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内蒙古的能源资源主要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煤炭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内蒙古资源开发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居民主要以牧民为主,在煤炭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其他利益主体难以避免的会与当地牧民利益发生冲突。笔者通过研究煤炭资源开发与牧民利益保护的关系,了解准格尔旗煤炭资源开发与牧民利益保护的现实与困境,尝试探索准格尔旗煤炭资源开发与牧民利益保护的模式: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以包容性增长为核心理念,以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作为主线,通过利益共享的机制,实现惠及民生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应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对煤炭资源的价值论、可耗竭性、共有性状态以及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进行分析,论证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环境经济学原理,并提出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保问题,核能作为新型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核能发电已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核电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缓解人类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那么我国是如何利用核能发展核电事业的呢?  相似文献   

5.
山西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东山煤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素有“煤炭之乡”之美称,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的37%,全省80%的县有煤炭分布.山西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煤炭产量高,是全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工业如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并真正起到经济支柱的作用,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通过对东山煤矿煤炭资源合理利用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其对山西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1、煤炭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东山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明朝,煤炭资源就被开发利用.目前,东山煤矿的原煤产量达120万吨/年,在增加技术投入的同时,努力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1.1适时进行技术改造,投资少,增产大,见效快.中解放初年产2万吨的小(?)经过技术改造,投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指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的资源。农村能源一般指可以在农村就地开发利用的能量资源。包括生物质能源(秸杆、薪柴、草类、人畜粪便等),地方性常规能源(小水电、小煤窖)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自然能源。 一、我国农村能源的特点 1.以生物质能源为主。我国农村能源品种较多,除海洋能为沿海地区所特有外,各地农村的能源种类都在7种左右。在各种能源中,生物质能源占86%,其他占14%。以河南为例,1982年农村消费的各种能源中,生物质能占61%。  相似文献   

7.
闫俊仁  于翠珍 《物理教师》2003,24(12):10-12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当代,能源同信息、材料一起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知识,是理科综合测试命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就能源问题与中学物理的联系加以整合,供参考.1水流能 现以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为例. 例1.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  相似文献   

8.
结合内蒙古地区区域体育资源建设的宏观局势,通过开发利用体育资源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个方面,对我区的体育资源建设加以叙述.通过其社会化、法制化、人文化建设布局模式,完善内蒙古地区的体育产业.通过研究制定内蒙古体育资源开发应用领域,对内蒙古体育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进行了拓展.为内蒙古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作为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通过对淮南市“市矿统筹”的做法和成效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煤炭城市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的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内蒙古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是在了解内蒙古体育资源的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对内蒙古体育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在旅游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现状分析,最后对其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内蒙古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工业的粮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使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类生活日益美好。煤炭当今世界一次能源中最丰富、最稳定和最可靠的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在探明的矿物资源中,煤炭占95%以上,占世界的11.1%,预计到21世纪中叶,煤炭仍将占一次能源需求比例的55%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煤炭在未来我国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将至为重要。因此,发展能源科技,开发和建立优质、高效、洁净、低耗的能源系统,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12.
陈刚 《地理教育》2013,(Z1):72-73
地图功能即借用地图发挥的效能与作用。地图的功能多种多样,在高考命题中,可能以地图切入的地理主干内容主要包括:①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②各类图表资料的阅读分析应用;③日照图的判断分析与季节问题分析;④天气系统的分析;⑤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⑥自然带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特征;⑦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⑧地质构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⑨人类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⑩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輥輯訛城市化问题与城乡规划;輥輰訛环境保护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继煤炭石油之后的能为人类利用的又一主要能源。其在热能利用、保健功能、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开发利用地热能过程中,应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回注、腐蚀、调峰、尾水温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继煤炭石油之后的能为人类利用的又一主要能源。其在热能利用、保健功能、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开发利用地热能过程中,应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回注、腐蚀、调峰、尾水温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煤炭是18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主要使用的能源之一,人们常常将其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这种源自千百万年前植物枝叶和根茎的产物,在沧海桑田的变换中,伴随着地壳的变动而不断地埋入地下。煤层的分布或浅或深,或薄或厚,从而导致对其的开采利用也变得有难有易,同时还存在着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当丰富,但分布不均,其中50%左右都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随着东部矿区煤炭资源的枯竭,中部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前,风力发电是除水力发电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针对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风能资源的分布以及风力发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根据平山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利用特点,找出平山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平山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磁流体发电     
能源问题是 2 1世纪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为人类带来了文明和繁荣 ,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所造成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生态失衡以及核燃料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因此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发新的能源种类、研究节能新技术、探讨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 .“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项国际事业 ,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中学物理中 ,能和有关能的问题也是贯穿我们物理教学的一条主线 .下面具体介绍与中学物理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尽快出台能源基本法《能源法》和单行法《水能资源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0.
加快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缓解能源压力、解决能源供求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途径.我国先后确立一系列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和规划,特别是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水电资源富集的西部民族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势必将发展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极大地拉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