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阿莫纳什维利是从他的这么一句话开始的——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他几乎是如此迅疾,如此不容置疑地把我带到教育教学真实的体验与幸福之中。让我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的探索,品味着他创造的课堂的神韵,体悟着他顽皮的、充满灵性的教育教学旨趣。  相似文献   

2.
<正>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同样的道理,教师队伍建设是依靠教师来开展和进行的,从教师出发,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立场。而当下教师队伍建设更多的是以一种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强加于教师,比如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多少篇论文,上多少节公开课,帮扶多少个贫困儿童等。对此,的确有少部分老师由压力而生动力,不懈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品尝到了职业的幸福;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却生发了抵触情绪,工作不但没有进步,相反还有进入屡抓不见成效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教育爱"是教师应具有的一种理智的、无私的、富有包容性的爱,幼儿教师的"教育爱"更具有特殊性。"儿童幸福"是儿童在师爱中的主观体验的极佳表现。幼儿教师的教育爱是儿童幸福的保证。二者的关系包括三种:尊重并理解儿童是教育爱的精神起点;平等公正地对待儿童是教育爱的基本要求;为儿童谋幸福是教育爱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场生态危机,严重阻碍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是幸福的事业,幼儿教师是幸福的职业,对幸福的追求体现出对幼儿教师的生命关怀.实现幼儿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职业幸福,是其专业发展的路径与归宿.  相似文献   

5.
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岗位吸引力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十二五"时期的必然取向和必须取得突破的重要课题。应在"双向上移"中加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建设,在吸引力建设中显著提升教师总体和个体的职业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教师队伍的文化力、学术力和教学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管理者在治理好学校的同时,应将"让全校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摆脱职业倦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品质,但是要让教师产生职业之爱,不能简单地靠教师职业教育与培训,而要靠教养.教养作为人生的教育,为教师职业之爱奠定了基础.因此,要培养教师的职业之爱,就必须把教养纳入教师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一朵美丽的花。她是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学生幸福的创造者,教师的幸福指数和职业体验更需关注。在江苏东海,教育管理者们基于"教以人兴,人以教立"的核心理念,孜孜探究教师职业幸福之路,潜心构筑教师成长家园,实现了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比翼双飞。近日,山东教育报刊社原总编陶继新走进东海考察教师队伍建设,并与该县教育局刘晋局长进行了深度对话。陶继新认为:东海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师资工作屡获江苏先进县殊荣,源于其领航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浓郁的教师情结,源于其管理团队不遗余力为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铺路搭桥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当前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教师的情绪劳动及职业倦怠心理。要发展教育,就必须让教师感到教育工作的幸福。特别是年轻教师,有幸福的校园文化、幸福的学生、幸福的家庭,那么,他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工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宗旨的具体实施者,因职业要求与个性特征的冲突、职业倦怠、静态的人力资源管理等,许多教师在心理需求上存在着亟待改善的问题。只有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有效地实施"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在量、质方面保证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高效能地完成高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李春英 《辽宁教育》2012,(18):74-75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要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要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教师要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怎样才能使教师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他们才能够幸福、快乐。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一直把让教师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我们的目标。一、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经常说,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投胎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啊!  相似文献   

12.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职业活动中因社会、学校、学生、课程等多种因素刺激而发生的非正常行为和心理反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自我调适能力是抑制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了"幸福教育"的重大命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职业文化认同中享受幸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  相似文献   

15.
从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归属感、荣誉感、职业倦怠入手,分析职业幸福感对继续教育院校人文环境建设的重大促进作用;通过论证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学校人文环境和继续教育的支配和影响作用,指出提升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继续教育起到直接、整体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规律。结合继续教育院校自身的特点,提出建设继续教育教师队伍职业幸福感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是教师自己,都希望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能够高一点。可眼下,相当一部分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我认为要使教师从根本上变"职业倦怠"为"快乐工作",学校要努力把握教师职业幸福的4大要素,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一问:学生说不说你好我们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活动伊始,老师们普遍认为自己一定会受学生欢迎——因为大家  相似文献   

17.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不能有效应对职业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将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情绪衰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本文对我国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基础上阐述了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表现,总结多年来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经验。为学校、社会、教育行政机构等了解和认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在工作中能否体验到幸福,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更关系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校长要实现学校长足持久的管理目标,将学校引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让全体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摆脱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9.
李照宾  汪洋  江嫣 《中国教师》2013,(10):10-13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教育几乎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同步。面对近年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2年,罗湖区花大气力调整校长队伍,将"德"能"勤"绩"的行政干部式考核标准细化为二十多项新的考核标准。2013年,罗湖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新举措,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层级攀升机制,打开教师上升通道,激发教师的干事、创业激情,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具备丰富职业经历、拥有广泛兴趣爱好的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琦以"天地大书本"的理念布局教育,深刻理解家长的愿望和学生的需求,以围棋中"外势"与"实地"的辩证关系审时度势,着力于学校的软件建设,令罗湖区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本期《深度报道》专访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琦,梳理和总结罗湖区教育的思路和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彭腾 《当代教育论坛》2007,(23):102-104
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源于教师数量的严重短缺性、教师收入的相对不足性、群体内部竞争的过度性和教学科研评价的市场性,要缓解其职业倦怠,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