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入新的世纪,杂文作品悄然兴起,翻开每天的报纸,我们可以发现,杂文不仅在越来越多的报纸版面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报纸作为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加以强化。杂文的涉及面很广,它有反腐倡廉、匡正时弊;有时代足音、改革之声;有科教兴国、文艺批评;有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无论涉及何方何面,它的动机与初衷都是良好的,因为杂文在为党和政府张目,为改革、稳定的大局站岗放哨,为普通老百姓的是非爱憎而鼓呼。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赢得读者广泛共鸣的魅力所在吧。我们《三门峡广播电视报》结合自…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由于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它对社会公正、社会良知、社会正义的担当,都使得它对编辑记者作风有着更为严格、更为特殊的要求。真正的舆论监督,要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式的侠肝义胆,有对正义、良知、社会公正的强烈追求;要有很高的判断力、分析力;要有坚忍不拔的求实精神,对每一个写在报道中的事实都必须经过严格核实;同时要勇于顶住重重压力,历尽千难万险,探求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最正统的回答是W·施拉姆总结了H·拉斯韦尔和C·赖特的研究结果而形成的"四功能说",即:(1)监视环境;(2)使社会各不同部分相互协调以适应环境;(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4)娱乐受众①。简单地说,是"新闻"、"宣传"、"教育"和"娱乐"这四大功能。这一说法有个严重的缺陷,它只讲到正功能而没有指出大众传播的负功能。事实上,大众传播既能监视环境又能歪曲环境,既能整合社会又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如文革中的"两报一刊"),既能教育人又能造出一批庸人,既能娱乐人又可能…  相似文献   

4.
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湘蓉 《新闻知识》2005,(11):45-47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核心性命题。它的丰富内涵表现为:首先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既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次,它注重激发社会的活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再,它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5.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尽可能地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会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6.
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前.杜尚把艺术逼上绝路.油画一度艰难抬头。上世纪80年代,以纽约为中心涌现出来一批艺术家,诸如费舍皋、施奈卜、萨利,再次将油画重新发插光大。因为别的路都有别人走了一遍.他们选择再回到油画。这种回光返照的油画能在市场找到一席之地,不是因为它本身的技法高超,而是它的符号化。一方面是画面题材的符号化,大量运用反映后现代社会特点的符号;  相似文献   

7.
社会危机得到妥善处理的时候,它就会平复下去,不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则会带来比较可怕的社会后果。因此,对一些恶性群体性事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个案,它一定是长期的矛盾冲突积累下来的结果,是长期潜伏的各种危机的汇总。就像垒砖块,越垒越高,到最高点崩溃的瞬间,破坏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唐务逊 《记者摇篮》2004,(9):60-60,52
时政报道是以领导活动为主体的报道.它历来在主流媒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电视台对此也相当重视,不敢有丝毫马虎,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或部门来负责相关的报道,并在重要时段和位置播出。重视自然会有回报:时政报道大都能很好地把握舆论导向,履行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责,也确实产生一批社会反响好、令人称道的好的报道;但如  相似文献   

9.
张颂 《现代传播》2001,(4):51-52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公开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让人人可以听,更要让人人能听懂。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树立规范意识。一 规范,有自然形成的,如天体运行、花开花落、人类呼吸、饥餐渴饮……;有社会约定的,如伦理礼仪、法规体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自由。在生存中,在生活中,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员,完全脱离了自然人、个体人的孤独无助、我行我素的状态,个人意志、个人愿望、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1.
张践明 《图书馆》2007,(1):37-39,44
图书馆需要理解,它是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是保护社会遗传的重要机制,它是社会知识和个人转化的重要中介;图书馆建设与利用是人类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表征,它在弥合“信息鸿沟”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度,图书馆的发展史也是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业是社会认知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新闻生产是有序的,这是知识生产的秩序,也即认知秩序(epistemic order)。在美国的场景下,社交媒体和党派媒体的兴起,极大冲击了已有的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秩序,也因此引发了维护“制度化新闻业”的命题,这也契合了反思社会建构主义、重振科学的权威这个命题。以此为视角,本文讨论挑战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秩序的三种表现:(1)缺乏足够认知卷入度而造成的真伪难辨;(2)依赖直觉主义认识论造成的对科学知识和权威的抗拒,以及它被政治化后演变为“民粹主义”或“部落主义”的认识论,拒绝任何确定事实的标准和模式;(3)以对外群体的敌意作为认知模式,形成党派之间的“认知极化”。在这个基础上,本文探讨如何在“认知的基础结构”语境下建设包括新闻生产在内的知识生产的认知秩序。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大家似乎耳熟能详,且日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话题。舆论监督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也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有人形容它就像“太阳光”,能促进生物的生长;就像“防腐剂”,能遏制病菌的繁衍;就像“啄木鸟”,能帮助政府改进工作,纠正失误。更有人把它比喻为健全法制的加速器、政治事务的透明器和社会机体的净化器。但是,如此重要而威力无穷的“舆论监督”,它的历史由来,大多数人却未必能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近几年来的热点,由于它以市民的姿态和视点进入百姓的生活空间,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景象、反映他们的呼声和愿望,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和亲和力,市场能量很大。然而,当民生新闻在创造一个又一个收视奇迹的时候,“低俗化”、“碎片化”、“同质化”也如影随行地追逐着它,使它失去了本该具有的那种有思想而不平庸、有趣味而不肤浅、有见解而不偏激的品格和社会守望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何谓“硬新闻”?我理解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以严肃题材为主,是反映经济、政治、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新闻,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未来;二是报道方式以深度、思考、分析见长。它报道事实——发生了什么,但同时分析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以及事实包含的意义——它意味着什么。它不报道一只猫长五只脚这种琐碎的东西,不以娱乐、噱头取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着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它反映在党内,有很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反映在社会上,有很强的社会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它具体地体现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这种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人的表现来体现。因此,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从去年以来,贵刊开设了《小记者》栏目,我们编辑记者阅后,认为这个栏目办得好。说它好,一是唤起了我们的童心;二是很少有错别字;三是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四是文章的构思新颖。这里,我们也希望本栏目在贴近社会、贴近读者上下功夫;其次是把这个小栏目办成名牌栏目;再其次是扩大栏目版面。最后,希望《小记者》能出版成册。读者来信$许昌市人民电台@梁国安 $许昌市人民电台@郑亚青 $许昌市人民电台@李俊恒 $许昌市人民电台@袁晔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直播节目设置刍议及其它孙世纪,吕庆书主持人直播节目有许多优点:它编排形式活,简化了广播节目的流程;能快速传递信息,现场直播与社会同步;听众参与节目,丰富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内容;重要事件进行追踪连续报道,突出了重大典型的报道分量。任何事物都有...  相似文献   

19.
宋代政府决策中对利益引导的运用相比前代使用的更加频繁,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其在救灾、劝农、社会监督等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体现出超越单纯行政命令的优越性;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并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是宋朝经济发展的超越前代的表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也是新闻,按时髦的说法,称之为“观点新闻”,它同消息、通讯一样,往往题材重大的,就容易获奖。尤其是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它们往往选取的是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普遍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为评论对象,或深入剖析,或针砭时弊,或释疑解惑,满足了读对重大事件新闻深刻意义的解读和渴求。有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题材的,如绥化日报的《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大有可为》;有以建立诚信、和谐社会为题材的,如开封日报的《打造诚信城市》、井冈山报的《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有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材的,如新乡日报的《建设新农村切忌片面性》;有以反映农村深刻变革、农民大规模打工为题材的,如临汾日报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叫好》;有以反映重大先进典型为题材的,如青岛日报的《“微尘”的光芒》等等。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说是2005年新闻媒界评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此类题材中,平顶山日报的《节约,不能因小失大》拔得头筹。该针对当前存在的“节约一滴水、一滴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