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来对《龙龛手镜》的编排体例褒贬不一。它是第一部音序检字法字书 ,偏旁归部按敦煌写本而定 ,正俗说体依当时的实际用法为标准。  相似文献   

2.
《龙龛手镜》的部首主要承袭《说文解字》而来,少数部首为其首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龙龛手镜》242个部首的来源,并通过讨论与部首相关的问题,来揭示《龙龛》部首设置的特色:一是部首字在正文中是否作字头,二是部中之字如何安排。  相似文献   

3.
《一切经音义》用字是《龙龛手镜》收字的源头之一,但其间字形具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还是个未被完全揭示的现象。我们通过对高丽本刻本《一切经音义》与中华本《龙龛手镜》字形的比勘,发现《龙龛手镜》所收《一切经音义》用字具有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龙龛手镜》收字随意性、局限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将《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残卷与《龙龛手镜》相印证,纠正了《龙龛手镜》中一部分俗字的错误,并补充了《龙龛手镜》未收的一些俗字。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所收的俗写变异字来源于《龙龛手镜》《改并四声篇海》《宋元以来俗字谱》及其他传世古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增加或减少构件形成的异体字;二,构件相似导致书写混同而产生的异体字;三,因避讳而形成的俗写变异字;四,为求字的平衡、美观而产生的异体字;五,类化产生的异体字;六,俗字中保留古体残余而产生的异体字。  相似文献   

6.
辽代佛学字书《龙龛手镜》的写作地点为蔚州金河寺,该书对佛学传播和辽与朝鲜的文化交往发挥过重要作用,宋代最早的刻本产生于北宋熙宁中。  相似文献   

7.
正《新修累音引证群籍玉篇》(简称《新修玉篇》)是金人邢准所编的一部大型字书,它和金人韩道昭所编的《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简称《篇海》)并为金代的两部重要字书,是今天我们考释疑难字的重要参考资料。《新修玉篇》和《篇海》都是在金人王太的《类玉篇海》的基础上各自独立成书的,收字大致相同,所以通过它们的相互比勘,不但有助于《新修玉篇》和《篇海》文本的校理,还能对一些疑难字作出考释。本文以《新修玉篇》所收疑难字为研究对象,根  相似文献   

8.
张社列  孙青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56-59,62
《新修玉篇》是金代河北沧县人邢准在王太的《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大型字书,也是目前已知的收字最多的古代字书.考证邢准的故里,探求《新修玉篇》的成书过程、邢准对《类玉篇海》的改进、《新修玉篇》的体例及其在字书史上的价值,肯定了邢准在字书编纂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明代陈士元辑录的《古俗字略》和辽代释行均所作的《龙龛手镜》同为异体字字典,二者关系密切。通过对比研究《古俗字略》和《龙龛手镜》的注音、释义,来窥探二者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姚小平 《中国语文》2015,(2):180-188,192
编纂于十六世纪末叶的《葡汉词典》(Dicionario Portugues-Chines),是已知欧汉双语词典中最早的一部,而其著者究竟为谁,迄今仍是一桩疑案。词典正文的汉语对应词和释义,由某位文字修养不高的中国人书写,含有大量俗字,包括简笔、异体、别字、自造字等,由之可窥明末民间使用汉字的情形。进而考察近代汉字的流变,上溯至敦煌写本,证之以《干禄字书》、《龙龛手镜》、《宋元以来俗字谱》等字书,可知《葡汉词典》中所见的许多字乃是汉字由古及今过渡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类玉篇海》是金代王太编写的一部大型字书,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它是在《玉篇》的基础上形成的,继承了《玉篇》分部方式,又有众多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区分画段、标注字源、字无遗形三个方面。它开创了后世字书笔画检字法的先河,在字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王太生于北宋末年,生活于金代,是今河北赵县人。  相似文献   

12.
蒋德平 《天中学刊》2011,26(1):89-94
首次见收于《龙龛手镜》的47例楚简新出字与《龙龛手镜》中对应的增收字相比较,有三种情形:其一,16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构形、字用均相吻合。其二,21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构形吻合,且存在着音义上的联系。以上37例字,均当是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由此可认为,《龙龛》中的增收字,除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时期产生的俗字、异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其三,10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只是构形上的吻合而无音义上的联系,只构成同形字关系,其中的原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在古代刊刻之时盛行良久,被后代字书所借鉴。但是由于其流传年代久远,致其存在大量UNICODE未编码字,给现今汉字规范和使用带来影响。利用形、(或)音、(或)义相互求等方法,梳理字头基本信息,对释文儒募刻本《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中的十二个未编码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4.
《龙龛手鉴》指谬朱积孝辽僧行均所撰《龙龛手鉴》,多收佛书俗字。清乾隆年间修纂《四库全书》时,因见于辽人著作颇罕,故在《四库全书》中的《小学·字书》中破例录入。但《手鉴》殊鲜刻本,只有江都汪氏《正谊斋丛书》收有此书。字体宽大,最为豁目。张之洞在《书目答...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5,(10):106-112
语文词典代字号"~"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体例,是重文符号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汉语语文词典的重要体例之一,由原始重文符号发展而来。它的发展经过了《玉篇》的"々"、《龙龛手镜》以来的"丨"和《新华字典》以来的"~"三个阶段,"~"则是其定型阶段的标准样式。在语文词典里,代字号可以替代被释字或词,起到节省文字、突出被释字词的作用,研究它的演进对文献学、辞典学的体例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强玉篇》,唐孙强修订。宋陈彭年等人《大广益会玉篇》之后逐渐亡佚。今从金人书中发现,辑校成书,共30卷,545部,22872个条目。《韵》,辽人佚名撰。原为韵书,今仅存辽行均《龙龛》和金邢准《新修篇海》的注文中。辑录23547个条目,比孙书规模还大。《小学钩沉三编》,有65种书目、两万多条目为《小学钩沉》和《小学钩沉续编》所没有,《史籀篇》、《姓苑》、顾野王《玉篇》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类篇》是中国辞书编纂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大型字书,既继承《说文解字》《玉篇》编排的长处,又形成了独树一帜、对后代辞书影响深远的编纂思想,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字书韵书相副施行,互相参协"的编纂宗旨;二是"以部首为纲,以韵目为目"的编纂方法论。在此编纂思想的指导下,《类篇》在中国辞典史上开创了独一无二的字书排检法,为中国辞典编纂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18.
《重刊详校篇海》收编在《续修四库全书》二百三十二册,署名作者李登,是《字汇》《正字通》未通行以前比较流行的一本字书,它对明末风行一时的《字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篇海》源流、作者考证、收字体例、研究价值四个方面对此字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9.
字书是工具书中重要的一种,包括字典和词典;以审音辨韵为主的韵书,有的也兼具字书的效用。中国很早就有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家类载有周宣王时太史所撰的《史籀》十五篇,为见于箸录的最早的一部字书。秦汉人编的字书也有不少,其书或存或亡。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有系统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部讲训诂的词典是出  相似文献   

20.
金代的大型字书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作用,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新修玉篇》的发现和影印发行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新修玉篇》收字来源广泛,除照收《类玉篇海》所收之字外,又增收了《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等韵书所收之字,其广泛搜集诸家篇韵,增加了大量的又音和训释。从收字、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对其编纂体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为研究金代大型字书的编纂情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