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程。翻开中学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篇章,有的清新含蓄,有的灵性飞扬,有的明理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既有知识之美,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而“美好生活”蕴藏着生活之中的享受劳动创造之美、体验自由民主之美、呈现良善淳厚之美、展现和谐通达之美。从学校育人的角度,需要通过课程建构美好生活和学会享受美好生活,即通过课程美育构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与课程美育之间有着多重的内在本质关联:美好生活为课程美育提供价值引领、构成课程美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课程美育的实施动力;而课程美育则昭示着美好生活的本质回归、融为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内容,并为美好生活建构提供孕育土壤。以课程构建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课程美育树立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以课程本体之美,构建美好教育生活世界;以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3.
锐眼·阅悟     
学校要为学生种下美的种子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田国英周迅读了2021年《人民教育》第21期《追寻中小学美育落地生根之道》一文,深有同感,要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学校必须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完善美育课程设置。我们学校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教师和社会资源的实际,拓展开发了京剧、剪纸等美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读了2021年《人民教育》第21期《追寻中小学美育落地生根之道》一文,深有同感,要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学校必须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是完善美育课程设置.我们学校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教师和社会资源的实际,拓展开发了京剧、剪纸等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自2006年建校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美育工作,着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在美育课程建设、美育活动开展、美育资源挖掘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2018年被评为"郑州市美育示范校"。一、美育之美,美在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精神内核。学校以共生教育为办学主题,以"人皆英才人人出彩"为校训,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学校精心建构环境文  相似文献   

6.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施教者的一项重大任务。美育具有形象性强,情感色彩浓郁,认知过程潜移默化等特点。教材中美育因素充实,审美式样丰富:其中有的体现意境之美;有的展示情操之美;有的突出哲理之美;这就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7.
实施审美教育,是目前中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的所有课程都与美育有关。施教者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生活中去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语文教材本身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它撷取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名篇佳作,有的反映出大自然的美,有的反映出了人类生活的美,有的反映出了艺术作品的美。其风格手法也各具特色,有的如晓风残月,有的如大江东去;有的情意缠绵,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庄重深  相似文献   

8.
走进耒阳师范附小,但见流亭飞檐,古香古色;文化长廊,光彩夺目;绿的草坪,红的立柱,白的墙壁,色彩斑斓。“你好”、“谢谢”之声不绝于耳。师生们举手投足之间,美之韵味盎然……所有这些,都与学校深化美育改革分不开的。据介绍, 1997年,耒阳师范附小开始探究美育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深化美育改革,着力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让学生美起来。 改革课程结构,让学生美起来   为了巩固学校美育的主阵地,耒阳师范附小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出发,优化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课程改革中…  相似文献   

9.
课程美育聚焦课程中的审美元素,加强课堂、学科及家校间的美育联系并使其有机融合,使美育成为课程育人的内在支撑力量。围绕“课程融美、美课育人”的教育追求,课程美育重点思考如何将美育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包括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美育协同实施。课程美育是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具体实践,使审美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效生长点,以此推进综合育人方式的协调发展、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0.
莫怀荣 《家长》2023,(32):106-108
<正>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中,美育课程往往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边缘化的课程。许多学校只是将美育课程视为艺术课程的一种补充,没有真正体现出其价值性和重要性。从学科融合的视角来看,初中美育课程应当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以美养性、以美怡情、以美育德、以美铸魂。本文从初中美育课程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针对如何进行美育课程与学科融合做出具体阐释,探讨提高美育课程教学质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的美育途径初探边永清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虽然都有该课程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但都包含着美的因素,都可以用来进行美育。历史课的美育应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呢?一、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历史...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五育融合”是学校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文化、课程、学科与制度育人的整体体现。新时代学校美育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即生活性、人文性和创造性,其价值体现在它是德育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一是树立跨学科融合理念,构建学校“大美育”格局;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左铁峰 《滁州学院学报》2024,(1):108-114+131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心理及造美能力教育的结合。高校美育教学若实现王国维先生所言的造就“完全之人物”目标,可以“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其中,“课程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将某个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与美育同向同行,并以此形成的协同育人效应;而“美育课程”则是指高校基于美育的育人目标诉求而针对性开设的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系列课程。由“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形成的“长短匹配、点线结合”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彼此相异且互为补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感知美、追求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1 数学美及其教育1.1 数学之美数学美与其他科学美一样,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美.要欣赏这种抽象美,需要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这就是数学美不被一些人所认识的原因.但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数学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数学的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5.
美是无处不在的,各门学科都有美育的因素。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高尔基也说过,未来的教育就是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美育的调查问卷结果,了解分析美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实施的效果,并根据问卷反映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得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更好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的教学内容之美、教学设计之美、教学方法之美和教师魅力之美。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融合美育的理想场所。“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蔡元培语)数学学科也不例外,数学的本性为美育提供了最适宜的舞台。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元素,用数学知识所特有的形象美、和谐美、逻辑美、思维美等去激起学生感受美、评价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作为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开齐、开足和上好美育课”保证了学校美育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由多到好的课程建设要求,体现了学校美育从普及化到多元化再到优质化的渐进过程。为了促进中小学美育发展,应该依据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美育治理,建设高质量美育课程体系,同时依据“各美其美”的逻辑,形成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双轨发展模式,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结合的立体美育空间,实现家校社“美美与共”的格局,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美育校本课程的研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教材编制程序,通过各种美的事物,采用选择改编、新编美育教学材料,设计特定的学习活动方式,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求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方面和谐发展。我校研发的综合活动校本教材《美之韵》就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有自然的美,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深入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深化美育特色理念,实践美育教学工作,新学期,山东省威海市码头小学开设了"游学实践课程",将"游学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实践美。经过与家长、学生、教师的广泛沟通交流,码头小学的游学实践课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