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运用"平衡"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失衡现象作了纠偏,实质上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客观的描述,发人深省:语文教育既不能忽视语文能力培养,也不能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二者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2.
"文"和"道"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两个范畴。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形态各异。本文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同一,以此促进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相似文献   

3.
“四化”、“四结合”的教学模式 ,全方位地探索了新时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新路子 ,它是“两课”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塑造人灵魂的作用 ,才能实现教育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语文本身的基础性、工具性等决定了它在整个教育中和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对如教材、教法、考试等的讨论更是热烈,也出了不少优秀成果,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启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推广开来的3 X高考和高考中的文综合等,一定会引发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人们的新的思考、新的讨论。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中学语文教育专家论坛”栏目,将陆续刊登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新观点、新思考等方面的文章。作为开栏文章,本期和下期,我们刊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富仁先生的《大语文与小语文》。欢迎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读者朋友、专家学者支持我们的栏目,参与我们的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两课中的一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课型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使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形成了教师“难教”和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从2002年下学期开始进行“六课型”(即“讲授型”、“讨论型”、“辩论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其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实现学生“人”的一步步跨越。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高校“两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就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专题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坚持课堂讨论、辩论的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行为基本理念,其中语文要素即所谓的“文”,人文主题即所谓的“道”,在不同的文本中二者又有所侧重。红色经典作品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有着特殊育人意义的文本类型,应坚持“文道统一”。在教学中要做到“文道统一”,需要结合字词句段整体学习,需要结合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教学,需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淡漠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真;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究竟淡化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教育界课改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慈孝"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之一,也是伴随家庭结构演进而代代传承、历久弥新的道德观念。"慈孝"观在与中国旧式传统家庭结构相适应上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相交融上具有时代契合性。加强"慈孝"观教育,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生"网德"建设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自律和崇高道德境界,对于克服和消解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价值。借鉴“慎独”伦理精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应该在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语言、网上交友、网络行为等方面坚持“慎独”。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TRSPCL"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的各种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思想上、认识上的模糊和混乱,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面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存在的弊端,我们提出“TRSPCL”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针对性强,有一定理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高校应着力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化培养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覆盖,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来增强实效性,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高校德育中应充分发掘儒家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实现应遵循辩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传统文化进教材、进第一课堂、进第二课堂、进社会实践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思想教育教学过程的认知规律,据此提出了古代汉语课教学中有效实施教书育人的具体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家庭德育在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思想极为深刻浩瀚,其中"修身"、"重德"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我国古代家庭德育思想切入,探究其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旨在以古为鉴,为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从与中医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来看,主要是指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知行合一、敬业创新。培育工匠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就中医药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提出了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中医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路径。  相似文献   

19.
徐广宇 《成才之路》2021,(14):32-33
古代汉语课程是专科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文化素养等诸多德育元素。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该课程的德育元素,通过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落实课程德育功能,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刚健有为“思想所包含的自强不息、积极入世、主动进取的精神,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正直充盈的独立人格和主动创造精神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