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人的不同理解和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是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呈现各种差异的前提,仁与爱分别是两者最核心的概念,仁植根于人性与人伦,爱源于上帝与神性;仁有差等,爱无差等;仁的实现依赖人自身的努力,爱的实现要靠上帝的恩宠。  相似文献   

2.
“哲学”之译名并不是中国人翻译的,而是取自日本学者西周的说法。在哲学学科随着其译名输入中国而在中国建立之后,哲学之“名”与其在中国的建构即中国哲学之“实”之间呈现出连续性与断裂性相统一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围城》的介绍,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讲述了“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有着深刻的影响。透过小说《围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和人物活动,阐述了中国文化特点,从反面映射出在民族文化遭受破坏,缺少规范思想和行为的伦理道德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实现个人理想将变得虚无缥缈。指出了“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国文化培养与发展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说到儒家思想,我们想到最多的也许是仁、仁爱以及爱人,这仅仅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体系,比较宽泛.但在具体的运营管理实践中,儒家思想体系的范畴可以清晰地落脚在我们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本刊将通过两期文章阐述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入世”之心,学习其积极入世的哲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霍尔试图通过一种类似于亚当·斯密“无形之手”的解释,来重新阐明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科学取得成功的原因。在霍尔看来,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合理性的解释是不成功的,因为其最主要的解释方法——“直接说明”忽略了科学作为社会建制的时间性和社会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注意到科学家的个人活动与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它们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符合“独立性要求”。这一相互独立的特征决定了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解释必须是一种“无形之手”的模式,换言之,“无形之手”模式是自然主义超越传统科学哲学说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黄庆强 《科教文汇》2008,(31):241-241
陈寅恪有云:文化史就是文化交流史,也是翻译史。民族的历史就是其文字史。以此为理论依据,本文探求“经济”的身世后发现近代以来,国人摄入西方文化主要是以日本为“中介”这样一种方式完成的。故以日语“外来语”为主体的诸多观念直接成为了构建现代中国思想与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最后文章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弊端,反思当下流行的“英语教育毒瘤论”。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中国和国外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且越来越具有主题性。像前些年的“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活动,都通过艺术等文化的最显著体现者,沟通了两国之间的文化。而从2007年开始的“德中同行’’活动,则超越了以年为单位的文化交流,让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更深入、更有趣。在一系列的德中同行活动中,沈阳站可能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老问题,似乎又永远是个新问题。佛教、基督教等传统宗教,当然不同于迷信。梁启超曾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至于基督教,更从来反对迷信,在中古时代甚至迫害“巫师巫婆”。那么,从宗教哲学的研究来看,二者究竟区别何在?  相似文献   

9.
Intelectual的涵义并不仅仅是“接受过良好教育,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根据西文的原义,它还包括“理智”、“理性”的内涵。知识和理性这二者缺失其一都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必须看到的是,Intelectual(包括其中所含的“理性”)是西方文化的产...  相似文献   

10.
正1866年,清朝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上奏建议在京师同文馆中设立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考试出身的低级别官员入馆学习。这一建议立刻引起了以理学名家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立国之道尚理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倭仁希望中国传统的理义道德与西方势力的渗透相对抗,这实质上是清朝落后的生产力与西方先进生产力之间的对抗。今天看来,倭仁的这一坚持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但事实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任颂  王桂香 《科教文汇》2012,(28):71-72
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吸引了大量的学者从宗教、美学和文化方面进行研究。也有学者针对书中出现的某一具体“符号”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并不是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的符号学研究。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存在的误解。讲解了关于“代码(code)”与“符号(symbol)”涵义的误解.以及其关于符号学研究领域的误导.  相似文献   

13.
明海英 《科教文汇》2012,(19):132-133
在中国,历史绵长的"天"字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始终,尤其贯穿了以天人关系为基本范畴的中国传统哲学。在将它翻成英文后它的文化内涵会不会受到损失?会不会有扭曲?本文将从"天"的涵义及其英译关注文化交往中的差异以利于翻译。  相似文献   

14.
老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但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最终坠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相似文献   

15.
姚羚羚 《科教文汇》2013,(23):61-62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二者虽然历史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但是都描绘了惊世骇俗的爱情,讲述了一对年轻人相识相爱,最后殉情而死的悲剧故事。本文从人物塑造、社会背景、文化差异、结局构建等几个方面对两部爱情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中西方悲剧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将"劳动价值"概念建构起来,以至于混淆商品与物品的区别,教条地把货币仅理解为交换工具,武断地认定资本创造了利润。马克思以实践唯物论为依据所建立的劳动价值论,将商品、货币与资本相统一,形成以价值增殖为核心的"商品——货币——资本"内在一体化的新型货币思想,从而能透过表层的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机制发现背后的资本增殖系统,并以之来揭示"市场"、"财富"概念的真实秘密。  相似文献   

17.
张明红 《科教文汇》2013,(30):155-156
“正比例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形成概念”、“抽象概括,建立模型”、“正反例证,明晰概念”、“回顾梳理,总结评价”和“课后延伸,拓展应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中自主寻求知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经历概念建构的过程,并让学生在知识的对比中学习,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增强对正比例概念最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黄婉冰 《科教文汇》2011,(5):70-71,106
巴什拉《空间诗学》中的术语"Sublime"译入时遭遇到东西方诗学传统的碰撞。中西方诗学思想资源建构起它在中国诗学语境中的涵义,译为"升华",所蕴含的精神分析元素有些被扬弃。译介过程中的符号意义尴尬,引发了文化交流过程"文化间性"问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王吉英 《科教文汇》2013,(28):99-100
“文化例外”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谈判时法国提出的,旨在将文化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法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应对美国大肆入侵的视听产品、保护和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例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保护主义。政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本国文化产业受美国文化巨头侵袭的力度,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毕竟存在局限性。政府干预和市场调控双管齐下、互相弥补才是各国文化繁荣的根本保障,世界文化才会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晓会 《科教文汇》2013,(26):146-147
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有核心、有理念、有思想,来为之树立一个文化上的“灵魂”。我校倡导“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理念,即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基础,以和谐的校园生态为途径,达到真正体贴与全面发展生命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