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摘要:从社会性别的建构理论出发,用文献史料法结合社会观察法发现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可以折射在体育领域:女性因生理性别的差异性和历史遗留性问题使她们的社会性别饱受歧视,这些歧视不仅存在于其他工作中甚至在体育领域内也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对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艰辛历史进行梳理,发现越是成绩优异的女运动员越有可能因动作趋向于男性化而被贬低,说明无论女性得到如何优异的成绩仍可能处于某一领域的边缘地带而不被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理机能、文化建构和社会分工3方面厘清女性体育一直以来被边缘化的原因,通过打破生理性别刻板印象,开辟女性体育新世界,开放全社会的思想意识,消解文化对身体的建构,赋予女性更多的话语权的基础上均衡社会分工,从而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体育世界。  相似文献   

2.
对大众传媒中女性体育形象"刻板印象"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传媒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所进行的传播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与地位,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在媒介传达的体育信息领域内,媒介通过导向性,对包括女运动员在内的女性形象进行"刻板印象"的建构,鼓励女性默认在父权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从属地位.所以尽管现代社会中女性已经成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性别的旧思维方式仍阻碍了清晰的运动女性形象的形成.大众传媒应参与促进社会性别理念的主流化,构建和谐体育生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家庭社会性别观和学校体育运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原因。研究认为:要使得农村女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体育,应当重视农村地区有关性别理论研究、社会舆论及媒体宣传,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性别平等保障,并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休闲体育的性别差异,然后从社会性别环境制约因素和女性自我限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促进我国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加强女性休闲体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休闲体育发展的决策中;科学规划和建设休闲体育场地和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阐述了城市绿道体育空间与可达性4级圈层体系的特征,分析城市绿道体育彰显公平和谐,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融入;概述了亚健康、老年化休闲空间需求和社会世俗化对公共性漠视的现状,从多个层面建构与分析了绿道体育的社会控制功能"金字塔"模式,以及城市社会需求满足与绿道体育参与程度的递进关系,系统解释了城市绿道体育的社会控制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6.
基于“健康中国”“国家治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颁布等背景,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从社会需求、家庭需求、个体健康需求等3个方面解析了城市绿道体育“健康休闲共同体”建构的应然性;并将城市绿道体育健康休闲共同体界定为“城市居民基于身体健康或实现身体健康这一共同需求,以城市绿道体育场域为身体练习公共关系空间,而形成的团体或组织”;最后,对构成这一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公共权威、公共资源、公共场所、公共活动等基本要素,进行系统诠释。  相似文献   

7.
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宋代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形式的挖掘,发现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并以"瓦舍"活动、"会社"组织、水上娱乐、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存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阐释了影响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经济、城市结构、休闲娱乐空间、文化、价值观念等客观和潜在的社会因素,更加深入剖析了宋代市民的体育休闲生活及其昌盛的历史原因,这对进一步研究宋代体育运动和促进现代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女性主义或称女权运动在近现代女子体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中曾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在推进女性体育及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片面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倾向。这种倾向从最初就使得女性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就被赋予了超越“体育运动”本身的别样意蕴,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发展中女性参与运动项目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步被符号化为“性别平等的重要进步”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领域的性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片面追求与男性的所谓“平等”,特别是以女性参与奥运会的人数及项目作为衡量体育领域性别进步的标准,事实上无益于性别平等的进程,由此,提出女性体育发展中应承认差异,超越狭隘的“平等观”,并提出应修改部分项目规则以更适应女性生理、心理特点,改变现状的核心是有更多的女性进入领导和决策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妇女的体育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体育参与的迅速扩大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以质性研究的范式为基础,采用深度访问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白领"群体女性她们的体育行为及观念。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女性体育参与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以及消费性、商业性特点,她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引领大众妇女的潮流。本研究认为,一方面,妇女参与体育的障碍已经减弱,个人参与体育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妇女参与体育在制度上和文化意识上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影响到妇女的体育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她们对体育参与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传统父权社会的氛围中。因而,中国妇女在体育参与上,要真正实现性别平等的解放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男女大学生以及体育教师的体育行为和意识表现,得出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存在: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屏蔽现象、体育师资结构上的性别隔离现象、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上的性别分化现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以及课外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偏失现象等结论。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加以分析,指出追求教育平等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成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和性别行为的强化等强有力手段,也是直接导致男女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上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性别逻辑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逻辑存在于整个文化体系内,并普遍影响着整个文化形态的各个领域,体育文化也毫无疑问地受到性别逻辑的影响。通过对体育文化中的一些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分析,探讨了性别逻辑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休闲体育文化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文化的休闲维度和体育维度上产生的一种交叉性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休闲体育,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探索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机制、建构要素以及影响因素.因此,必须了解和明确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等概念的基本内涵,认识和理解文化的基本建构、内容和特点,把握休闲体育文化的本质,深化对休闲体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是优化其体育生活与增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多元主体协同与有序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协商、协调与协作的运行机制,是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直面的重要问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参与主体包括宏观维度的政府部门,中观维度的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组织机构,微观维度的家庭与个体,主体性质呈现多元且目标利益追求不一;其职能需要形成宏观维度主体的顶层设计与引导协调、中观维度主体的活动组织与服务供给,微观维度主体的氛围营造与认知提升的多元整合与相互促进;主体关系网络建构是以相互信任、规范与认知为基础,即在制度规范与社会环境背景下,形成引导协调、服务供给与行为促进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社会性自我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深入阐释,以社会性自我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健康发展的路径,试图从理论层面构建起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发展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性自我的良性发展关系,从而直接推动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研究认为: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依靠个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的良性互动,从而使积极参与休闲体育的社会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通过社会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社会公德等进行有效控制、调节、激发,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自我",进而推动休闲体育在个体化社会中实现协调发展,社会个体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最终实现社会进步与休闲体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分层下的休闲体育空间涵义进行分析,探讨基于社会分层的休闲体育空间认知规律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以上海市为例说明休闲体育空间阶层分化的现实存在性,最后在对休闲体育空间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重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策略,旨在为消除由休闲体育空间阶层分化引起的不平等提供依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既是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基于此,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个体崛起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社会学考察。休闲体育由于其社会体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这一视角对休闲体育发展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从个体“有闲”“有钱”“有心情”3个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时间保证、经济保障与内在驱动进行分析,并对个体的崛起与中国休闲体育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互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个体的崛起使国民的休闲体育生活成为可能,国民休闲体育发展促进个体化进程的加速,时尚与市场是个体化时代国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个体的崛起”这一特定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的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在个人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有效契合的基础之上尽快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西文化的差异出发,就中国武术体育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学意义的回眸;对体育化后的中国武术在体育场域中的存在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摆脱在体育场域中生存窘境的路径选择,必然是从"体育"走向"文化"。最后指出,中国武术发展从"体育"走向"文化"的命题,并不是否定中国武术本身所具有的体育价值和功能,而恰恰相反是在唤起对中国武术文化价值功能的挖掘和认知上的提升。走进"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就是要努力建构和重构具有中国身份、彰显民族精神气概与民族主体性的中国武术文化体系,从而为促成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复调对话、互为主体的新的中国武术、世界体育新格局与新未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青少年休闲体育的发展,研究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从主体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个体演变过程、个体演化到系统演化的回声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系统结构、环境、内部行为探讨青少年休闲体育发展的动力问题,构建形成提高青少年休闲体育组织能力进化的回声模型。研究发现,在CAS理论视角下,青少年休闲体育符合适应性、网络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集全社会之力承办青少年休闲体育;学校应该改变传统体育课授课方式,与社会体育组织合作,共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家长应该积极配合休闲体育教育,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共同为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女性休闲时间增多、休闲体育意识增强以及休闲活动内容多样化趋势,为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通过对女性休闲体育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中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女性自我观念更新、性别角色转变;加大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同时应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体育资金投入和场馆设备建设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居民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体育休闲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伴随社会阶层结构的日益变化,体育休闲活动方式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层差异性特征。针对于此,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我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社会空间结构、体育休闲的技术方式和社会方式的差异性特点、以及阶层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和阐释,全面揭示出我国体育休闲方式的社会阶层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