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比赛技战术分析实例,系统阐述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如数据挖掘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乒乓球比赛因果关系分析等。本研究成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在中国乒乓球队备战第49届世界锦标赛和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对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是在科学认识和比赛检验的理论-操作系统中完成的,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理论-操作系统。在乒乓球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概念,是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基石”。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把握使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具有理论上的自觉性和实践上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王思雨 《灌篮》2021,(2):160-160
在仁川亚运会结束以后,赛璐珞球依然不安全的特点被再次强调,为比赛的安全着想,世界乒乓球联合会发表了最新决议:使用新型塑料乒乓球作为比赛用球,比赛用球更换的过渡期为两年。在2016年6月前,赛璐珞球和新型塑料乒乓球在市场上双向流通,影响到运动员训练的选择。而国际乒乓球联会对新型塑料球的认可,也使得乒乓球比赛出现较大的变化。本文对40+新型塑料球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研究新型乒乓球动作技术的特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宇龙 《新体育》2023,(8):32-34
在乒乓球运动上接发球技术的好坏至关重要,在一场比赛里拥有良好的接发球技术是运动员争取比赛胜利的基础,可以让运动员抢占先机,将比赛的主动权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乒乓球运动的接发球技术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对其接球和接发球技术针对性训练非常重要。文章将对青少年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和训练方法重点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抗性项目比赛技、战术系统分析研究的经验积累,结合长期为国家队和上海队进行备战训练和重大赛事期间科研攻关服务工作的有效模式,将对抗性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系统分为比赛实时分析系统和离线智能分析系统两大类.以乒乓球比赛为主线,结合其他对抗性运动项目,对比赛实时分析系统、离线智能分析系统从基本思想、计算方法、系统观察模型、软件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运动中比赛节奏是赛场上的灵魂,它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快速、灵活、多变的特点,直接影响战局的变化与发展,是技战术运用好坏和心理调节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本文对乒乓球比赛节奏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从特点、影响因素及如何调控三个角度,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这一复杂比赛现象进行探讨,梳理出影响比赛节奏的因素及调控方法,并建议从技术战术和心理三个层面上重视比赛节奏的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飞速发展,竞争愈来愈激烈,国际乒联频频修改竞赛规则,使得世界打中国,中国抗衡世界的格局,客观上形成。通过观摩2002年中国对国际乒乓球明星对抗赛,用比赛技术统计法和比赛技术使用曲线图,对乒乓球主要的技术,发球、接发球、相持球、控制球、防守、直拍横打等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是一门艺术,作为难度系数最高的球类运动,乒乓球的每一个"招式"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从早期的瓦尔德内尔到如今的王励勤、马琳,都是大家公认的乒乓球艺术家。乒乓球的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动作上,选手在比赛中思维方式、战术组合的运用都值得欣赏。上世纪直板正胶打法的诸多风格如今被沿用到弧圈球的技术中,比如现在弧圈球技术中的"撇",正是参照了直板正  相似文献   

9.
于红  邢超 《体育世界》2011,(11):45-46
乒乓球运动员的判断能力直接影响到步法、手法技术动作的使用效果,从而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判断的内容、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判断意识,通过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战比赛有利于培养乒乓球运动员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乒乓球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了丁宁在两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半决赛中的比赛,在三段统计法的基础上,从具体的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相持技术以及线路、落点上着手,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得分和失分较多的技术及其原因,为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米江 《精武》2014,(36):241-242
竞技乒乓球技战术是在乒乓球比赛中所用到的战术,乒乓球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战术,这种技战术是稳定的、独特的,每一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风格与水平都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在乒乓球比赛中就可以根据对手的技战术规律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这样就可以达到致胜的目的。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所以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竞技乒乓球却是人们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在竞技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较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战术风格,所以在竞技乒乓球中需要熟悉对手的技战术风格与规律,从而来达到取胜的目的,下面将详述竞技乒乓球技战术的基本规律以及其致胜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作为中国最普及的运动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乒乓球双打比赛更是如此,双打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以后,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尤其是搭档的配合是双打比赛中最为重要的、双打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双方都是两个人,在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得考虑自己也得考虑搭档,将两个人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并且避免在比赛中出现任何一个人的技术漏洞是双打比赛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双打比赛中搭档之间会出现的常见问题,探究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给予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应用与发挥的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比赛成绩与乒乓球各分项身体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将乒乓球竞技技术解说引入乒乓球教育研究领域,通过在网络上构建相当规模的乒乓球比赛录像数据库,然后选取录像资料对乒乓球技战术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专业的解说,以便让大家对乒乓球运动以及体现在该运动项目中的体育精神、智慧谋略、文化素养等有更深的了解。因此建立乒乓球技术解说数据库,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还能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研究乒乓球技术拓宽新路子提供有益的经验,向教练员和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如何运用计算机视频编辑技术,制作高水平乒乓球比赛多媒体及视频分析资料,并结合中国乒乓球女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测试表明,视频格式WMV(LAN Video768Kbps)较适用于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的视频分析,视频的播放速度宜为75%~85%,但不同类别的比赛有所区别。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视频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即多媒体技战术分析和专项内容视频分析。前者主要被用于大赛前封闭式集训期间的业务学习,而后者更多地用于比赛期间研究对手的主要技战术环节。1.多媒体技战术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0):86-87
乒乓球是一门艺术,作为难度系数最高的球类运动,乒乓球的每一个“招式“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从早期的瓦尔德内尔到如今的王励勤、马琳,都是大家公认的乒乓球艺术家。乒乓球的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动作上,选手在比赛中思维方式、战术组合的运用都值得欣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就乒乓球发球技术在第50届世乒赛中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运用体育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特点以及当前发球特点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乒乓球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评价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评价存在技术评价标准脱离班级教学实际、技术评价指标难以体现比赛能力、乒乓球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发展滞后的问题,影响到乒乓球普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提高击球有效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转变乒乓球课程评价思想,合理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加大体育教师理论培训力度等对策,为解决广西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评价有效性缺失问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项目引入"鹰眼"系统的必要性,以及乒乓球项目引入"鹰眼"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特点、乒乓球比赛规则的量化决定着高水平乒乓球赛事离不开"鹰眼";观众观赏、运动员正当维护自身权益、裁判员执裁、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科研人员的研究分析都需要借助"鹰眼"系统;对于引入"鹰眼"使用成本过高、阻碍比赛连续性、影响裁判权威性顾虑完全可以打消。  相似文献   

20.
以反手拧拉台内球接发球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并以第51、52届世乒赛冠军张继科比赛中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情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该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处理台内下旋球发球时与传统的接发球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变被动为主动;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是张继科主要的接发球技术,使用该技术时回球质量高,球的弧线低、速度快,已经成为他获取近几届世界大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高水平竞技乒乓球比赛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也为基层乒乓球训练和业余乒乓球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