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从广义上讲,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信号传输常用的两种模式——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一、模拟信号近百年以来,无论是有线相连的电话,还是无线发送的广播电视,很长时间内都是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号的.在传统的电话通信中,线路中传送的电信号是随着用户声音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变化的电信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即先把信息信号转换成几乎与它“一模一样”的波动的电信号(因此叫…  相似文献   

2.
根据波动曲线来判断介质质点振动的位移和速度的正负以及位相或位相所在象限。  相似文献   

3.
知识梳理一、电磁波与现代通信1.信息与信息传播信息是指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包含的内容.在人类社会中,信息往往以文字、图像、语言、声音等形式出现.2.电磁波及其传播(1)当电流的大小或方向发生迅速的变化时,在它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金属容器能屏蔽  相似文献   

4.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激发波动的振动系统称为波源.波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例如水波、声波等都是机械波.另一类是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光波、伦琴射线等都是电磁波.机械波与电磁波虽然本质上不同,但是都具有波动的共同特征.例如,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并且都能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和干涉等现象.本文讨论机械波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波的干涉中已经指出,由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是相干波,在两相干波相遇的区域内,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消失,即产生干涉现象.(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对于光波来说,振动和传播的是电场强度E和磁感强度B,其中能引起人眼视觉或对感光设备起作用的主要足电场强度矢量E,故通常把E矢量叫做光矢量).若两束光的光矢量满足相干条件,则它们是相干光,其光源叫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6.
“信息”,英文原意是“通知”,按词书说法,即音信、消息的意思。信息同物质、能量一起被称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不同的是信息并非指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消息情报知识等等。当然,信息与消息、信号也是有区别的:消息是信息的体裁,而消息又只有转换为信号才能传播输送。在人类社会里,信息共有三种媒体:语言是第一种媒体,文字是第二种媒体,电磁波是第三种媒体。今天,已经到来的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7.
为帮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全过程,使他们对音频电信号、高频电信号、高频调幅信号的特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利用收录机、I2465型学生信号源进行模拟电台播音,同时配置简易示波器监视波形。做了一个既闻其“声”又观其“形”的电磁波实验。  相似文献   

8.
蒋雪锋 《广西教育》2013,(46):60-60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由此光的波动理论被广泛接受,后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以及赫兹发现电磁波的实验,把光的波动理论推到了一个近似完美的地步。可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的光电效应却很难用光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幸运的是,光电效应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保留次波假说和次波相干叠加原理的前提下,把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发展成为定量的原理,并给出这个原理的适用条件,指出次波振动源的位相比同一位置的光振动的位相超前π/2。用此原理推出了菲涅耳圆孔和圆屏衍射现象中轴线上的光振动公式,给出了使这种衍射现象清晰明显的的条件。圆满地解释了夫琅和费圆孔衍射。  相似文献   

10.
简谐振动的规律是研究一切复杂振动的基础,因而对于研究复杂的振动,乃至后继课程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简谐振动规律的研究,由于特征量位相,主要是初位相概念较抽象,同学们理解困难而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振幅A和园频率ω_0已确定的情况下,由简谐振动运动学方程结合位相(ω_0 t+α)和初位相α的具体值与图示,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位相和初位相是确定简谐振动任一时刻和初始时刻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反过来由振动状态求解位相,初位相的过程,则由于不直观,物理图象不够清晰而造成同学理解的困难。目前流行的普物教科书对此问题的处理,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示波器是用来直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电子仪器,力学信号、运动学信号、热信号、光信号等均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它们转化成电信号,并利用示波器来分析与研究.关于示波器面板的认识同学们可以参阅教材或其他资料,本文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自适应数字滤波技术和相关相位检测技术,分别对在电缆故障点定位中采样到的电磁波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处理,从而从强噪声环境中分离出电磁信号和振动信号,实现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用光传递信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代边关的烽火台,就是用狼烟来传递报警信号的,这个狼烟也实际上是利用了光信号。17世纪到19世纪,由于电的广泛应用,人们利用电报、电话等通讯,进入了电讯时代。但利用光传递信号的方法,一直没有被人们遗忘。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就设计过一种光学电话,他用弧光灯发出的光信号照射在话筒的薄膜上,由于薄膜随声音的振动而振动,其反射光束的变化就反映了声音的变化规律,接受端用一个大型的抛物面反射,把接受到的变化光束照射到硅光电池上,转化成电信号传送到听筒,使听筒发声。由于当时没有理想的光源,又缺少…  相似文献   

14.
传感器是将能感受的物理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的一类元件,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信号.如电话话筒里的传感器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常用自动报警器中的传感器把光、热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等.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是将能感受的物理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的一类元件.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信号.如电话话筒里的传感器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常用自动报警器中的传感器把光、热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等.  相似文献   

16.
正2测量偏振的"小蜜蜂"宇宙天体中电磁波具有四项基本性质:时间,能量,方向和偏振,关于偏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光在传播过程中振动的方向。无偏(即偏振方向分布在各个方向)的电磁波经过偏振过滤片后得到偏振光(图6)。伽玛暴发出的伽玛射线也是电磁波,伽玛射线的偏振就是电磁波电场的振动方向。我们看3D电影时,屏幕上发出的光经过3D眼镜的左右镜片变成了图像略有不同的两种偏振光,经过我们左右眼的叠加处理就变成了立体的图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下,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当光通过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时,入射光就分为折射光和反射光两部分,它们的方向由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决定.然而,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就不再有折射光线,入射光全部被反射了,这就是全反射现象.那么,全反射现象如何解释呢?笔者就此作一讨论.一、全反射现象的理论分析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振动是电磁振动,光波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因此,光通过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时,其性质必须由电磁场理论来分析.电磁波是横波,它的电场强度E…  相似文献   

18.
由语音,图象等转换成的电信号频率较低,不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有效地从天线上发送出去,在无线电广播和通讯 中,信号的发送端须采用调制方式将带有这种低频信号的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本文对两种基本调方工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演示实验设计中,实时的观测和定量的分析液体振动现象,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液体振动观测的实验设计,它通过将位移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提取,再进行响应变换成位移信号,进而得到液体振动的实时图像以及数据。该方法可以用于观测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液体振动,将得到的图象以及数据进行拟合就可以得到各个条件下的液体振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现象 (干涉、衍射等 )用电磁波动理论得到了圆满解释 ,但没有用粒子属性去解释波动现象 .测不准关系是以普朗克常数和波粒二象性为基础的一条客观规律 ,它适用于一切微观粒子 ,包括光子在内 ,该文用光子的观点对波动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