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小军 《考试周刊》2014,(31):160-16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青年大学生有责任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首位,并贯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教育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搞好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大学生价值教育方法,将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对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新课题。高校应科学总结“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经验,正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打造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引导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新路径,达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徐毅鹏,张兆华,程喜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本文仅就为什么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信仰、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以山东省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能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取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两课"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域场在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规范与行为的培养、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培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主导,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运行机制,解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为引导大学生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以及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着力点等四个方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带来的功效,理论联系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并普及给广大学生,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地研究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必须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趋于大众化,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和加强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功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目前,高校思政课采用的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满足新历史发展阶段和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如何改革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探索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有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是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应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重要内容,并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党建工作,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大学生学习必修内容,而传承其精神实质是高校教师责任所在。对此,我们将展开讨论分析,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综合分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校园,融入课堂,实行动态教学,进一步贯彻落实"三进"工作,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新思想的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为我们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什么要把“特色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从而使“特色理论”教育成为高校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根本要求呢?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特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决定的。而要实现这一根本要求,就必须深化“原理”课的教学改革,充分体现“特色理论”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她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高校第五次党建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国家教委提出在高校政治课教学中,邓小平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的广大教职工,经过辛勤耕耘,用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当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本文以在哈四所高校(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本科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索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一致;其工作方法符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其工作成效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必须探索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提高认识、振奋精神,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积极构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在调研的基础上,从高校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剖析了当前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