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推进综合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先后实施了社会人文综合课程<社会>和理科综合课程<科学>,然而在实践中,<社会>获得成功而<科学>却以偃旗息鼓收场.通过剖析二者不同命运的原因,认识到只有处理好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转变教师的教育范式,加大综合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才能实现综合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3.
“科学主题”和“科学观念”是制约《科学》课程内容的两个要素 ,本文介绍了两者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经历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中学《科学》课程,知识性内容的介绍比以往要少,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比较大。那么,在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里,学生能否获得更多,就要看他们能否更大程度地发挥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了。  相似文献   

5.
浅谈《科学》课程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 2 1世纪 ,基础教育《科学》课程设计需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审视什么是中小学学生面向未来的科学基础 ,重新构建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 ;二是探索课程的内在逻辑与组织形式。北京市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 (三年级上册 )借鉴世界先进的综合课程设计思想 ,结合我国中小学理科教育的实际 ,设计了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标准》。《标准》把“科学主题”作为核心 ,构建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 ,把科学主题的交叉与发展作为整个课程的内在逻辑 ,以此统整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自美国发布《下一代科学标准》后,如何基于其理念构建科学课程成为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的重要课题。文章梳理了《下一代科学标准》理念下美国科学课程构建的基本程序,并从科学课程标准及材料革新、专业化科学师资培育等方面提出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韩国第七次教育改革的成果《科学教育过程》^[1]和《科学》^[2]、《化学》^[3]教科书研究结果表明:韩国初、高中综合理科的科学课程既呈现出综合理科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长处、又兼有分科理科课程模式在学习科学知识体系方面的功能,是独具特色的综合理科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8.
于伟 《浙江教育科学》2007,(4):27-29,59
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其教材按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依照此标准编写的实验教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内容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教育价值包括学科多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学科思想方法的价值。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这两个方面设计了五大主题,并将学科概念,原理,规律了学科技能方法整合到课程总体系之中。综合科学课程中的生命科学内容,在学生科技意识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开放型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科知识迁移,科学方法训练等五个方面,较分科课程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3 国家《科学标准》中生命科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3.1 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定位 国内外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 ,一般都选择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方面的知识。至于生命活动规律之类的内容 ,一般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对初中生物学内容的组织 ,自 2 0世纪 6 0~ 70年代国际科学课程改革浪潮之后 ,不再分植物学、动物学和人体生理卫生 ,而采取所谓小综合的形式形成生物学科课程。这里的实质性变化 ,在于超越以科学事实学习为主的自然学习的水平 ,以概念、规律和原理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从而…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本围绕以下几点阐述:一、什么是科学探究:二、为什么要在初中突出科学探究;三、科学探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四、科学探究式的学习应该如何开展;五、科学探究式学习应该如何评价。  相似文献   

12.
马健 《小学校长》2006,(5):40-41
小学《科学》实施以来,使我对科学课程的认识从新奇到感兴趣,从教学实践转变为教学的探究,从教材的使用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本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是怎样在科学课程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陆晖 《广东教育》2005,(4):27-29
融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为一体的初中理科综合课程——科学,无论从目标,内容,形式,实施,评价还是管理等各方面都较原来的单科课程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对科学课程的不断探索,一个重要的概念日益凸显出来;课程资源。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四、“华师大版”综合《科学》和“苏科版”分科《物理》教材的内容特点 1、“华师大版”综合《科学》 (1)整合教材内容结构,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知识。 为了避免对科学教材内容组织结构的片面认识,从科学整体性的角度考虑教材的综合和结构问题,避免像传统的理科分科教材只是从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自然》课改成了《科学》课。这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在新时期社会对这一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新要求,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历史意义。课程标准构建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课程体系,着眼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体现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以下谈谈使用新版《科学》教材以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中,《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课程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个“新”字,即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各科的教材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小学《科学》教材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教材从进行《自然》学科的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全新的课改呼唤中应如何实施《科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纲要>指出,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科学>课程是<纲要>提出设置的一门新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规定的新课程.北京教育学院综合理科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专业的部分教师在参与制订北京市<科学课程标准>工作的基础上,着手编写<科学>课教材,其中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使用的第一册<科学>课本(实验本)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下文将对这本教材做些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凤  周勇 《考试周刊》2009,(18):190-191
本文通过对《科学》课堂中隐性课程的探讨,提出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深化隐性课程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为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提供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