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制度改革:演进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之初,我国确立了"效率优先"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提法,但"效率优先"模式只讲效率,不重公平,导致我国出现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分配格局。从当前来看,实现初次分配由"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是我国收入分配原则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已具备充分的实施条件。另外,从改革实践来看,我国政府对公平的偏好不断增强,这是初次分配从"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早期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实践中,伤害了教育公平,效率目标也没有达到预期。转型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后,符合了义务教育公平及程序公平的理念,也符合实质效率的目标,所以教育政策应在公平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口号提出的背景及目的入手,论证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史的,开放的命题。主张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情况下,应赋予公平相对于效率更大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4.
廖生智 《天中学刊》2007,22(6):25-2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客观上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理解公平、效率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所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日益暴露出狭隘、片面、非均衡的积弊,滞后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关国家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切合实际的理性选择应当是尽快调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逐步向公平与效率协调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往往是基础教育决策时的两难选择,人们一般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基础教育决策的优先选择.但我国的社会现实、基础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有关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都要求基础教育决策应当公平优先,特别是起点公平应成为基础教育决策的首要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1993年中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可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20,(1):92-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公平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重要社会议题。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初步积累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条件:基础性教育资源的充分保障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物质基础;社会治理模式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的转变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条件;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转换,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8.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许多经济法学者认为是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种以经济学领域的效率价值替代法学领域的公平价值的认知是危险的。经济法作为对民法的补充和矫正的法部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社会公平为指针的。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轨迹和具体法律制度运作效果评价都必须经受公平原则的检验。因此,公平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效率优先"的命题在经济法中不能成立,只有在实现公平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同时要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以健全的动力机制确保效率,以健全的稳定机制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中共分配理念的嬗变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过程:从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今天的"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文章在对公平和效率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探讨中共分配理念的嬗变,并分析这种分配理念产生的影响、实现机制以及其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取向下教育政策的反思 教育公平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1].教育效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2.
多纬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相对应,同时考虑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公平”主要是指“经济公平”和“社会伦理公平”。“经济公平”与效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社会伦理公平”则与效率既相冲突、又相统一。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应该坚持“经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效率优先,兼顾社会伦理公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质是指后。在追求公平与效率两大目标过程中,应该坚持“政府抓公平,企业抓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构建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效率优先-个性发展"模型,即课程的开发坚持效率优先,通过优先发展保证资源极大丰富、通过政策倾斜保证资源"二次流动"、通过定期监控保证资源共享性,从宏观层面促进教育公平;课程的实施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从微观层面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视野中,阐述了我国教育公共政策向教育公平的宏观转变的情况,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外部公正"和"内部公正"、"效率优先"思路对教育的误导、教育的发展性差距和制度性差距等问题,提出了"公平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中着重论述了公平发展的基本准则、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公平与优秀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在旧的社会发展观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历史合理性,也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观本身的演变,旧的发展观下的向效率偏斜的公平效率观日益暴露其局限性;认为新的发展观的提出为旧公平效率观的扬弃提供了契机,主张树立能和科学发展观相因相应的公平效率观,——“公平和效率并重”的效率观。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要求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一定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就是实现财富增长的最大化和分配的公平化.只有把二者完整的结合起来,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历了"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组合"(或者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在我国现阶段是个伪问题:相对不发达的经济状况决定了相当一个长的时期内我们需要"效率优先".考察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区别了公平与公正后,公正被说明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共同基础:没有公正,既不可能有公平,也不可能有效率."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的问题在这里转化为二者共同呼唤公正.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录取中,公平与效率是必须兼顾的两个原则。长期实行的"志愿优先"录取机制则在公平和效率上都有所缺失。新推行的"平行志愿"机制则能够弥补该不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向改进。为保证新机制发挥实效,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当今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但在学界中依旧存在“效率优先说”、“公平优先说”等观点。那么,效率与公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是绝对的对立,抑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互相存在与补充?透过法经济学的的视角,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与效率与平等之间又有何关系?本文将带你通过法经济学,审视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基本价值是公平和效率。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向公平过度倾斜,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