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萍 《教师》2013,(28):110-111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分析学生的数学试卷,会发现许多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运算求解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运算求解能力是决定学生数学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在分析考试成绩的时候会说:"又是太粗心了,又算错了,要是不算错的话,至少可以多得多少分。"许多教师也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连非常简单的计算都算错了。所有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免要出点差错,如算错了题,写错了字,或者对学生的提问答不上来,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尴尬被动的局面。有的老师敢于说“我错了”“不知道”等直率的话,这当然是好事,但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有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演算时算错了一道简单的减法题目,学生哗然。这位平时难得出错的老师微笑着说:“唉,我太粗心了,太不应该了。看来我得去读幼儿班了。”老师的话逗乐了学生,一会儿学生就更加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了。在一堂自然课上,一位老师在讲到老虎的牙齿如何锋利时,突然有位学生高声喊道:“老师,您的嘴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免要出点差错,如算错了题,写错了字,或者对学生的提问答不上来,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尴尬被动的局面。有的老师敢于说“我错了”“不知道”等直率的话,这当然是好事,但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有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演算时算错了一道简单的减法题目,学生哗然。这位平时难得出错的老师微笑着说:“唉,我太粗心了,太不应该了。看来我得去读幼儿班了。”老师的话逗乐了学生,一会儿学生就更加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了。在一堂自然课上,一位老师在讲到老虎的牙齿如何锋利时,突然有位学生高声喊道:“老师,您的嘴  相似文献   

4.
有位小学教师在教学课上算错了一道简单的题目,学生哗然。这位平时难得出错的老师微笑着说:“唉,我太粗心了,太不应该了,看来我得去读幼儿班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面对有思想、有情感、有态度、有意志的学生,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机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案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喜欢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问亦问,或“书问亦问”,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  相似文献   

6.
知识的传递还是经验的改造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配合教师”说,体现了知识传递的教学观,认为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传授既定的知识内容。另一种“是学生逼教师”说,体现了经验改造式的教学观,认为上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改造。一个教师的成长之路就是从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发展到经验改造的教学观。最近常常在中小学校,和教师们生活在一起,听了不少公开课和家常课,也参与了教研组的评课和部分教师的教案设计,感受颇多。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教师们经常和我“说学生不配合”或者“这节课学生很配合”。这是我听得最多的话。下课后,如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表达形式是否恰当、优美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表达及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影响着教师、学生之间和谐状态的形成。一般说起来 ,教学语言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亲切热情亲切热情 ,就是在教学当中 ,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情 ,给人以亲切感。不能冷冰冰 ,更不能夹枪带棒 ,对学生进行讽剌挖苦。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 ,学生一般都比较紧张 ,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言鼓励他们 :“大胆些 ,讲错了也没关系。”这样学生就不紧张了。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或辞不达意时 ,教师应肯定他正确的地方 ,再指出他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不赞成学生课前预习的老师,说到底就是害怕教学不能按照自己课前的预设进行。他们期望学生都是“零认知”,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然后引导学生钻入一个又一个预设好的“精彩圈套”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呈现热烈的教学场景。对于这种现象,作者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难道不预习,学生就对新知识什么都不知道了吗?我曾听过“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请学生随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教师就能马上判断能不能被3整除。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学生不屑一顾地说:“我也能这样。”但是这个学生的手举了又举,教师却视而不见。课堂…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这个中心的中心,因为中小学的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如果素质教育不落实到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课堂学教学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理想的进程是学生按教案的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于是,课堂成了“舞台”,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成了“观众”…  相似文献   

10.
谈谈教师的威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在学生中享有的声望和信誉。如果学生不服从教师的要求,不相信教师的教诲,对教师不具有信任感,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威信是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师生关系。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作用于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师的威信效应是指威信在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很有威望的人,那么,他对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教师的威信越高,工作越能顺利开展。古人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具有很高威信的教师其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正是由于威信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所以,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共同心理,即都希望在学生中树立高度的威信,以此从心理上获得学生信任,取得良好的威信效应。 有威信的教师都应具有良好心理品质,在各方面都应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对教师既“听其言”,也“观其行”。教师  相似文献   

11.
“尾巴”     
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她在课堂上让学生“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随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语音刚落,就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却切地对他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子从语法上讲没有问题。然而从科学上,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为‘人类最早的祖是有尾巴的’就好了。”讲到这里,学生们跃起来,显示出了满意的表情。但这位教似乎意犹未尽,她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是也讲‘他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这样的吗?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里的‘尾巴’和我说…  相似文献   

12.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问、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兴趣和动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是上好一堂物理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数学哇哈哈     
不能一错再错在一次考试中,老师计算错了阿呆的分数,他的总分多了10分,阿呆没吱声。在下一次考试中,老师故意少给了10分,阿呆生气地找到老师。老师说:“这次我确实少算了分,可是上次我也算错了,你怎么没来找我呢?”阿呆理直气壮地说道:“一次算错了还可以原谅,但是你不能一错再错呀!”  相似文献   

14.
<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负责人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些论断充分说明。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寻求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讲读课教学中,有一种危机感,就是普遍存在着忽视读书的倾向。一是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把讲读课上成了“讲听课”;二是教师的繁琐提问和学生欠思索的回答,把讲读课上成了“问答课”;三是脱离语言文字,讲故事情节,讲科学知识,把讲读课上成“评书课”、“常识课”。  相似文献   

16.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名好的教师不是不用教学参考资料,而是能善于利用好这个“物”。此“物”不用,“物”就是死的;用之不当,“物”不但无益,还会起反作用;活用了,“物”也就用活了,当然人也就受益多多。怎么来解读好“教参”这个“物”呢?不妨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教参不能等同于参考书。即是教学参考,教师就不能拘束于参考书,应该将触角伸向更多的“他山之石”。一本参考书即便是再详尽,也难免会有错漏之处。而且光用一本参考书,难免会让师生产生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答案,这样就限制了思维的拓展,也不利于“百花齐放”。此外,教参本身也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如学科资料之间的交叉使用。像语文教学,就不单纯是教学生认几个字,学几点语法,欣赏几篇文章了事。在语文知识里头就涉及到政治、历史、数理化、美学等。如果教师在上课前能多掌握点这些方面的教参,那上课自然是如鱼得水。再如学生也可以作为教参之一。教师该教什么,其实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实际上,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学生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教师可从中得知该教什么、学生该怎么学,这不也是教学中的参考吗?教参不能等同于教案本。教师写教案,自然是要去查阅...  相似文献   

17.
加里宁说过:“一个教师具有知识.还不能说就够了.这只是说掌握了材料.但是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要懂得“怎么教”。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包含着艺术性。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能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正确、完美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组词小议     
掌握词和词语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启发学生组词(或组词语)不失为一种练习形式。但有几点应加以注意:词与词组不能混淆。有一位三年级教师,在课堂里要学生用“摇”组词,学生先说了“摇摆”、“摇动”后,教师还要求学生动脑筋,于是学生又说了“摇树”、“摇扇子”、“乱摇”、“不摇”……教师分别点头示意,连声说“对”“好!”这里混淆了词与词组的概念。学生的答语中有的是动宾词组,有的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不少学校流行“教学案一体化”的做法 ,教师准备印制给学生的学习方案成了教师上课的教案 ,出现了练习就是教案 ,讲义就是教案 ,下载的网上内容也直接成了上课的教案等现象。对此 ,笔者有如下不同看法 :1.理论上 ,学案不能等同于教案所谓学案 ,也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而编写的师生教学共同运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辅导材料等。其特点 :(1)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编写 ,让师生在学习中有一个依据。 (2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原始材料 ,是师生教和学的知识对象。 (3)是按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写而成的。 (4)一…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美国的一位学者也凼默地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为了彻底地逃避学生”。速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