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情感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动减缓等症状是除遗传之外的各种心理和环境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对抑郁症的基本认识,文章探讨跑步、散步、跳绳、集体运动等体育运动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以期选择相适应的运动处方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体育对老年知识分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方法:将 48 例有临床症状EH(I级29例,Ⅱ级19例)患者随机分为一个非运动组A组(对照组)和一个太极拳组B组、一个气功组C组.经六个月的实验治疗,进行诊断和临床症状疗效判定;三组的疗效以及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经诊断B组、C组降压及改善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气功组疗效优于太极拳组.结论:传统体育太极拳、气功对老年知识分子Ⅰ级、Ⅱ级 EH 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临床症状疗法;太极拳、气功等传统体育是治疗老年知识分子Ⅰ级、Ⅱ级 EH 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且气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传统体育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了探讨传统体育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组和跳绳、木兰拳、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等4个运动组,经10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非锻炼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4个运动组的骨密度均增加,并且太极推手组所测各指标及跳绳组桡、尺骨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太极推手组优于跳绳组(P<0.05),跳绳组优于木兰拳或太极拳套路组(P<0.05).结论:传统体育跳绳、木兰拳及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是绝经女性抵抗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大的有效运动,并且太极推手对骨量增加更全面,增大骨密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式的健身运动和体成分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5例中老年女性右跟骨定量超声参数和身份成分测量,结果BUA:快步走组最高,冬泳组最低;太极拳组与不运动组比较有差异(P<0.05);快步走组与不运动组、冬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组间比较无差异性.不同运动项目BUA与体脂率的相关分析,回归方程为:BUA=-1.674FAT+113.86;太极拳运动的体脂率与BUA相关性分析,回归方程为BUA=-0.816FAT+86.85.结论对骨骼有一定冲击力的运动形式如快步走、太极拳对骨密度改善效果较好,冬泳改善骨密度效果较差;在体重无差异性的情况下,BUA与体脂率呈负相关,提示应力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坐式太极拳对Brunnstrom Ⅱ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Brunnstrom 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与对照组(N=1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0 min坐式太极拳训练,对照组进行同样时长的自由康复练习。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通过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肘关节屈曲活动度进行康复评估。结果: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1),且实验组改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FMA-UE评分变化率、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变化率、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变化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变化率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BI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4周的坐式太极拳训练能够提高Brunnstrom Ⅱ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与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运动对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了6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人服用8周抗抑郁症药物,B组病人服用相同药物加运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观察记录测定指标.结果:B组的病人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X2=0.012,p<0.05);B组经HAMD评分,症状消失明显快于A组(t=0.007,p<0.05),β-EP含量值高于A组(p<0.05).结论:抑郁症病人在服用药物期间进行一定的运动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时血清β-EP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运动结合药物对大鼠骨骼密度的影响,以60只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去卵巢大鼠为实验模型,随机分成手术静止组(n=10)、手术给药组(n=10)、手术给药运动组(n=10)、手术运动组10只(n=10)和假手术运动组(n=10)、假手术静止组(n=10)。手术组为双侧去除卵巢,假手术组在卵巢附近去除与卵巢体积大小相当的脂肪。在手术1周后,运动组采用小动物跑台每天进行1h的运动强度为18m/min的跑步练习。跑台为水平状态,每周进行6d的跑步练习。给药组所给的药物为17-β雌二醇,剂量为5μg/200g体重,注射时间安排采用每周1、3、5,运动组先进行5d适应性训练,用水合氯醛麻醉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出大鼠的体重。对所有的大鼠进行股动脉放血处死并取下大鼠的后下肢左、右胫骨、股骨,去除干净附着的结缔组织。把胫骨按编号放置在60℃的实验室烤箱烤12h后取出。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所有胫骨的质量,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大鼠胫骨的长度,计算出左右胫骨质量的平均值等。对股骨进行浸有pbs溶液的纱布包裹后放在零下20℃的冰箱里保存。然后在实验室常温下解冻至室温时,用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骨的骨密度。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去除卵巢大鼠的胫骨的几何尺寸、股骨和第4腰椎骨的骨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进行药物和运动干预的去卵巢大鼠与假手术运动组比较,其骨密度指标值没有显著性的变化。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17β-雌二醇和跑步运动对改善去势大鼠的胫骨长度与体重质量指数有意义;对改善去势大鼠股骨和第4腰椎骨骨密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的变化,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混合运动处方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己确诊的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脸组和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对实脸组的患者辅以为期1年的内养功、木兰拳、太极拳等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以45%~60%的抗阻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脂百分比下降、腰臀比减小、脂肪肝改善、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血脂以及心肺功能等指标在实脸前后有明显的改变,组间和组内都有显著性变化。表明系统、长期参加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的代谢水平,起到减肥、降脂、降压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29例,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一周内加入运动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WMFT、FMA、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提高肢体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调查法,以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的要素,以期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常年习练太极拳老年女性和无锻炼习惯老年女性的骨强度、骨密度以及骨代谢调节水平,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女性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提高跟骨的骨强度,提高骨代谢调解水平,全面改善骨健康状况。提示:太极拳是适合老年女性锻炼的有益运动,对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身体成分、肝脏声像图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采用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进行为期12周有计划、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对照组不参加特殊运动,观察时间同治疗组.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两组研究对象的身体成分和肝脏B超检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组通过12周健步走有氧运动后,其身体成分指标(体重、体脂肪、体脂百分数、腰臀比、体重指数BMI)较运动前有显著性的下降(P<0.01);运动组肝脏B超检查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论:科学、规律、个体化的健步走有氧运动的实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起着积极、有效、重要的防治作用,值得在社区、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绝经女性骨密度水平对力量锻炼与补钙的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综合法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44名绝经女性,按绝经年限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与补钙;B组为单纯补钙组;C组为单纯力量锻炼组;D组为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组。经过1年的实验,前后采用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测定仪对受试者腰椎L2-4和非优势前臂远端1/3处桡、尺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结果表明:A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B、C、D组的骨密度均增加,且D组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D组优于C组(P<0.01)。结果表明:补钙、力量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力量锻炼和单纯补钙。最后得出结论: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对于预防绝经女性骨量丢失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动-雌激素-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雌激素水平及骨代谢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就目前雌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运动负荷对骨量的影响、运动负荷影响下雌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3个方面进行综述讨论,并就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结果显示,运动负荷和雌激素水平对骨代谢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经位于成骨和破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介导,通过基因效应和非基因效应2种途径实现,进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维持骨代谢平衡;合理适宜的运动可以增加骨量,并可以预防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健身瑜伽对中老年女性慢性腰痛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健身瑜伽对中老年女性慢性腰痛的防治效应,将70名中老年慢性腰痛病人分成A、B两组,C组由正常组35名无腰痛病史的中老年女性组成.对A、C进行9个月健身瑜伽训练.运用Neuromatic 2000 M/C神经肌电仪测试各组训练前后骶棘肌肌电指标,PPX-L型双能X线骨度仪测量各组训练前后骨密度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慢性腰痛组(A、B)训练前腰背肌波幅低于正常组(P<0.01)时程大于正常组(P<0.01),训练之后腰痛组(A)和正常组(C)波幅都得到提高(P<0.01和P<0.05)时程都降低(P<0.01和P<0.05).疗效评定得出慢性腰痛治愈显效率达82.86%.结论:健身瑜伽对中老年女性慢性腰痛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组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太极拳与其他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手段相比较,康复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分析长期太极拳练习对男大学生骨健康的影响,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男大学生机体骨量和骨强度,促进骨健康状况改善,尤其是改善跟骨、股骨和腰椎的骨健康状况,为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构建全民健身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西安市八区的600名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动机是比较广泛和复杂的,主要有:防病治病、太极拳健身、消遗娱乐、社交活动、精神解脱、审美与自我完善、能力显示、太极拳防身。通过分析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团体性较强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锻炼对人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极拳具有用意、阴阳八卦五行、动作呈弧形、懂劲四方面特点。本文结合国内近些年研究成果,证实经过太极拳锻炼达到调整中枢神经、促进机体循环与代谢,提高免疫能力、调和阴阳平衡作用。并为太极拳作为人体健康的绿色运动方式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整理和分析近十年来中外文献基础上,运用二次文献分析法,重点对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机制、体育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般性机理、运动对骨的影响、骨质疏松运动疗法等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