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式是生物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的第二语言,是大量生物信息的有效载体.对教科书图式进行适当的挖掘和创新处理,既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又能丰富内涵、拓展延伸,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1分割法 [例1]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进行分割处理. 流经某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用方框表示.将方框分割为四部分能直观地表示所同化能量的流向及量的多少(图1).  相似文献   

2.
执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学生对于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理解不清。要解决这一问题,可运用"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构建"模型"的方式,把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划归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这个特点很好理解,但对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有关的计算,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有困难,现总结分析如下。1 有关至多和至少的问题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传递效率是10%~20%,那么什么时候用10%,什么时候用20%来计算呢?这就涉及能量传递的最多和最少问题。当生产者的能量一定,求最高营养级获得最多能量时用传递率20%计算,求最高营养级能获得的最少能  相似文献   

4.
1.认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并全面掌握.2.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与输出.(1)能量的输入: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特别注意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形式流失(排遗),没有被同化.  相似文献   

5.
能量流动计算题,可利用公式"A×(传递效率)n=B"来进行计算。在该公式中,A表示较低营养级消耗的能量,B表示较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n值为最高营养级数与最低营养级数的差值。此公式可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正确、快速地解答能量流动试题中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静 《新高考》2010,(2):56-58
例1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了3个营养级,其中的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GJ。已知该生态系统一年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为118872GJ,但其中118761GJ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的方框内。  相似文献   

7.
<正>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关于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也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笔者就此谈点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供同仁参考。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体内的能量、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下一营养级摄取的能量以及未利用能量之和。例1 图1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相似文献   

8.
丁傅 《中学生物学》2012,28(6):32-34
在现行人教版高级中学生物学必修三"稳态和环境"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教材中介绍能量流动的篇幅过于精简,示意图却较复杂,学生在内容的分析和知识的理解上很难倒位。在平时的有关能量流动的图例的分析和计算也是学生经常出现障碍。而教材中并未就这些问题深究。所以教师在授课中需要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进一步地组合和加深分析,使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能量流动的相关原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一、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传递效率=第N+1营养级的同化能量/第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100%。例1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是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34-35
<正>生态系统中关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知识,题型多变,考法灵活,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模型构建法,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多变的考法规律化,帮助学生正确梳理能量的来龙去脉,快速提高解题能力。1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要理解能量的流动规律,首先必须搞懂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和最高营养级(顶级消费者)相对比较特殊,第一  相似文献   

11.
地理过程示意图Ⅰ .读图技巧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如教材中的大气环流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大陆漂移示意图、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等等 ,还有根据教材内容演变而来的各种变式图。这里重点举几例加以说明 :图 1 我国北方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图 1反映了生态农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情况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可概括为 :秸杆牛人羊猪,小麦 大豆 …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67-68
<正>在高中生物必修3"群体的稳态与调节"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历来是学生易产生困惑之处,故而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分类剖析。1能量的来源与去路的分析1.1能量的来源分析第一营养级(生产者):来源于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第一营养级外的其他营养级:以上一营养级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流人(图1)。  相似文献   

13.
能量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本文所介绍的动态复合投影片进行直观性教学,将抽象的能量流动过程变成动态直观的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了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插图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读这些插图,解读以后如何运用,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一、厘清教科书插图,明确研究方向分类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笔者以《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为例,将教科书插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历史地图。如《古代埃及示意图》《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等。地理是历史的舞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据此,求解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只须按能量流动效率进行相应的“放大”(已知高营养级的生物量,求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或“缩小”(已知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求高营养级的生物量)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6.
1.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7.
陈权 《地理教育》1997,(6):11-11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图比较直观、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进行能量流动的同时,生物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远素的流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个封闭系统,即循环系统,从而维持着生物圈营养物质的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部分内容,在现行的生物教材与甲种试用本中有很大的改变。现行教材删去了生物量、总生产量、净生产量及呼吸量等概念及有关内容。删改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教学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本是件好事。但由于现教材过分简略,有些描述词又不恰当,给一些没有接触过甲种试用本的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笔者发现一些由生物教师编制的练习题,其中有把生产者所具有的生物量或者是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认为就是流入该生态系的总能重,把能量的传递率理解为下一个营养级的净生产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净生产量=10~20%。为澄清某些误解及对教材中的几处不当处理予以纠正,特作此文。  相似文献   

19.
判断生态系统中杂食性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地位是生态学研究与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判断生物营养级的三种常见方法,即通过能量流动过程、食性分析与稳定同位素测量等.由于特定生物营养级数值往往不是整数,其与简化理论模型亦有差异,认识此点,可帮助教师更客观、深刻地认识和选用教学案例与解释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在高中生物知识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等知识共同构成了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在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中,存在一些易被忽视或不常见的问题,如“能值”的表示方式、最值计算、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系等。本文结合教材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期能对教与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