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星 《文化遗产》2013,(2):1-10,157
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术理性主义传统认为超自然信仰起因于各种各样的谬误,是缺乏批判力的思维对奇异的自然现象所作的非科学解释,因而必将随着教育和科技的日趋进步而衰亡消逝。本文主要论述围绕着现代理性主义和民间信仰而进行的学术讨论中所产生的观点,认为是文化进化论等社会科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强制性地把现代思维和超自然信仰对立起来,事实上超自然信仰在当代社会中广泛存在。应用现象学方法对当代的超自然信仰和经验叙事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归纳并描述出其中属于逻辑的成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逻辑推理在这类信仰和叙事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这类叙事还十分重视对于证据的收集和嵌入,并采用重复等叙事策略来突显其合乎逻辑性。所以,超自然信仰和经验叙事虽看似与现代思维格格不入,其建构却是因着现代思维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知识信仰是基础,体现图书馆物本实践的本性关怀;理念信仰是延伸,描述图书馆精神时代性构建和学科思维的高端性升华”为前提,阐述了图书馆知识信仰的物本性和理念信仰的社会性、现代性,说明知识信仰与理念信仰的分野是图书馆精神现代性重构的显著标志,并指出两者融合是图书馆精神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倩 《大观周刊》2012,(14):15-15
城隍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城市保护神。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城隍神是影响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神祀之一。城隍神信仰拥有丰富的内涵,其作为众多民间信仰中的一种侧面反应了长期存在的民间信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宋广锋  朱海娜 《大观周刊》2012,(29):189-189,168
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党员信仰问题的问卷调查,在当今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环境下,高校党员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呈现出信仰认知清晰、信仰自觉度高和价值取向明确的特点,党员信仰的纯洁性比较乐观。小部分党员对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的认识不足,对个人追求和世俗需要的辨别不明,甚至出现信仰摇摆迷茫和道德认识模糊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红坦  周柯  金鑫 《传媒》2019,(11):66-68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必要途径,其本质是引导大众认知、理解马克思主义宏大谱系的本质内涵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与基本内容的梳理,针对当前存在的三个"去中心化"的突出问题,从提高"把关人"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联动效率、强化受众群体信息传播行为的引导和监管、创新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实施提供关联学术模型。  相似文献   

7.
当前,传统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受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阍信仰在这个高度蝶介化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海峡两岸关于妈祖信仰的“媒介化”传播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民间信仰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仰问题近年来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但人们普遍有雾里看花之感,河北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刘建军的《追问信仰》,是一部难得的佳作。该书为我们揭开了信仰的神秘面纱,对信仰的诸多问题也提出了独到见解。作者探讨了“何谓信仰”的问题。考察了信仰与信念、迷信、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9.
邓璐 《文化遗产》2016,(3):87-94
深圳赤湾天后宫的重建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深圳妈祖信仰的复苏。地方政府与民间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深圳妈祖信仰复苏的重要契机的出现。赤湾妈祖信仰对深圳而言是一个兼具正统性、开放性与灵验性的文化符号,虽然赤湾妈祖信仰经历了政治层面和都市化的冲击,但是这个深层次的文化符号其实一直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改革开放后,政府为发展文化旅游事业,通过运作赤湾妈祖文化,构建城市的文化网络,直接推动了赤湾天后庙的重建。而民间在信仰自觉和信仰需求的作用力下,积极参与赤湾妈祖信仰的建设与实践,促成了深圳妈祖信仰的复苏。  相似文献   

10.
樱井龍彦  陈爱国 《文化遗产》2010,(2):115-123,158
"文化遗产"是一个极具近代性的概念,它是由国家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共机构来参与管理的。而另一方面,"民间信仰"是作为历史上延续着的传统而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未必是一个被国家所容纳的概念。由于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两极对立的概念,这导致"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是较难处理的。目前,在中国,为了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通过对民间信仰加以"登录化"及"整序化"等管制行为来去除其"迷信"部分,并把被认定为"传统文化"的部分加以有效的利用来使其遗产化。本文把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丫髻山庙会和天津葛沽镇的天后宫作为事例,对如何看待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来表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从帕斯卡尔信仰问题的言说方式分析入手,为帕斯卡尔信仰理论尝试性定位。帕斯卡尔就人生处境问题、"打赌说"、个体信仰印证的各种言说方式体现了帕斯卡尔信仰观的生存论倾向。其信仰问题的探索处于理性证明型信仰观向生存体验型信仰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间信仰很多很杂,尤以海神、龙王信仰为最,因其近海也。我们考察辖区内众多寺庙,可见其中供奉的神灵也是来历各异,佛教寺庙中的神灵并非都来自佛教,道观中的神灵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由此证明民间信仰对宗教文化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3.
完成宪政建设之路,宪法信仰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当今国民宪法信仰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氮作者从宗教对西方宪法信仰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宪法信仰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中国塑造国民宪法信仰的困境,因此明确各种信仰的界定,同时形成公众信仰,才能解决中国宪法信仰缺失的问题,为建成宪政之树提供必备的养料。  相似文献   

14.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类似,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等方式从人脑传递到人脑的文化单元。模因论提供了一种解读各种文化事象的视角。在此视角下,民间信仰可被视为一种模因复合体,其功利性、易变性、区域性可以获得相应的模因论解释。民间信仰成功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常常是牺牲部分复制保真性换取长寿性和多产性的结果。现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大幅度提高了民间信仰模因复合体的复制保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失去了“变异”的可能。相反,在环境改变施加的“选择压力”作用下,民间信仰模因复合体加速演化,发生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黄桂秋 《文化遗产》2010,(1):109-116
壮族巫师是指能沟通鬼神算卜治病的人。他们信仰世界中的宇宙观、灵魂观和神灵观等具有中国南方族群巫文化的鲜明特征,这些信仰观念除了被壮族麽教、师公、道公、僧公等民间教派融合吸收以外,还对壮族民众信仰心理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图腾是我国古代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信仰现象,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图腾文化在古代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信仰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探讨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祖先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袁方 《大观周刊》2012,(18):22-23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些人心中产生了“困惑”,这与人的主观认知。行为追求,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变化,党风存在的问题有关。应从理论认识、党的建设、制度完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使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18.
吴国茂 《新闻前哨》2004,(12):14-14
这次"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不少人提出了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信仰什么? 信仰问题,实质是个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的新闻工作者信仰什么,追求什么,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涉及到我们党应该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新闻队伍,党的新闻事业应该交由什么人去承担等重大问题,应该引起各级党组织和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郑玉霞  孙文 《今传媒》2016,(7):141-143
在现代性背景下,个体心灵秩序的发展受到了时代的冲击,但其仍然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性存在心存向往.优良的心灵秩序作为现代个体幸福性生存的内在向度而存在,主要体现在德性、文化与信仰等方面.现代个体能够通过制度规约、信仰引领和文化自觉等方面的多维度结合,纯化心灵秩序,寻求幸福性生存.  相似文献   

20.
妈祖的宗教属性问题是妈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佛教化"的角度,以浙江地区为中心,通过大量明清地方志的记载,考察了明清浙江妈祖信仰佛教化的类型和空间分布,分析了妈祖信仰在浙江佛教化的原因,指出妈祖信仰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