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传统手枪精度射击技术已无法适应现代警务的需求,现代警务要求警察必须掌握手枪快速射击技能。手枪精度射击技术和快速射击技术在动作方法和要求上有明显差异,击发动作方法也不相同。完成好手枪快速射击的击发动作需要注意握枪方式、扳机预压、把握击发时机、呼吸调节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95式自动步枪精度射击是新兵训练的重难点科目,只有掌握正确的据枪、瞄准、击发的动作要领,及时有效地纠正新兵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加强新兵的心理调控训练,才能保证训练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95式自动步枪特点及其对射击技能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95步枪在外形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从据枪、瞄准、击发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该种武器射击技能教学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射击过程中心理调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1技术准备任何射击动作都由据枪、瞄准和击发这三大技术组成,这是射击运动的基本功。而射击比赛因内容有所不同对技术的准备也各有要求。全国公安系统射击比赛是我国人民警察射击水平的最高角逐,它引用了国际警察射击界普遍采用的PPC(POLICE PISTOL COMBAT)比赛项目,由50 m立姿  相似文献   

5.
双向飞碟射击项目中3号靶位是8个靶位中射击命中难度最大的靶位,是制约运动员整体命中率的关键所在。将双向飞碟双靶分为1靶击发、随靶、2靶击发3个阶段,对3名国内优秀运动员击发节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①1靶击发阶段的节奏直接影响2靶中靶情况,1靶击发用时越长,2靶质量越差,想要提高2靶的命中率必须要提高1靶的动作质量。②随靶阶段的人枪结合能力会影响2靶命中率。③优秀运动员2靶击发阶段的时间节奏一致性较强,动作自动化程度较高。④整体击发节奏慢更易造成2靶脱靶。提出,运动员要提高打好1靶的能力,在保证1靶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快打技术训练,同时提高随靶阶段人枪结合能力,加强对技术的监控和分析,辅助运动训练,科学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6.
呼吸是瞄准与击发协调配合的一个衔接技术.阐述射击训练竞赛呼吸的方法和要求,介绍呼吸技术的训练方法,强调要改变过去对呼吸概念的习惯性认识,按技术量化标准和要求搞好呼吸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速摄像机对4名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4 s组射击进行现场动作拍摄,同时采用秒表记录各动作时相时间,通过对动作录像和秒表采集时间的分析,来揭示4 s射击的时间节奏特点。将4 s组射击的动作阶段划分为五个时相:举枪至第1靶击发、第1靶至第2靶、第2靶至第3靶、第3靶至第4靶、第4靶至第5靶。研究发现:4 s组每发子弹击发所用帧数为5~6帧(频率为63帧/s),发与发之间间隔帧数间隔帧数在26~38帧,大多数在28~34帧之间;举枪到第1发枪响,时间都在1.4~1.7 s之间,发与发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4~0.6 s范围内。对于男子手枪速射项目的节奏研究,高速摄像是一种精确、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速摄像机对4名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4s组射击进行现场动作拍摄,同时采用秒表记录各动作时相时间,通过对动作录像和秒表采集时间的分析,来揭示4s射击的时间节奏特点.将4s组射击的动作阶段划分为五个时相:举枪至第1靶击发、第1靶至第2靶、第2靶至第3靶、第3靶至第4靶、第4靶至第5靶.研究发现:4s组每发子弹击发所用帧数为5~6帧(频率为63帧/s),发与发之间间隔帧数间隔帧数在26~38帧,大多数在28~34帧之间;举枪到第1发枪响,时间都在1.4~1.7 s之间,发与发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4~0.6 s范围内.对于男子手枪速射项目的节奏研究,高速摄像是一种精确、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与心理指导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对8名沈阳市军事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进行了41周心理训练.通过对运动员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表象训练及心理咨询与指导,提高了运动员注意力集中水平;促进了技术动作细节部分的掌握和"枪感"的建立;初步建立了合理的归因方式及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我国优秀手枪速射运动员不同站位转体横向运枪过程中上肢运动学与肌电差异。 方法:采用 Qualisys红外光点捕捉系统和 Delsys无线肌电测试系统,对运动员不同站位时间节奏、 上肢关节角度、肌肉做功等进行分析。结果:①运动员资格赛站位弹着密度 (129.54mm)小于决赛站位 (137.15mm 和214.65mm);②运动员决赛站位第1靶击发时间 (均为1.50s)短于资格赛站位 (1.57s),各分段时间节奏对成绩影响不明显;③各站位上肢转动均由肩关节主导,躯干转动起统筹作用,资格赛站位躯干转动 (3.14°)大于决赛站位 (3.02°和3.00°),上肢转动到位准确率更高,枪口指向和腕关节变化更小;④运动员决赛站位三角肌做功与资格赛站位差异显著 (P<0.05), 各肌群协调用力一致性较差,决赛2号位肌肉做功贡献率变化较大,肌肉做功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运动员资格赛站位射击成绩稳定性好,决赛站位还需加强各分段时间节奏的一致性,增加躯干转动幅度,提高肌肉用力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射击技术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击运动是具有悠久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也是我国奥运会夺金重点项目。射击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运动项目。研究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在射击过程中的肌电进行了研究。利用美国产No-raxon无线肌电遥测系统对速射技术动作的肌电进行采集和纪录分析。分析中选取射击的举枪时间和枪与枪的时间间隔,肌肉贡献率和平均振幅为研究指标。试图从射击动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来揭示男子手枪速射的肌电特点从而发掘男子手枪速射的肌肉活动特点和运动规律,为以后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26 届奥运会提高射手比赛发挥能力的综合性心理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立足于26 届奥运会国家射击队心理服务以及以往一系列以课题服务方式贯穿于其中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研究结果认为心理技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射手的问题指向应付能力; 思维控制训练有助于提高射手的情绪指向应付能力; 为比赛服务的自我意象训练可提高射手驾驭比赛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射手心理训练的综合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3.
表象训练法在射击教学中的应用及训练效果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射击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射手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射击技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射击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高。采用数理统计和实验对比的方法,论证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射击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继95式5.8mm无托步枪之后,我国又研制成功了一型同为5.8 mm口径的有托步枪,它就是国产新型QBZ03式5.8 mm自动步枪。该型枪于2003年12月设计定型,大大地改善了以往我国轻武器设计研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步兵战斗能力。对该枪在射击训练中的武器性能、射击性能及安全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为提高射击训练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瑞典生产的高精度红外光点记录系统(SELSPOTSYSTEM),对我国四名优秀手枪慢射运动员瞄准阶段的身体环节和枪支的运动进行了测量,经研究发现:瞄准时间、击发前枪口的晃动量、击发瞬间枪口位置的差异三指标是瞄准阶段的重要技术指标,与射击精度有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测试分析,发现维持枪管左右方向(Y方向)的平衡稳定难于其它两个方向,左右方向的晃动量对射击成绩有较大影响,同时,瞄准时间、击发前枪口的晃动量、击发瞬间枪口位置的差异几个技术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还发现我国优秀射手在动作的一致性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瞄准时间、枪口晃动量、击发瞬间枪口位置三者的配合上不是很完善。  相似文献   

16.
肌肉工作稳定性的表象训练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肌肉工作稳定性的表象训练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室工作与实践应用有高度的一致性 ,实验包括了肌肉静力性工作和动力性工作稳定性实验 ,并在此基础上 ,以体校射击运动员为对象进行了实践验证。都说明了表象训练可有效提高肌肉工作的稳定性。这对提高射击成绩、投篮命中率 ,跳远助跑步点把握等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果还提示 ,缺少心理训练基础的运动员 ,至少要持续 3周以上的表象训练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其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主要体现在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提倡“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工作作风。二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正确开展党内批评。三是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挖掘和学习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思想,对于当前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伦敦奥运周期步、手枪项目国际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射击项目正向多极化、多格局的方向发展;中国射击项目总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有些项目夺金优势不明显,在男子步枪卧射、男子手枪速射项目上距世界最好成绩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国际射击格局的分析,指出中国射击项目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