只有物理学家才会这样做,而数学家们则会倒掉壶中的水,并宣称我已经把后…  相似文献   

3.
数学解题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做变换法也称转化法.当你遇到的问题直接解答有困难,通过变换成其它形式的等价命题较为简单,其实,整个解题过程就是将未知转向已知,这种思想方法匈牙利数学家P·罗莎打过比方:“假设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你怎么办?”当然是“先把壶灌上水,点燃煤气灶,把壶放在灶上.”接着罗莎又问:“假设所有条件都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水,这时你怎么办?”回答简单:“点燃煤气灶,因为只有物理学家才这样做,而数学家则会倒去壶中的水,并声称:“我已把后一问题转化为已知(前一)问题了.”下面我们通…  相似文献   

4.
化归法浅谈     
化归法是数学家处理问题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见文[1])。匈牙利数学家P.罗莎曾对此作过十分形象的描述:“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你应该怎样做?”问题很简单,谁都知道“先在水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  相似文献   

5.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路莎·彼得在《无穷的玩艺》一书中有一段风趣而精彩的描述:从陈旧的实用观点上来看,以下的一个比拟也许是十分可笑的,但这一比拟在数学家中却是广为流传的:“现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摆在你面前,当你要烧水时,你应当怎样去做呢?往水壶里注满水。点燃煤气,然后把水壶放在煤气灶上。“你对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现把所说的问题稍作修改,即假设水壶中已经盛满了水同,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的生活确实方便:一扭开关,煤气灶就哈哈大笑;一按遥控,空调就嘘寒问暖;一开龙头,自来水就欢天喜地……可是,可是,每当喝着自来水烧的开水,忍受着那股怪怪的味道时,我是多么怀念老家那口童话般的老井啊!老家屋后有一片竹林。穿过竹林,便有  相似文献   

7.
一位青年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却一事无成.他满怀烦恼找到一位智者.智者听完他的倾诉,很平淡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吧!”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但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寻找.他拾回一些枯枝,装满一壶水,放了些柴火便烧起水来.可是壶太大,柴火烧尽了,水也没开.  相似文献   

8.
让生命沸腾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老师,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老师时,老师正在小屋里读书。听完青年的倾诉,老师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  相似文献   

9.
王嘉年 《山东教育》2002,(35):31-32
解题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对解题程序的研究,我们得出:解答数学题,实质上就是通过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确立题中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转化.而且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直接攻击,而是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直到把它化归为某个(些)已经解决的或者容易解决的问题,匈牙利数学家P·罗莎用了以下比喻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化归法的实质:“假如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烧水.你应当怎样去做?”正确的答案是:“在水壶  相似文献   

10.
把水壶里的开水装在保温瓶里,每当壶内只剩小半壶水时,壶盖就容易掉在地上,此时,水蒸气从壶口猛冲出来,烫得手疼疼的。为克服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不掉盖的水壶。结构图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化归思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直接攻击,而是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直至把它化归为某个(些)已经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匈牙利著名数学家P.罗莎曾用以下比喻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化归法的实质。她写道:“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  相似文献   

12.
一、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简介匈牙利著名数学家罗莎·彼得在他的名著《无穷的玩艺》中,通过一个十分生动而有趣的笑话,来说明数学家是如何用化归的思想方法来解题的.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开水.应当怎样去做?"对此,某人  相似文献   

13.
华罗庚先生提出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应用时,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  相似文献   

14.
<正> 禽鸟舞蹈大赛前夕,天鹅太太要去舞厅参加训练,就给好朋友鸵鸟女士捎信,请她来照看还不会飞的孩子。第二天,鸵鸟女士早早起来,烧一壶开水,想先冲碗燕麦粥,喝了再上路。咕嘟嘟,水烧开了。鸵鸟女士忙着去拿放在柜子上面的燕麦片,不小心把水壶碰歪,一股热水射出来,淋在了胸脯上。  相似文献   

15.
①水是会“说话”的。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子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②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子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③把水壶放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水还没有开。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刻,叫声又不是那样响了。“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水壶里的声音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④放在火炉上的水壶,壶…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小杯子,一片玻璃片,一个小镊子,一截蜡烛和一根吸管。如图1材料准备:1、用小杯子接半杯自来水,备用;2、用吸管从小杯子里把自来水吸出并滴在小玻璃片上;3、点燃蜡烛,用镊子夹着玻璃片放到蜡烛上烧大约两分钟。如图2实验步骤:你发现了什么?对,水被蒸发了,玻璃上留下一块白印  相似文献   

17.
一个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子里读书,他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述,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禾,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上,在灶内放了些柴禾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禾烧尽,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禾,等找到了足够的柴禾回来,那壶水已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禾。由…  相似文献   

18.
烫井     
早上,妈妈做饭时没有水了,让爸爸去打水,却见爸爸拿回来一个空水桶,原来是上次打水时没有放水,井冻了。妈妈和三姨知道后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这时爸爸却说:“不要着急,我有办法,马上出水。”于是,爸爸去邻居家打来一桶水,让妈妈把它烧开,自己先把井头拧下来,放在屋里化冻,又找来一根又细又长的硬塑料管和一个漏斗。水烧开了,爸爸把细管的下面放在冻冰的井管里,在上面安上漏斗,让妈妈用水壶向漏斗里倒开水,开水从漏斗进入细管直接烫化下面的冰,就这样一壶一壶地倒开水,细管像爱吃油的老鼠一样钻进井管里,用了5壶水,井管被烫通了,安上井头又…  相似文献   

19.
水火偏相容     
我能让火在水中燃烧,你相信么?要不要学一招,让你的小伙伴们“大跌眼镜”呢?实验步骤:实验材料:一个碗、一支蜡烛、火柴、水。1.把蜡烛的底部用火稍微烧一下,迅速把它按在碗底,使它和碗牢牢地粘住(注意:一定要让蜡烛“站直”)。(图1)2.向碗里倒入一些冷水,使水平面刚好达到蜡烛  相似文献   

20.
在大班的一节常识教学中,我和孩子们围坐在炉子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水遇热的变化。一是,水壶里的水响了。开了,冒热气了,水壶盖子突突突突往上跳,我问:“水壶盖子在跳舞呢,是谁把水壶盖子顶开的呢?”一是,铁锅里烧着少量的水,烧呀烧呀水翻泡了,烧呀烧呀水没有了。我又问:“铁锅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孩子们高兴地边看,边想,边讲,他们终于得出:“水壶盖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