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永强  邵珺 《江苏教育》2023,(36):65-66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从自身发展历史中出发,继承与发扬钱穆治学精神,积极唤醒教师内需,开展“草根式”教研。“草根式”教研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扎根于教育实践并形成“草根”教研文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草根教研”一词近来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颇为流行,是对中小学教师们普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日常教研行为的形象化表述,幼儿园也不例外。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草根教研”扎根于幼儿园实际,扎根于教师,贴近幼儿,其成活的土壤是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具有“草”一般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一体两翼"教研共同体以学科教研共同体为主体,以年级教研共同体和网络教研共同体为"两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塑造品牌教研团队,进而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本着和谐、研究、创新的宗旨实施前沿引领;年级教研共同体力求在自主、互动、共享中深化课堂研究;网络教研共同体发挥开放、合作、多赢的优势,激活教师"草根"的内驱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草根课堂"指充分整合学校资源,由学校在教学、教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担任课堂主讲,对相关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文章从"草根课堂"理论思考、"草根课堂"操作探索、"草根课堂"做法反思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草根课堂"的相关理论、具体操作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虽历史短暂却有着其文化的特殊性,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城市经济的发展、宽松多元的文化环境奠定了"草根"文学的受众、传播者基础,元代文学作家与下层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他们的文学创作蕴涵着"草根"情结,在题旨境界、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均表现出自身独特鲜明的美感风貌。元杂剧和元散曲以通俗质朴的语言、直敷其事的表达方式反映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和愿望,典型体现着元代"草根"文学平民化、世俗化、创新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草根化"的教育科研,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师自觉化、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主体的"草根化"。开展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必然需要投身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然而,  相似文献   

7.
园本教研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实践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所以要收集来自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草根性"问题作为研究的选题。要灵活开展多种教研活动解决不同的园本问题,并加强常态活动组织中的教研管理,构建以"问题"为中心、多形式、多层面的立体交叉型教研模式的教研模式,推进园本教研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笔孤陋寡闻,偶从散乱资料的字行里发现“草根式研究”或“草根研究模式”的字眼,不由心头一亮,虽吃不透“草根”之出处和其确切的含义,却已经充满奇思妙想,暗暗称赞“草根”之提法,实在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9.
高乐 《现代语文》2008,(1):116-116
本文对新词语“草根”,从词义、来源以及其新组合词语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组后阐释了其文化内涵及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0.
"草根型体育社团"具有良好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在群众体育中日益凸显其存在的社会意义。从社会学视角看,其形成原因可归结为: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现阶段供给与需求的社会主要矛盾日益突出,社会转型推动全民健身他组织模式向自组织模式过渡,社会转型期群众体育环境系统和需求系统得到改善。政府应在法制的框架下对"草根型体育社团"给予扶持,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笔者偶从散乱资料的字里行间发现“草根式研究”或“草根研究模式”的字眼,不由心头一亮,虽吃不透“草根”之出处和确切含义,却已经充满奇思妙想,暗暗称赞“草根”之提法实在妙不可言。“草根式研究”之要义是什么?除了“自下而上”的含义之外,我以为还应蕴含另外三层含义:一曰“扎根本乡本土”,二曰“群体参与”,三曰“固本强基”。时下颇为流行的诠释校本研究的三句话:“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概括了“草根式研究”的某些重要特征。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把“草根式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以为,关键有三:一是在教育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说的"聊课"是指教师与教师,在自然、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课堂教学的主题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在聊中产生智慧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因为不是正式严肃的听评课,所以聊课随性又灵动;因为参与者心平气和的心态,所以聊课更加海阔天空。聊课,这种轻松活泼的草根教研活动形式,悄悄走进了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草根科研由于参与面广、研究点细、实践性强,受到很多学校、教育科研单位的推崇,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显现出坚实的基础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两大特点。为了让草根科研能扬长避短,保持勃勃生机,笔者认为草根科研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草根科研要做到"课研"草根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它"发生在学校、研究在学校、为了学校更好发展",所以,要想发挥它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吕先觉小说《土豆回家》,讲述乡村草根茂贵执意要为矿难中殉难的儿子土豆奔尸回家,不让其"一阵烟冒了"的故事,深情地呵护乡村草根卑微却不甘卑贱的文化自觉意识,其独特的迷人的乡村草根叙事语境,乖张深情的文化个性,引领着我们去关注小说当下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草根科研由于参与面广、研究点细、实践性强,受到很多学校、教育科研单位的推崇,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显现出坚实的基础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两大特点,为了让草根科研能扬长避短,保持勃勃生机,笔者认为草根科研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草根科研要做到"课研"  相似文献   

16.
何谓“草根化”,顾名思义,草根小草之根须,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但“春风吹又生”,“雨露润就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草根化”研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研究。“草根化”的教育科研理念落实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上主要是实现学校教育科研的“四化”。一、科研大众化草根,遍地都是,随处能长,没有高高在上的“崇高”,也没有高深莫测的“神秘”,“草根化”是一种“平民化”。以前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们的事,“草根化”让教育科研走进每一所学校,使教…  相似文献   

17.
"草根音乐"是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跃、广为流行且深受民众喜爱的音乐,最早流行于美国,在80年代流行于中国。"草根音乐"具有朴质的本质,有简单化、通俗化的特性,能够让民众很快地明了其意义和感触。随着社会的发展,"草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展示平台,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拥有广大的民众热爱群体。本文通过对"草根音乐"特点和影响力进行研究,充分地体现它内在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出对社会的价值,从而使得"草根音乐"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学会了采用“草根分类法”来甄别纷繁复杂的诸多社会现象,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形象而亲切地把校本层面的课程范畴统誉为“草根课程”。且不论其描述本身的严谨与精当如何,探究“草根”的属性,我想至少让人们联想到那些生存在生物链底端的充满着活力、散发着芬芳、姿态各异的顽强生命现象!它们的生存方式和枯荣转换始终沿着各自的独特轨迹向外界展示着自身的价值和风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草根大学生指的是出身贫困的农民家庭,没有社会资本可以依靠的弱势大学生群体。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年年严峻,草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应通过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业、草根互助、校企联合培养、国家政策支持等途径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0.
“草根化”教育研究是校本研究的形象化比喻,它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就像草根一样,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给点雨水就成活,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让每一位教师在“草根化”教育研究中快乐成长,这是我校推进校本研究的宗旨,更是我校教师的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