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作为师生共同平等参与过程中的首席,要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心灵思想的自由,促进学生个性的解放、精神的升华,力争做到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挥自己的才智、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展现每个人的独特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  相似文献   

2.
<正>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一)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创立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  相似文献   

3.
班级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他人与自我、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目标的实现要靠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而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促使班级目标的实现.班主任应根据班级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和一定的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思索、探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建华 《生活教育》2008,(12):26-27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激情澎湃地呼吁.要使"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创造教育的开展.陶先生又提出了"六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眼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食物的能力;二是解放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崇尚创造精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创造教育思想。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教育的方法与自然科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不同。然而长期来,我们在人教学过程中,沿用的却是侧重知识灌输的科技教育方法。人教育的方法在于,首先要唤醒学生对人学科,尤其对形而上、对信仰、对艺术的本源性欲求;其次是与对象同化,并在感觉和行动上参与其中;最后要创造一种思与诗相融合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修订,重要的目的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教育环境下,认真思考提高思品课教育实效性的教育策略。策略一摇让学生主体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学生的有效学习。1郾创造民主氛围,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它容不得强迫,而需要自愿、自发,所以必须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能够保证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法,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在与同学老师的坦诚交流互动中,得到自己的情感体验。2郾创…  相似文献   

8.
德育本质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的解放而存在的。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人们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亦是人的解放,亦是为了创  相似文献   

9.
人特性决定了语教育不能迷信计算机般的科学和准确。语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式,都应该是一种诗一般的艺术,应该是一门最具创造活力的基础性人学科。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两眼,打破神的膜拜,打破“经”的束缚,才能打开局面,形成语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应重视以开发人的创造素质为特征的创造性教育。创造素质是一个人的创造态度、创造需要与动机及其创造能力的完备统一。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培养应加强创造性教育,树立多元的创造观;既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学校评估体系中,要形成儿童创造素质的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体现主体教育的发展性教学,是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和体验成功是构成主体发展性教学的4个基本策略。 一、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的目标在于:通过构建学生的主体活动,完成认识和发展的任务,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主体有效参与(而不是低效参与、无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及策略是: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即解放。教育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灵魂,解放学生的手脚,最后解放教育者——我们自己。我们提出的“怡美课堂”,正是为了怡悦性情、美化心灵,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形成一个蕴含美感、生动活泼、欢快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想学、善学、乐学,使教师也在创造这样的课堂的过程中享受到教育的愉快和美好。  相似文献   

13.
一、几点思考 1.中学教育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敢于怀疑前人,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人的一种敢于张扬个性的独立的主体精神,而主要不是对具体创造能力的培养,更不是追求具体实在的创造成果。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才能显示出它特别的意义,也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2.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以课堂为主的途径得以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主要通过以听、说、读、写为主的语言实践得以实…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根据创造学的有关原理,运用一套科学的艺术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民主而科学的社会。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彻…  相似文献   

15.
一、自主创造教育的概念自主创造教育是人在自觉、自愿、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以形成人的主动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它是素质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的统一。  学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培养人的自主创造素质,即实施自主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二、自主创造教育的实施  (一)学校是实施自主创造教育的主体  1.德育活动是实施自主创造教育的大舞台  为突出德育在自主创造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本着“软…  相似文献   

16.
创造是人类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显而易见,人的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重要。但是人的创造力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适当的途径,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各类教育活动来加以培养。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对于发展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是一个人在强烈的创造动机推动下,将个体的各种认识能力运用到某些内部的与外部的材料上,从而产生有一定社会价值或个人新经验的产品的复杂过程。有了创造动机,学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展示创造才华,产生创造成果,发展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得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认识、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可通过营造问题氛围,开放活动空间,引导有效反思等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实施和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也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展开创造思维课堂教学是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载体。创新需要宽松的课堂氛围。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只有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 ,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 ,才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是要提高对创新思维的认识,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手法,培养学生的设疑、猜想和观察、实验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