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赵晖 《今日中学生》2024,(Z1):70-73
<正>一般认为,折纸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将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而“纸鹤”“千纸鹤”是当今世界普及率最高的折纸作品,是折纸图示化符号之一,其基本形态也被称作“鹤基本型”,是很多现代折纸作品的基础。传统的纸鹤折纸作品是单色作品,但当纸正反两面为不同颜色时,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呈现出更为灵动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折纸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在发展幼儿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能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通常,幼儿园折纸活动都是老师教一步孩子学一步,孩子折完后活动也就结束了,然后将折纸作品粘贴在画纸上继续添画.这种教学过程显示,教师不太善于利用折纸作品的特性引导孩子进行更多样化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3.
折纸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  相似文献   

4.
折纸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幼儿建立几何和数理概念,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纸是我们熟悉的东西,纸对于人类的进步、对于信息的传播、对于文化教育以及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折纸富于变化,十分有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一张薄薄的纸张经过一番折叠,就可以成为极其形象的物像,有的可以成为装饰品和玩具,有的还可以直接成为生活的代用品。因此,折纸是简便易行而又深受学生喜爱的手工活动,通过折纸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目测力,训练学生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  相似文献   

6.
黄志刚 《天津教育》2023,(8):156-15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促使学生创造。而折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为小学生的造型设计创设契机。隋唐时期折纸作品常被人们作为礼品促进文化互动,如花灯、河灯等。一张完整的、未经剪裁的纸张,在不应用胶水、剪刀等辅助工具的基础上仅通过折叠或翻转即可创造出青蛙、衣服等作品。于小学生而言,折纸对开发小学生的数理意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小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于美术学科教学实践而言,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折纸与科学是密切相关的。现代折纸中的一些作品需要经过数百次的折叠才能完成,比如带有羽毛的鸟类、长着牙齿和鳞片的鱼类,等等。大多数的折纸作品都严格遵循一条准则——使用一张毫无损伤的完整正方形纸张折出作品,当然不允许剪裁。这些是如何做到的?西方的折纸界已经把折纸与数学与科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三个交叉学科:折纸数学(研究折纸背后存在的数学原理)、计算机折纸学(运用计算机和数学对折纸产生的难题做新的解法与推理)、折纸工程技术(用折纸技术解决生活实际运用所遇到的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8.
晓星 《广西教育》2008,(10):22-23
一、背景知识 折纸最初是伴随着造纸技术的诞生而发展起来一种艺术形式。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当时质量较好的纸张比较昂贵,但相对于更加昂贵的丝绸与绢来说,还是便宜很多。因此,纸除了用于文字书写之外,还常常在祭祀等礼仪场合代替丝绸与绢做一些祭祀用品的造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折纸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提出折纸是我国一项绵延千年、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是广为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游戏。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折纸也有良好的教育功效。任何一个折纸作品无不是从基本的折纸技法组合创作产生的。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技法,使幼儿牢固掌握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基本折叠技能,再经巧妙组合,就能完成任何复杂的折纸造型。  相似文献   

10.
折纸的对象往往是一块正方形的纸张 ,因为它与矩形和其他四边形相比 ,有四条对称轴 .虽然圆和有些正多边形有更多的对称轴 ,但他们又缺少正方形所拥有的直角 ,这就在制作上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有时人们也用其他的纸张作为折纸的开始 ,但纯粹从正方形开始的作品是不用胶水和剪刀的 .折纸的对象被创造出来后 ,留在正方形的纸张上的折痕 ,揭示出大量几何的对象和性质 :相似、轴对称、中心对称、全等、相似形、比例以及类似于几何分形结构的迭代 (在图案内不断地重复图案 ) .折纸的过程也极具启发性 :人们开始用一个正方形 (二维物体 )的纸张来折…  相似文献   

11.
折纸艺术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这项艺术长久以来是幼儿、少年儿童乃至成年人的重要娱乐方式,不但是人们快乐的源泉,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折纸向来是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重要活动之一,折纸在提升幼儿审美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强化对幼儿折纸兴趣的培养,对提升大班幼儿教育成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卡夹     
正同学们,动起手来,一起来玩儿折纸游戏吧!做一个既环保又实用的纸质卡夹吧!各种卡不再乱乱的不知丢在哪里,饭卡、公交卡、银行卡统统放到卡夹里。正反面不同颜色的牛皮纸是完成这个折纸作品的最合适材料哦,当然,你也可以选用其他材质的长方形纸张。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与折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过折纸的经历,只是折叠后便收了起来.只有少数人折纸,是为了研究其间所揭示的数学思想.折纸是一项教育与娱乐两者兼备的活动.虽然折叠纸张超越了许多文化,但  相似文献   

14.
幼儿折纸是纸工活动中的一个部分,是适合幼儿参与的一种艺术活动。然而在幼儿折纸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需要大量讲解、示范,手把手一个个地教,以至于每次进行折纸活动都要费很大的功夫,到最后往往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们也会渐渐失去信心。因此,应该寻找一种适合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我认为,看懂示意图是折纸教学引导的突破口,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激发幼儿对折纸的激情,培养探究兴趣可以在活动室里的兴趣角布置折纸作品展,使幼  相似文献   

15.
彩色折纸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折纸而言的较新颖的折纸形式。这种折纸材料上画有所需折叠的物体的彩色图案(如图一、图二),只要按步骤折叠,就能折出一样样色彩明快、具有卡通特点的物体(如图三、图四)。由于这种折纸形式难度小,色彩效果好,因此幼儿往往对此充满兴趣。在活动中,他们既能获得成就感,又能促进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下面谈谈彩色折纸作品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折纸·思考     
折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它是幼儿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工活动项目。折纸课上,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折、画、剪、粘贴等活动创作出他们心中的理想作品。升入大班之后折纸活动成了我们班的特色活动之一。在活动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思考解决之后便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7.
很多同学都有过折纸的经历,折纸是一项学习探索与娱乐两兼备的活动,它不仅能折出很多几何形体,同时也能揭示很多数学原理。折叠纸张很自然地会出现许多几何概念,诸如正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全等、对角线、中点、内接、面积、梯形、垂直平分线、勾股定理及其他一些几何和代数概念,下面是一些折纸的例子,它说明了上述概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折纸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折纸艺术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触摸到生活的脉动,感受到生活的美,引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折纸是一种手脑需要协调并用的活动方式,学生在折纸时不能只是死记步骤,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操作,还需要发挥想象力,把平面的图画用折纸的立体形式加以展现,因此折纸教学要求学生不光心灵还要手巧。  相似文献   

19.
纸鹤     
正同学们,动起手来,让我们一起来玩儿折纸游戏吧!纸鹤是折纸中基础的一项练习,它象征着和平和友谊。色彩鲜艳的纸张是纸鹤作品的理想材料哦!1.先折一个纸鹤基础形,并把上面一层纸的两个下边沿往里折,使边缘和中间的竖直折痕对齐。  相似文献   

20.
折纸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折纸艺术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触摸到生活的脉动,感受到生活的美,引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折纸是一种手脑需要协调并用的活动方式,学生在折纸时不能只是死记步骤,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操作,还需要发挥想象力,把平面的图画用折纸的立体形式加以展现,因此折纸教学要求学生不光心灵还要手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