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这一说法出发,指出张爱玲的世俗只是一个外壳,而内里却是浓重的虚无。现实生活中的张爱玲早已完成自我虚无化,她的一生都处在虚无之中,而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世俗,实际上是一种“自欺”现象。因此,对于生活在虚无之中的张爱玲来说,是不可用世俗来修饰的。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以一种非常态的审美观和以平常的意象,颠覆了传统,还原了世俗男女的世俗本色,相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变态扭曲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从张爱玲的这种审美观出发,体现她独特的艺术天赋和生命体验,寻觅出其中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安忆始终将视线定格在上海这个魅力非凡的城市,并因为书写上海的独特角度备受关注。在她的“上海往事”系列中,《长恨歌》、《妹头》和《富萍》是三部影响较大的作品,也是对上海的书写相当成功的作品,并且这三部作品可以见证作家书写上海决心的逐渐坚定和逐渐游刃有余的过程。王安忆以自己对上海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开阔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相结合,将以女性为主角的琐细的上海世俗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试从上海印象、上海的女人、上海的男人以及王安忆的上海与张爱玲的上海的比较几个方面把握王安忆笔下独特的上海面貌,提取她的作品中的上海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散文令人耳目一新。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张爱玲抓住了在无尽的痛苦磨难中享受短暂世俗快乐的机会。她的散文透露着对日常琐碎生活的喜爱,对都市世俗享受的追捧,这的确是与“五四”时期所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但是张爱玲散文又并非只限于世俗表面,其中又包含着作家对人生、社会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和王安忆有着共同的悲剧感受,却又有着不一样的美学观点。王安忆是一个真正能理解张爱玲作品中悲剧意识的人,知道张爱玲笔下的新奇和喜悦,是有着挣扎和痛楚作原由的,有着一个大虚无的世界观做无底之底。张爱玲和王安忆的悲剧意识都无关于时代,只是一种对人生根本境况既清醒又迷惘的认识。张爱玲是“参差对照”和“不要彻底”的美学原则,而王安忆是要追问到底,要“过去看看”,即使那边是虚无。  相似文献   

6.
从张爱玲的言论与作品两方面看,她是一位怀抱同情与理解的作家,她写的是平凡之人,并且肯定平凡之人的生态方式与态度.比较地看,鲁迅写的是人生问题,张爱玲写的是人性问题,鲁迅提出了“救救孩子”的主张,张爱玲则没有提出“救救人性”的主张.在张爱玲的温暖之下,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立场.阅读张爱玲,需要回归正常的感觉能力,而非沉浸在激进状态中体验不到世俗的温暖.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是家族“古老记忆”烙下的印痕,是她作为精神漂泊者的语言。她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建构起奇异的人生与艺术世界,体现着她对传统文化与世俗文化的扬弃。理解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成为走进张爱玲内心世界和艺术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的小说是“众生话语”,是她对人类命运思考的翻译。关注人性,关照人生,探究人的生命意识,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王安忆的小说一直都在实践着她的这一思想。尽管世俗的芸芸众生大多处于一种生命的漂流状态,但是她们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漂流中攀升。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奇迹,她的小说大多是以封建社会崩溃的历史转型时期为背景,抒写了传统女性转向现代女性历程中经过的种种阵痛和血泪。她的洞察力穿过了纷繁喧嚣的生活表层看透了芸芸众生,颠覆了传统,还原了世俗男女的世俗本相,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群欲望驱谴下人性扭曲的女性形象,彰显出对女性命运的文化观照和终极关怀,体现了一代才女超凡的艺术天赋和深切的生命体验。文章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张爱玲笔下女主人公的人性扭曲的现象、原因及共性,寻觅出作家创作的深层原因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语言词汇。她善用色彩描写的原因在于她的女性气质,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她所受的良好的美术教育。所以运用色彩描写成了张爱玲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孤独”是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情结。在她看来,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流浪与飘流的群体,人生在根本上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本文从“孤独”这一视角论述了王安忆对人的生存境遇与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透过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与审视,寄托了王安忆对人生之谜、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执著探寻与叩问,从根本上服务于她试图拯救人类于生存困境并在精神上实现救赎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桃之夭夭》藉《诗经.桃夭》篇的隐喻意义,描述了上海女孩郁晓秋自童时至而立之年的生命轨迹。这部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说,包蕴着作者多元化的探索因素,伦理色彩即是颇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桃之夭夭》的伦理色彩包涵着"世故人情"的善、尊重生命的至善,以及"择善而行"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3.
《长恨歌》的出版、获奖、改编曾在文艺界引起一次次轰动和争议,但也为我们的解读留下了无尽的空间。“当家作主”的诉求应当是人类普遍追求人生归宿的理想,上海城的人们也不例外,从城市文化理想的视角来看,小说更多地着眼于这个城市里男男女女的生命支撑,王琦瑶用她的行动,王安忆用她的文字,两个女人用两道不同的轨迹,画出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上海人的生命诉求。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创作的一系列上海题材小说的特征表现为对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意识的凸现。而王安忆创作之前的艺术体验,尤其是她的童年体验、孤独体验对王安忆的日常生活意识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王安忆创作中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倾注着她对个体生命生存状态地思考和关怀,对生命"孤独"情境的书写则是这种思考和关怀在文本中的必然呈现,作家对俗世生活忠实记录的同时,对人类超越和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感的思考和探索成为她小说叙事的内在推动力。本文以孤独情境为支点,通过对生存、情感两种孤独范式地分析以期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试图解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精神探索的路迹。  相似文献   

16.
比较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与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会发现情节模式与人物设置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述说着上海女人在香港的个人奋斗,同样是对城市女性物质性生存本质的认同与揭示,同样借助香港凸现出人物的漂泊无依感。  相似文献   

17.
从《流逝》以后,王安忆一直对城市日常生活投以关注的目光,这与她独特的历史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王安忆看来一个小说家笔下的历史就是演绎一场日常生活的图景,在作品中王安忆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再现,铺呈出日常生活不为人所注意的韧劲,细致的内在美,同时王安忆挖掘了城市移民化复杂的构成要素,以及当各种化因子碰撞,交融之后形成的斑斓,宽容的特色,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日常生活,王安忆采用了理性的叙述方式,既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的基础上借助逻辑的力量,将小说的情节推演,延续,避免了叙述的拉杂与罗嗦,这一切都与王安忆力图构造日常生活的审美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性爱小说富有女性主义色彩。她从女性的自然层面入手,关注女性的欲望与性,导致了新时期女性小说叙事立场由外向内的变换。尽管小说的探索还没有突破感性与经验的局限,但它是构建女性话语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散文作品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上海沦陷区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常琐碎之中,表现战火纷飞的年代安稳的世俗社会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要义。本文试把张爱玲还原于上海沦陷区那样一种严酷而独特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中,历史、辩证地看待其文学活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文中所表达的对现实、对人生飞扬一面的否定和对物质、对人生安稳一面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