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等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城市化水平及空间格局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是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的最主要的因素,2006年该区域城市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对城市化的总体贡献较弱.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化空间格局,发现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为核心的极化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增长现状和产业结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小。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指以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和克拉玛依市为轴心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中段,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的一个以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辅的通达中西亚地区的流通大通道和产业经济带。本文就构建中国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大意义和建设北坡经济带的条件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以及建设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复杂人工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力.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选取12项代表性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土地、水、交通和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3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总体趋向改善,除上海外的15城市综合承载力均有所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制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典型的分级特征.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划分为3个层次,依次表示城市综合承载力由低至高的3个空间梯度.采用变异系数对2000年和2008年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的空间分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并扩大,城市群表现为依赖人口、资源向核心城市聚集的规模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中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城市生态位宽度模型和分异指数模型,测度分析该城市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中首位城市生态位宽度较大,多数城市综合生态位宽度偏小,两极分化明显.综合生态位分异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区域发展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且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因子生态位宽度测度中,经济和公共服务因子生态位宽度差异最大,城市基础设施因子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小.经济和公共服务因子、公平发展与人口增长因子生态位分异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因子反之.提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从经济社会系统、资源能源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承载力的时空演变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未达到临界超载或可载状态,且整体呈下降趋势;(2)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上空间分化逐渐减弱,综合承载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之后大部分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广州、深圳、澳门、珠海的提升幅度最大;(3)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发现,经济社会系统、资源能源系统的变异系数与综合承载力变异系数走向相吻合,空间分异特征减弱,但环境系统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7.
姜豪  陈灿平 《软科学》2016,(12):59-62
采用熵值法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维度,对成都2008~2014年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揭示成都的发展短板,进而分析成都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发展间是否存在协调的、良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对成都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较大的贡献,但第三产业和城市交通是其主要限制因素;生态环境是决定成都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必要因素,空气质量和绿化环境是其重要短板;自然资源对成都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已经较小。  相似文献   

8.
吕耀  封志明  杨海龙  杨亮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265-266,254
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对于预防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土地超载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多维评价模型对东南地区城市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类及其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自然资源基础可能是制约未来城市土地承载力提高的瓶颈,而城市通过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制度完善,其土地承载力可以适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状态空间法构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模型,对广州市2002—2007年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实际承载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州市在2002—2003年处于可载状态,从2004年出现超载,近年超载愈来愈严重;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过度增长及相应资源消费量增加,是影响广州城市综合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2016-2020年9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评价的基本框架,并通过耦合模型评价了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6-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除奎屯市以外,其他各县市都达到了失调以上;乌鲁木齐市发展一直很稳定,并且耦合协调度在一直上升。但由于各个县市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总体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还不够高。因此,需要积极促进居民消费,大力发展工业;继续加强薄弱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但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对城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城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内涵,生态合理量、以及研究意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依据承载力的评价结果,可以为城市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让人们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范围内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各类经济活动,扩大经济发展规模,促使城市土地资源在生态可持续条件下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天山北麓作为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不仅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然而,由于近代人口的剧增、农牧业结构的单一、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山盆系统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对这一地区进行生态保育、环境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将对保障天山北部山盆系统的生态安全,实施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促进该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8月,中国科学院学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重大咨询项目干旱区专题组组织10余位院士和专家赴天山北坡、准噶尔南缘绿洲与…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评价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可变集理论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可变集评价模型,构建了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模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可变集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较好的描述水资源承载力的稳定状态和变化趋势,研究样本的分析结果证实了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近几年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的现实情况,验证了该模型合理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时期,文章着眼于这一背景,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基于人口、土地、经济规模的资源承载力阈值、资源负荷、资源强度概念及其表征方法;结合分岔理论和突变理论,引入突变级数法进行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以2011-2013年辽宁省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辽宁省14个行政单元中,人口、土地、经济规模超过水资源承载力阈值的城市分别为8个、8个、4个,水资源强度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城市分别为6个、6个、10个;与2011年相比,2013年辽西北的朝阳、阜新及铁岭等3个城市的水资源应急响应级别提高,辽东南的大连、丹东、盘锦及营口等4地水资源系统负荷减轻,辽宁省水资源危急态势趋缓。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近年来辽宁省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状况,评价过程相对简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因此便于推广应用,为不同时空尺度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4个方面构建河北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对河北省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划分为3大类型区,即低承载力区(邯郸、邢台和衡水)、中承载力区(保定、承德、唐山和张家口)、高承载力区(秦皇岛、石家庄、沧州和廊坊)。  相似文献   

16.
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的作用机制出发,构建包括系统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6项指标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武汉城市圈环境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近年来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环境承载力变化较明显,整个武汉城市圈环境状况从西北部向东南部地区逐渐递减;(2)武汉和孝感市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强,黄石、鄂州两地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其他地区环境承载力变化相对较小;(3)依据评价结果,建议武汉城市圈要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尤其是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废水、固体废弃物利用效率和处理率。  相似文献   

17.
魏玮  伍博炜  王强  曾月娥  伍世代 《资源科学》2015,37(10):2018-2029
本文根据免疫学原理,从土地承载力(包括天然的、获得性的)和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两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生物免疫学模型进行修正后与状态空间模型相结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对2006-2012年期间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综合测评。研究表明:在2006-2012年期间,承载力和压力二者的变化趋势夹角总体上由正转负,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太乐观;对2006年、2012年两个评价时点承载潜力对比分析发现,初步判断为超载的面积比重由72.9%扩大到90.3%,承载潜力内部差距正在逐渐拉近,承载潜力空间上均呈现“总体沿海高于内陆,局部山区和发展节点较低”的分布特征,与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地势、开发密度的空间格局密切相关;未来应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发展方式等来调节承载力与压力之间的平衡,并重视引导各类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分布来促进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系统科学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5种方案对西安市2014-2025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趋势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在5种方案中,协调发展方案的承载力指数最高,趋近于1,达到了高级状态;而经济优先方案的承载力指数尽管超过了0.6,处于较高水平,但在5种方案中则最低.因此,协调发展方案是西安市未来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能够较好的满足其未来社会经济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开展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有助于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协调利用。本文在明晰土地利用效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四方面。构建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及其时间动态与空间分异,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各类效益的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深圳市总体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等状态,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子系统基本协调。全市各区土地利用效益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并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河南四区2012年的资源承载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上,中原城市群和豫北超载,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富裕;在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上,中原城市群富裕,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三区超载;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上,中原城市群和豫西豫西南富裕,豫北和黄淮超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