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为东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3):99-101,128
通过对浙江舟山海岛地区与嘉兴平原地区成年人体质现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嘉兴平原地区成年人体质总体水平好于舟山海岛地区,但存在着差异,平原地区成年男女的胸围、腰围、臀围指标均值总体高于海岛地区;海岛地区20~39岁年龄段男女心血管功能好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成年男女上肢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神经肌肉系统反应能力好于海岛地区,但下肢力量、速度方面差于海岛地区.  相似文献   

2.
惠州市2000年国民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浩 《体育学刊》2003,10(1):56-58
采用随机抽样 ,对惠州市幼儿、成年人、老年人 2 6 5 6例进行体质测试。统计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可作为惠州市成年人、老年人、幼儿体质测试和研究的基础值 ;成年组与 1997年测试结果相比 ,体质状况有所上升 ,但女子不如男子 (P <0 .0 5 ) ;农村人群体质低于城市人群 ,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老年人的体质不合格率高 ;幼儿组体质状况趋于正常 ,城市幼儿体质状况好于农村 ,但农村幼儿的勇敢、胆大的品质优于城市幼儿 ;有科学指导、经常且有效的体育锻炼才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3~6岁幼儿体质现状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浙江舟山海岛地区与嘉兴内陆地区 3~ 6岁幼儿体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嘉兴内陆地区幼儿体质总体水平好于舟山海岛地区幼儿 ,但存在着差异 ;海岛地区幼儿体型瘦细 ,平衡能力、农村幼儿柔韧性好于内陆地区幼儿 ;内陆地区幼儿体型壮实 ,上下肢力量、速度、灵敏性和协调性、城市幼儿的柔韧性优于海岛地区幼儿。两地区 3~ 6岁同年龄段幼儿体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4~ 6岁年龄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2010年山西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11个市20-59岁14692名成年男性的身体机能相关指标数据,对山西成年人的体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从数据库采集研究指标不同年龄段的数据应用平均数,标准差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肺活量普遍显著高于城镇体力劳动者及农民;农村农民台阶指数普遍高于城镇居民,显著高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城镇非体力劳动者血压舒张压指数高于农民并且高于城镇体力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9个地市、5种职业,10866名18~60岁的成年男女的形态、机能、素质等多项指标的测试及分析,了解各年龄段的体质现状。结果表明,福建省成年男女体质达到《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级以上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2%和84%。男女体质状况均在40岁后明显下降。男女各年龄段的平均体重均低于全国成年男女。脑力劳动者的体质优于体力劳动者。从事商业及服务业的体力劳动者体质状况最差。青年人的台阶指数低于中年人。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成年人体质现状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对西安市成年人进行抽样测试,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首次对西安地区成年人的体质现状,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女子体质水平略高于男子,科教类男女体质水平最好,农业和工业类的体力劳动者体质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国民体质监测原始数据(共16 160名,其中男7 816名,女8 344名;包括问卷部分和监测部分),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3个组,比较分析不同组别男女居民体质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在体质和生活方式上均存在着明显不同,女性农民、男性城市居民形态得分最低,男女农民的肺活量(体重)得分均最低,男女居民身体素质排序均为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农民,说明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呼吁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达到促进城乡居民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苏北农村居民健康体适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苏北农村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和城市非体力劳动者随机抽样并进行健康体适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农村男性居民的台阶指数和坐位体前屈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肺活量、握力和体指数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苏北农村女性体力劳动者台阶指数和握力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肺活量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坐位体前屈和体指数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苏北农村居民健康体适能的因素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率高。指出:增加农民收入,重视体育锻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是苏北农村经济和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整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海南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分析发现:海南省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低于全国水平,差异显著。男性农民、城市体力、城市非体力劳动者34岁以前及女性部分分组别差异非常显著。海南人体形肥胖程度保持较好,城市非体力劳动者身体质量指数高于其它职业组,35岁后差异较为显著。男性部分年龄组已处于超重状态,需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年龄为20~59岁的惠州市城乡1809人进行了5项形态指标测试,提供了群众体质健康比较数据。同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城乡比较,对不同年龄段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各种指数及其派生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惠州市成年人身高比全国成年人低,农村成年人平均身高更低,克托莱指数也均比全国平均数低。惠州市男性腰臀比及男性城市非体力劳动者的体重、体重指数有随年龄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和掌握常州市成年人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运用体质测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3254名常州市成年人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其身体素质及生理机能的规律变化,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浙江省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体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浙江省13892例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体质检测,依据97《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显示:1999年浙江省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体质检测合格率为90.49%。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女性的合格率高于男性。全省各市的体质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以澳门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与不锻炼人群的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监测对照,旨在了解两类人群的体质状况及体育锻炼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经常锻炼者的BMI和去脂体重大于不锻炼者;经常锻炼者的心肺功能、力量、灵敏性和柔韧性好于不锻炼者;经常锻炼者体质综合评分显著优于不锻炼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和分析新疆帕米尔高原1500名塔吉克族城乡男、女成年人身体机能的4项指标,揭示了新疆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及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塔吉克族成年人机能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结果显示,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2014年南昌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和探讨了南昌市幼儿身体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并和2010年南昌市相关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南昌市3~6岁幼儿来说,男幼儿的力量素质、速度灵敏素质、协调素质要好于女幼儿,女幼儿的柔韧素质要好于男幼儿;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敏感变化期都出现在3~5岁年龄段,力量、协调素质变化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身体素质;女幼儿的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和男幼儿的速度灵敏素质、协调能力都是城镇优于乡村,女幼儿的柔韧素质和男幼儿的上肢力量、柔韧素质则是乡村优于城镇;和2010年南昌市相关监测数据相比,总体上2014年南昌市3一6岁幼儿素质能力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四川省幼儿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研究人群,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四川省幼儿体质合格率达86.1%,总体呈现性别无差异、城镇明显优于乡村的趋势,综合评价状况属于中上水平;比较2005年监测结果,其总体合格率下降1.3%。四川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城镇大于乡村,男性大于女性。幼儿身体指数指标表现为城镇幼儿的身体充实度大于乡村幼儿。四川省幼儿素质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变化趋势,男性在力量、速度、弹跳力、协调与平衡能力方面好于女性,女性的柔韧性好于男性。城镇幼儿的柔韧、速度、弹跳力、力量、协调能力与乡村幼儿无差异,而平衡能力低于乡村幼儿。与2005年监测结果对比10m折返跑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了解7-18岁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及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改善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和数理统计法,于2012年对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7-18岁4800名维吾尔族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进行测试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城市维吾尔族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总体优于乡村青少年;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找出了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更好地促进、改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01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成都市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年龄增长,成都市幼儿身体充实度和成年人肥胖程度逐步增加,进入老年以后,肥胖程度有所下降。城镇人群身体形态指标均大于乡村。动脉血压随年龄增长逐步升高,35岁以后增幅较为明显。身体素质在幼儿时期(3~6岁)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成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分析发现,城乡人群体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2005年监测结果相比,幼儿、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测试值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而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测试值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老年人身体形态与2005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较2005年有所提高。2010年成都市市民体质综合评价不合格率大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而优秀率和良好率则小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老年人体质及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山西省城乡老年人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山西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全国,锻炼的目是为增进健康,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的形态、机能、体能指标多数都高于乡村老年人,且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山西省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差别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