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则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宏观环境,政府要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政策和法规,为自主创新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应从机构、人才、资金、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规范内部管理,形成一个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并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  相似文献   

2.
关于创新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 ,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都闪耀着人类创新能力的光芒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本文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培养创新的原动力创新的原动力就是指每个人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完成工作的能力。每个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 ,在我们的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杨虹 《湖北教育》2003,(12):44-4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郑建舜 《考试周刊》2011,(29):55-5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语),这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共识。基础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只有基础教育不断创新,才会有坚固的国家创新体制和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语言操作,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重大战略。创新的基础在企业,珠三角地区要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高端层次。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目的是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形成一个区域的整体创新环境。国家创新体系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倡和实施教育创新对振兴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也是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读书环境。一个好的环境是有效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读书场所,我们建立了一流的图书馆:专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一个国家、民族赢得未来的保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创新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自主创新的强大能力,国家才能把住先机、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胡锦涛语)这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共识.基础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只有基础教育不断创新,才会有坚固的国家创新体制和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培智生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语言操作,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培智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9.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经调查卫生、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汽车和快件运输等部门的领导人,得到了一个明确共识:各公司都把创新能力即向产品、工艺和服务输入新知识和理念的能力,列为头等任务。创新能力在决定孰能在全球竞争市场获胜中起主导的,也许是决定性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创新对公司而言提供一种有战略意义的市场优势;对国家而言,创新不仅可以实现国家目标(改善安全、卫生和环境),还可以提高生产率,从各种全球来源吸引投资,因此,运用创新的能力是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全球创新新形势全球环境的变迁深刻地…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是和本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培养模式等提出了一些探讨意见,对该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一些相关措施,以期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的重要指标。为鼓励自主创新,我国建立了包括院士制度、职称制度、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制度等在内的自主创新激励体系。就科技奖励而言,我国设立了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五大奖项所组成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然而,国家奖励毕竟数量有限,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庞大的科技奖励群体的需求。社会力量设奖作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涵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积极作用。而如何发挥好社会力量设奖激励创新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营造宽松的环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巧妙设计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良性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提高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校内外的育人环境建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可以给学生成长带来各方面的正面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将起着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校内外的育人环境建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可以给学生成长带来各方面的正面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将起着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春良 《文教资料》2009,(20):165-166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进行自主创新的首要前提,自主创新也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成长的空间.但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令人堪忧.因此,我国要从各个方面逐步创造一个企业从创新中能够得到现实或长远利益的大环境,使企业愿意创新,敢于创新,把自主创新当作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新教育的理念,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方式上进行变革,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马丽兵 《考试周刊》2009,(16):179-18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我在创新所需要的怀疑、批判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展要依靠社会的、内部的、长期的动力,这就是创新。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以实践创造的无穷性为基础的。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的水平与能力受社会的环境约束,创新的发展状况与社会自觉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必须是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比其同龄、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学生有着更为卓越的能力或潜在能力。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不仅是天生的,而且是发展中的(发展性);不仅是实际表现出来的,而且可能是潜在的;与其相同年龄、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学生相比,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更为优越的能力;拔尖创新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才能通过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