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意向性理论是现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认知科学、人工智能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论题。当代心灵哲学在构建意向性理论之时,不仅充分汲取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两大研究传统的重要思想基础,而且进一步借鉴、吸纳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现代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近成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研究视域和方法以及独特的逻辑发展主线,即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纲领。由此,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意向内容的自然化、意向解释的方法论地位等问题,就成为意向性问题在当代自然主义心灵哲学背景之下最集中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根源,阐释了其核心论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本质特征.文章认为,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的经验主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核心主张也引发了许多问题,无法再适应当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后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念及一系列替代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案,是重新理解和认识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心灵哲学的讨论中,丘奇兰德的取消唯物主义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对民间心理学和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丘奇兰德提出了神经哲学作为替代当前心灵哲学讨论的新框架:它反对民间心理学来捍卫物理主义,反对计算主义来捍卫联结主义,反对功能主义来建构还原式神经哲学,并通过知觉的可塑性理论为神经哲学的合理性辩护。尤其是他强调哲学解释要与最新的科学进展相结合,这为其理论提供相当有利的支持,从而使“神经哲学”成为心灵哲学讨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派别。但是它又排斥当前流行的哲学话语,在神经科学还并未取代民间心理学的今天,丘奇兰德的主张更多的是一种预测或猜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笔者最近几年提出的一个自然主义数学哲学研究方案的介绍.在简要介绍这个研究的背景之后,本文将首先说明这个研究的哲学基础,即自然主义.然后介绍这个研究方案的基本思想及一些具体的成果,它们涉及意义、真理与逻辑的自然化,对数学知识的本性、数学的客观性与先天性、数学的可应用性的解释等等.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哲学的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实证主义哲学的西方思想根源,介绍了它的经验主义、统一科学和价值自由等主要观念,在此基础上,文章揭示了后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四种观念和六大研究论域。文章认为,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哲学之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增强社会科学实践方法论的自我意识,重新定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霍尔试图通过一种类似于亚当·斯密“无形之手”的解释,来重新阐明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科学取得成功的原因。在霍尔看来,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合理性的解释是不成功的,因为其最主要的解释方法——“直接说明”忽略了科学作为社会建制的时间性和社会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注意到科学家的个人活动与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它们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符合“独立性要求”。这一相互独立的特征决定了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解释必须是一种“无形之手”的模式,换言之,“无形之手”模式是自然主义超越传统科学哲学说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福德的意向实在论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与心灵哲学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他由此出发对意向法则的论证实际上也是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对常识心理学所作的实在论的辩护。文章以阐明其意向理论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立场为出发点,从意向法则的内涵及其在解释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性质等几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福德对意向法则进行实在论辩护的核心与实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理论意义及缺失。  相似文献   

8.
政治哲学作为一种由科学实践升华而来的意识理论,先后经过了自然经验主义阶段,内在先验主义阶段与客观绝对主义等阶段的锤炼。作为一种主体哲学,不言而喻的是,政治哲学本身仍然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局限性,同样的,任何一种意识理论都必然会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陷于因其自身的完善性等所带来的固有的,停滞于某个阶段内的困境。从被政治哲学奉为圭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的可法良规入手,对政治哲学的困境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的解构,并对政治哲学现阶段的迷思与困境命题进行了解析与超越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意向性的自然化是意向性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自然主义命题之下的一个理论要旨。当代心灵哲学对意向性自然化难题的求解可谓观点杂陈、方案林立,各种流派、理论之间的纷争更是渐趋激烈。其中,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自然化进路在当前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理路的提出展现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和方法特征,从而为意向性的自然化解释提供了一种较优的可能性选择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技术哲学中一种新的技术理念的技术控制主义,具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并在发展中经历着思想内容的变化。手工工具技术时代,在技术以伦理道德为目标并遵循"适中"原则的要求中,体现了对技术进行控制的思想萌芽。蒸汽-机器技术时代,对技术进行控制的意识开始觉醒。电气技术时代,随着技术问题的凸显,技术悲观主义盛行,对技术进行控制成了一种理性诉求。自动化技术时代,技术控制主义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技术理念,对技术进行控制成了人们的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对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问题得到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哲学的信息技术转向,催生了信息技术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分支,引导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哲学问题,成为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可以互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哲学目前主要沿两个方向推进:关于信息技术的“分支哲学”研究,以及关于“分支信息技术”的哲学研究;作为技术哲学的新形态,信息技术哲学正在使技术哲学走向“当代形态”、“分支形态”、“微观形态”和“会聚形态”。  相似文献   

12.
We discuss Russell's 1913 essay arguing for the irrelevanceof the idea of causation to science and its elimination frommetaphysics as a precursor to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We show how Russell's application raises issues now receivingmuch attention in debates about the adequacy of such naturalism,in particular,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folk and scientific conceptual influences on metaphysics, andto the unification of a scientifically inspired worldview. Inshowing how to recover an approximation to Russell's conclusionwhile explaining scientists' continuing appeal to causal ideas(without violating naturalism by philosophically correctingscientists) we illustrate a general naturalist strategy forhandling problems around the unification of sciences that assumedifferent levels of naïveté with respect to folkconceptual frameworks. We do this despite rejecting one of thepremises of Russell's argument, a version of reductionism thatwas scientifically plausible in 1913 but is not so now.
1 Russell'sNaturalistic Rejection of Causation
2 Psychology, Folk Notionsand Intuitions
3 Causes in Science
4 Letting Science HoldTrumps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情报科学》2007,25(2):177-182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哲学已经确立自己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并且正在成为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信息作为物质的基本属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知识是对信息的抽象。对知识的管理以对信息的管理为基础,借助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活动为信息哲学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学科群共同的哲学基础,也是信息管理学和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由意志问题作为一个经典的哲学论题至今仍引发着不断的争论。当代哲学关于其讨论主要集中于相容论与不相容论之争。实验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方法,挑战了一些传统哲学家的论断,同时探究了人们关于自由意志问题直觉下的心理机制,揭示出情感、人格特征以及对决定论场景的描述都会影响人们关于相容论问题的判断。但当前实验哲学的工作对决定论情境的描述存在着一些困难,并且也并未研究不相容论者所诉诸的具体原则或论证前提的直觉。然而,对这些困难和不足的反思也正提供了未来对自由意志问题研究的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5.
麦金认为,意识产生问题源于我们的空间概念未能反映空间的真正本质。真正的空间包含有大爆炸之前就存在的非空间结构,它是意识与空间之间的桥梁,但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这种结构是我们认识不到的。麦金的理论作为一种自然主义二元论,代表着当代心灵哲学中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相融合的新走向,它对大爆炸理论所作的新颖解释也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但它并未消解意识产生之谜,而只是将意识之谜还原成了宇宙之谜,同时,它也未能摆脱心身二元论与心身交感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Conclusion  The air of consensus in these reviews is, as McNaughton notes, methodological. The future of philosophical emotion theory is in synthesising what a wide range of science has to tell us and using this to reflect on the nature of mind in general. In this respect the philosophy of emotion has been seriously out of step with the rest of a very exciting contemporary scene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Whatever the shortcomings of my own attempt to bring the philosophy of emotion into contact with the rest of the discipline, I predict that this ‘reclaimed land’ will prove fertile.  相似文献   

17.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的本质和真实面目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他自己的一种新的科学观——自然主义科学观,他的自然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的科学哲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并且注重对“真科学”的社会的、认知的和实践的方面进行探究。齐曼对科学的这种解读方法也被称作元科学多元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强调确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现有国内对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哲学观点、信息哲学观点、批判现实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认为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在某一方面解释情报学的本质,但建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莫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