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北宋之交,理学新文化在文人圈子中传播,不少文人在诗词中记录下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蛛丝马迹,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史信息.这些生动的历史细节,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理学史的进程,还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文学与理学复杂关系的认识.将文学史与思想史进行交叉研究,必能推动各专门之学的沟通、互动.  相似文献   

2.
孙奇逢《理学宗传》三易其稿,历时三十载而成,是其学术代表作。然而,《理学宗传》的版本流传情况,学界鲜有研究,很有必要去开拓。是书付梓过程之不易,孙奇逢治学之艰深也值得我们仔细体味与学习。同时,也希望通过对《理学宗传》编撰、成书付梓、版本源流等情况的梳理与考证,为有志于孙奇逢《理学宗传》及其学术思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3.
吴与弼终身以理学所描绘的"圣贤"作为行为准则,潜心研究儒学经典,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他一生贫困与疾病交集,却始终坚信人性本善的信条,并以教育传播理学思想为己任,其桃李满天下,为后世的经学发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晨怡 《兰台世界》2017,(8):118-120
清同治年间,伴随中枢权力格局的重大变化,宗奉理学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崇尚程朱理学的倭仁、吴廷栋、李棠阶等理学名儒同登显要,同治帝的师傅也多半具有理学背景,一时间在京师形成了一种讲论义理、砥砺名节的风气。以倭仁为中心的京师理学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阵营,其对儒家传统价值体系的固守,突出表现在同文馆之争当中。  相似文献   

5.
孙慧玲 《兰台世界》2008,(11):59-60
宋初三先生,指泰山孙复、安定胡瑗、徂徕石介三位理学先驱.<宋元学案>卷二<泰山学案>有黄百家按语:"宋兴八十年矣,安定胡先生、泰山孙先生、徂徕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濂洛兴矣.故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始,故晦庵有'伊川不敢忘三先生'之语."[1]73其意很明显,即三先生为理学开山人物.研究自宋代而始,至元明清而不衰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理学诗派,当自三先生始.  相似文献   

6.
陶玉荣 《大观周刊》2013,(10):17-17
近来读几本与宋明理学有关的著作,见其中所引宋明学者论发现人心精微处,真有振聋发聩之感。理学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它的彻底性,特别是在道德修养上,理学要关注于细节,虽常常为后人诟病为苛刻,却实在是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之一。人对自己的把握往往估之过高,一般都会对人性的软弱淡然处之,而一旦有过失就要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所谓怨天尤人。理学正于此处用功。  相似文献   

7.
理学形成于北宋、兴盛在南宋,书院是宋代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模式,是理学者寄予发展理学的传播媒介,研究理学的发展与书院的关系,可了解宋代理学兴衰鼎盛,亦可明了书院在宋代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提出了“理学,经学也”的著名命题,把经学视为儒学正统,通经学古.对其论著所阐发的经学与诗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经世致用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9.
朱熹的编辑思想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编辑思想,是中国传统编辑思想宝库中的精华,然而,过去人们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之湮没于他的理学的庞大体系中而默默无闻.我们有必要将朱熹的编辑思想从他的理学理论体系中剥离出来,让现代的人们认识其价值,给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朱熹从小接受儒家、理学和佛学教育,年少时又接受二程理学熏吞,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根植于儒家、折衷于理学的德育思想.他将德育思想应用于官学和书院教育实践,广泛传播“明人伦”、“学事理”等主张.  相似文献   

11.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内核,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朱熹理学思想体系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思维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南宋理学思想集大成者朱熹在建构理学思想体系过程中,提出了以"变化气质以复性"为逻辑起点,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思想,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诸多独树一帜的见解,对当代教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 全书以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人为主干,以心学和理学的交错为中心线索,分析了这些现代中国哲学家在20世纪遇到的问题及其理论思考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清初著名教育家蔡世远生于理学世家,对程朱理学深有体悟。在清初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氛围中,他以程朱理学为根基,以恢复人的天赋本性为旨归,借助鳌峰书院,践行性理教育,为往生继绝学,精心育才。  相似文献   

15.
朱熹学派,指的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开创。并以其为代表的,包括其弟子以及再传、续传在内的南宋理学思想学派。近年来,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一些学者多将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以区别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厦门大学教授高令印先生认为:"朱熹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孔子和与孔子有关的儒家经典都是经过朱熹比较准确地整理和注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对于理学的贡献主要是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提出,而这种思想的提出对后来封建思想的巩固作出了极大的维护。  相似文献   

17.
清朝初年,为适应思想文化统治需要,顺治、康熙两朝皆大力提倡儒学,并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使程朱理学在清朝重放光彩,而其最具光芒之处则在中州大地。据黄嗣东《道学渊源录.清代篇》统计,清代河南理学家总数居全国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的思想相当复杂,但某些研究或作"简单化"处理,或有"过度阐释"之弊.本文围绕汤氏两篇文章(《宋儒语录钞释序》、《光霁亭草叙》),辨其论说语境,析其学理脉络,重新探讨了汤显祖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及其与李贽的异同;并进而提出,在充分挖掘汤氏思想"新变"因素的同时,也有必要重视其与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  相似文献   

19.
讲会是始于明代的社会性学术团体,是一种"联友为会"进行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学术组织形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规约章程的民间学术组织.明代著名理学大儒孟云浦,于明嘉靖乙丑(1565年)在河南新安首创兴学会,联会讲学,影响颇大,不仅豫西地区的孟津、嵩县、永宁、渑池、陕县等地纷纷创办学会,其讲会还影响到陕晋,并与江南讲会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认为:要注重学问上的兼收并蓄,就是要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学问之道的"理学修身"与"理学经世"相统一,理学就是经世,经世就得躬行,不能只知道空谈心性,也不能只知道空谈践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