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认为施正一教授的《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对马克思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突破性研究,主要表现在:准确界定了理性认识、理论思维、理性思维等范畴。从民族兴旺的角度指出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辩证地指出理论思维和认识过程不仅包括“具体——抽象”的过程,还包括“抽象——具体”的过程,并突出强调了后者的作用;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表象——抽象”和“抽象——具体”的方法是辩证统一的。指出表象是理论研究的起点,理论研究还必须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表象——抽象——具体”的方法不仅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更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施正一教授为我们指出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意义并为我们树立了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时凤玲 《保定师专学报》2005,18(3):32-33,77
中唐诗僧皎然的诗境理论诞生于他的辩证思维之中;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谐性等特征。皎然运用这种辩证思维论述了诗境的产生与特征,发前人之未发,给形成中的意境理论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促进了意境理论的诞生。从皎然诗境说的“取境”——直观把握中的心物融合、“但见性情,不睹文字”——整体观照中的无限超越、“诗家中道”——和谐辩证中的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分析了它的辩证内涵。  相似文献   

3.
辩证思维推理与普遍思维推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推理。辩证思维推理具有矛盾性、具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等基本特征。根据分析客观矛盾的思维进程方向的不同,可将辩证思维推理分为“辩证演绎推理”、“辩证归纳推理”与“辩证类比推理”三种类型。辩证思维推理在认识中具有推出新知识的作用,它有助于科学预见、科学发现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辩证是老子哲学中的“祸福相依”,是孙子兵法中的“以柔克刚”,是古代医学中的“同病异治”,是传统艺术中的“以少胜多”。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解开宇宙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写作议论文,当然也不能缺少辩证分析。在议论过程中,作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维,或一分为二认识事物,或从比较异同思索.或从点与...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如何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在近几年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方面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对发展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克服过分地强调形式思维(形式逻辑思维,下同)的重要性的倾向时,却又片面地强调直觉、灵感、顿悟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使学生沉浸在“野性思维”和“破碎思维”之中,热衷于“用超乎一般思维的常态去感知世界”;对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没有提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辩证思维是一种符合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思维,是人类长期认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少走许多弯路。我们一定要看到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思维方法的根本对立,学会辩证思维,使自己的思维方式科学化,积极运用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事物。  相似文献   

7.
现代系统科学对辩证思维方法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系统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日益成熟和发展,正推动着人类思维方法的更新,尤其是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法。 一、现代系统科学对分析综合法的丰富和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对辩证思维方法的丰富和发展,突出地体现在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核心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以后简称“分析综合法”)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多角度辩证思维的特征上论证了辩证思维方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多角度思维有利于孕育多种构思,筛选最优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能系统全面地看问题,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有利于转换思路,避免“思维卡壳”;具有敏捷性,强化应变能力,易得机遇;能不断催人向上,攀登科学高峰。  相似文献   

9.
张西立 《教学与研究》2001,42(12):33-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本质来讲是反对并力图超越任何封闭、僵化的哲学体系的 ,是坚持一种始终能动地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开放性思维方式的。这种以人类实践活动为“根据”的“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其思维方法既是实证的 ,又是思辨的 ,是本体与方法、经验与理性等的高度统一。可以说 ,“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世界观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同时也是我们得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共产主义”等基本范畴的科学方法论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提升学生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简单的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当今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辩证思维的运用便是充分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个体现.辩证思维的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一、辩证思维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一)辩证思维的内涵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  相似文献   

11.
本探讨了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高思维品位来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思维品位的途径是发掘教材潜质,促使思维深化;利用变式问题,拓展思维空间;加强综合开发,训练思维强度;填补艺术“空白”,训练创造思维;创设思考情境,训练想像思维;进行正反剖析,训练辩证思维;等等。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与时俱进”思想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时俱进”体现着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体现着“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思维方法,体现着“以实践为基础,永不止息的能动革命反映论”;体现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是限定和越超的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论。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名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思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辩证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思考,既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思辨的课堂意味着各具个性观点间的...  相似文献   

14.
辩证逻辑的对象的研究是辩证逻辑各个问题研究的关键。关于辩证逻辑的对象,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见解是:“辩证逻辑就是研究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中思维运动发展的形式及其规律的学说。或者简略地说:辩证逻辑就是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学说。”“辩证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它以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自身的规律、方法和形式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辩证逻辑是研究思维自身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辩证逻辑就是关于辩证思维规律、方法和形式的科学。三者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了辩证逻辑的科学体系。”上述关于辩证逻辑对象的见解,都既有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维“死角”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认知盲区,这个认知盲区是由于没有形成辩证思维造成的,它不同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般性错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他充分肯定了辩证思维在数学中的存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谈谈辩证思维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1运动与静止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解数学问题时,可以用“运动”的观点来处理“静止”的问题,反之亦然.例1A为椭圆2244xy+=上任一点,B为圆22(2)1/3xy+?=上任一点…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初步介绍了我国50、60年代探索辩证逻辑对象的部分国内学者的不同观点,即:(1)辩证逻辑的对象是唯物辩证法;(2)辩证逻辑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3)辩证逻辑的对象是研究辩证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科学;(4)辩证逻辑的对象是研究思维的内在矛盾的形式与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不仅是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没有它不能说明“物质”,也不能证实“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观和世界不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实践不是世界中的最普遍的东西,却是世界观中最普遍的东西;只有把握科学的实践观,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和辩证的特性,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这两种思维的互补辩证运动,才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我们在学习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验修订本)时发现,新标准的要求中已经明确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但意义深远,它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复杂的研究对象的高级思维方法,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高思维方式。它是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它给人类提供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强有力思维武器,是获得真理的惟一途径。但是,当前的大学生特别是在一些成教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突出问题,即缺乏正确的哲学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因而在思想和认识上常常出现“非此即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种种不妥、错误甚至是偏激的情绪和行为,这对于大学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