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载人航天精神蕴藏着巨大的"立德"价值。载人航天精神承载着国家之德,是国家兴盛的支柱与价值准则,树立了社会立德之标杆,引领着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奋斗方向,这是立德的前提。载人航天精神所具有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文化传承创新之德是新时代"立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明载人航天精神之德、笃载人航天精神之实来修德,并以体验载人航天精神之载体从外部强化"立德"。  相似文献   

2.
6月26日,神舟十号顺利返回。神十归来,承载着成绩和荣誉,也意味着新的梦想已然起航。1992年,我国决定发展载人航天工程。21年来,中国人以不懈的努力、不断的辉煌追寻航天梦想。神十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在“神舟”5号成功返回之后,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里程碑将是什么?登月、登陆火星还是建立载人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正>2月28日,一份"中国载人航天发射时间表"引爆了中外媒体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间,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其中,今年第三季度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于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这次试验的成功再一次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时事进行时 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华  相似文献   

7.
<正>一、圆梦航天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技术发展、创新工程。在中国人圆梦航天的过程中,处处彰显着创新的魅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自从20世纪90年代制订并启动"三步走"的战略以来,航天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以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标志。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包括从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的多次试验。其中,从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进行无人飞行试验、验证飞船发射,突破舱段分离、从太空返  相似文献   

8.
简讯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东生 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 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简讯…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开始勾画载人飞天的蓝图:先从载人飞船开始,再发展空间站、登月探测……就这样静悄悄地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他说,我国的载人航天比美国、俄罗斯晚了40年,怎样才能在人家40年之后,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只能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优势。于是,他提出跨越式——兼顾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初步建立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研究。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  相似文献   

10.
【背景材料】2 0 0 3年1 0月1 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 0 0 3年1 0月1 6日6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东经1 1 1°2 9′、北纬42°0 6′)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km .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员状况良好.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凯旋而归.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  相似文献   

11.
时政小测验     
E一、坟奎回二 1. 10月 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鼠E杨利伟成功送入太空井安全返回。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E人终圆飞天梦。1210月30日,上海_宣告成立,标志着世博会筹备Xi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11月7日举行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k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杨利伟k“”荣誊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4.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铸就了_____的载人航天L精神,永远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15if月3日,湖南发生一起…  相似文献   

12.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组织机构主办: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协办:课堂内外杂志社竞赛时间2011年6月1日—9月15日参赛对象中小学生,欢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关注。竞赛内容竞赛题目由3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内容主要为载人航天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时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5.
追求创新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2003年10月16日上午6时37分,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结束了约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太空飞行,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上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6.
10月 1 5日 9时 ,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蓝天 ,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 1 2分钟后 ,飞船准确入轨 ,发射取得成功。1 0月 1 6日 6时 2 3分 ,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 1 4圈之后 ,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着陆场上 ,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1 6日 9点 4 5分 ,随着一阵飞机的轰鸣声 ,从内蒙古飞回北京的专机徐徐降落。在喧天的鼓乐声中 ,身着蓝色…  相似文献   

17.
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是啊,载人航天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也是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的宏伟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在短短16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神舟六号飞船载着2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叔叔,经过5天5夜的太空旅行后,在我国的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顺利着陆。这次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  相似文献   

19.
历史永远铭记: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6日早6时23分,在内蒙古顺利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举世瞩目,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又一次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几代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几代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  相似文献   

20.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是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空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