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旅游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焦作现象”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焦作作为一个成功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其发展过程--"焦作现象"不仅已成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学术术语.作为时下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典范,由"焦作现象"而生的"焦作模式"是否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焦作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吗?通过对"焦作现象"的解读,剖析了"焦作模式"的实质,指出应该注意资源型城市转型在必为过程中更需科学而为之.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源的消耗殆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已迫在眉睫。在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路径,可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业、第三产业等方式来调整自身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政府应该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法律法规、政策、资金、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产业结构转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低于资源未枯竭的城市,更低于非资源型城市理论,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就业结构单一、下岗失业人员众多、职工再就业能力差等。认为我国处于青年期、中年期和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产业变化和劳动力就业曲线有不同的相关性。目前,我国有依托和无依托的矿业城市以及资源类型不同的矿业城市就业状况不同,国家应该对它们区别对待;比较资源型城市就业的困难程度,发现有些城市困难程度较大,有些一般,有些则较小。我国资源型城市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横向转移拓展就业空间、纵向转移增加就业岗位和异地转移创造就业岗位三种。  相似文献   

4.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在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中处于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阜新市地处辽西丘陵,依煤而兴,现已属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运用经济结构演化理论,分析本地区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方向,根据资本空间移动理论.提出人力资本全局化的思想,倡导劳务输出产业化及多种形式的移民,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的极好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虽然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促进就业的观点,但大都是零散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的经验;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是一条新规律,并揭示了这条规律的基本内容;侧重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具备条件也最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针对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与就业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在转型,区域创新是一条很重要的路劲,而人才资源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人才资源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濮阳是伴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典型的"先矿后城式"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油气被大量开采,濮阳陷入油气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就业压力增大、城市竞争力下滑等困境。濮阳成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69座资源枯竭城市之一,2011年11月正式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濮阳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金融支持在资源配置以及结构转型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从黄石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人手,分析了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制定具体的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肩负着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从黄石城市转型现状出发,依据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基本理论,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经验,对黄石城市转型的必然性、机遇及转型方向做了分析,并对黄石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从动态过程来看,城市化对扩大城市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就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体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过于注重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程度低和就业不充分的症结所在。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群集、工业化、结构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小城市扩容、服务业发展、农民工进城等环节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通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提高就业弹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土地制度,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化,确保城市化与促进就业的联动。  相似文献   

12.
弹性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广泛存在的就业形式,其对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弹性就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政策运行不顺畅等。因此,需要构建和完善促进弹性就业的社会运行机制,以保障弹性就业的正常发展。良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包括有力的组织保证机制、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法制保障机制以及多元的社会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正经历一个高就业压力、高失业率时期。面对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的发展战略转到就业优先上来。我们的政策选择也应该以增加就业为主。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能牺牲就业率。要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就业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采取正规和非正规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措施。切实解决城市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新疆农牧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难,从而造成一定数量的人才由农牧区流向城市;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回归"移民政策吸引之下,也流向了国外。因此,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发展,也可能成为跨界民族问题的潜在诱因,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当今,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快速推进,农村就业转移却呈缓慢趋势,究其原因,有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够、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有自发性和无序性、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农村工业发展缓慢、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也与农村兼业劳动和经营群体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比较收益发生变化密切相关。为此,需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小城镇到本世纪走向大中城市的规模扩张和加速建设,我国已进入大中小城市全面多层次发展的城市化加速期。城市为农民进城供给了大量的公共物品和制度空间。然而,城市在接迎农民进城中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农民进城,城市社会孕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新社会力量与社会关系新矛盾,面临着多阶层多方面利益主体以及多样性多层面文化的社会整合问题。在当前,做好“农民进城”这项大工程,主要是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以进城农民为本,深化改革,建设城市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毕业生有限理性思考的三项因素,并结合对就业地域选择中出现的知识技能城市专用性特征、就业地域选择羊群效应以及毕业生自愿性失业与就业地滞留现象这三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院校要积极调整,实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街接与互动;毕业生应调整理性预期,制定好职业发展蓝图,实行多元化就业;职能部门要构建信息交流机制,助力毕业生就业的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新疆农牧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难,从而引起了一定数量的人才由农牧区流向城市。此外,在哈萨克斯坦"回归"移民政策吸引之下流向了哈萨克斯坦。因此,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问题,也可能成为跨界民族问题的潜在诱因。  相似文献   

19.
解决好就业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分析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变量,找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有着正相关关系的若干因素,进而构建就业增长模型,得出就业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