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培训师:21世纪的职业新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代催生了培训师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向世人揭示,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相比较而言,对人这种特殊的资源进行投资与开发,可以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并获得比前者大得多的经济回报。为此,舒尔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风靡全球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预言,当下成功公司要做两件事:一是建立一支最有竞争力的管理者队伍,一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换言之,它们都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美国培训专家杰克·菲力浦斯对培训投资回报率的研究更是用科学的工具表明,企业对人力资源投入一美元进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 W·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益大于物力投资的经济效益。所谓的人力资源就是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它通常可用构成劳动能力的健康、知识、技能水平和劳动态度等来衡量。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核心,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明显地提高工作绩效。   人力资源必须要靠不断地培训、开发,才能为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现代组织的管理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李桂萍 《继续教育》2005,19(12):14-15
一、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经济学中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是在60年代由美国学者舒尔茨首先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农民为主的不同人口类群中质量、知识和技能的差别,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道,有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王凤霞在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酉奥多·W·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为代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自此,在西方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而在我国,这方面的著述较少,只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有人...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设我国职教师资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巨大动力,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着出现新的变化。新世纪的财富将要由20世纪源于物质资源变为源于人力资源。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尔·舒尔茨(Ctheodoreschultz,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人力资本理论”风靡全球。他认为“教育和培训作为一种投资方式一样能够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他作了一项测算证明: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相应增加17.5倍。因此,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将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他特别强调,“职…  相似文献   

6.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2 0世纪 60年代在西方形成 ,80年代在中国兴起并发展。教育经济学科重要基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T·舒尔茨在上世纪 60年代初提出教育的经济价值 ,即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 ,而学校教育则是对人力资本最大的投资。舒尔茨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人们所拥有的经济能力绝大部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人们进入校门之时就已经具备的 ,而是后天经过教育与培训获得的。这种经过教育与培训所获得的能力能量之大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通常储蓄与资本形成的现行标准 ,从而也…  相似文献   

7.
1965年,美国经济学教授舒尔茨在《由教育形成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资》等论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它是指体现在劳动身上,通过投资开发形成的如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增值能力的那部分劳动力。开发人力资源即指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劳动的质量或素质。  相似文献   

8.
刘易斯与舒尔茨经济发展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与舒尔茨经济发展理论比较孙学敏威廉·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和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是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两人的理论观点有很大差异,并有相互的批评,但两人的理论都得到了经济学界的承...  相似文献   

9.
1990年9月25日美国乔治·布什总统签署批准了卡尔·D·珀金斯(Carl D·Perkins)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所批准的职业教育经费最多的一项法案,并于1991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这一法案,是对1984年卡尔·D·珀金斯职业教育法案修改而成。1990年法案授权联邦政府每年在州及地方培训计划中投资16亿美元,主要目的是提高美国高技术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已被人类历史发展反复证明了的事实。英国古典经济学创立者亚当·斯密指出,学习费用可以得到社会回报,并可赚取利润。一个世纪后,马克思也确认,教育使学生学会赚钱的本领。再过一个世纪后,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更断言,教育是一项生产性投资。教育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舒尔茨1961年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时认为,  相似文献   

11.
论舒尔茨的农业发展政策刘玉珂,牛爱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分析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贫穷的原因之一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缺乏一套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来 ,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使其在许多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舍温·罗森则从教育这一特殊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教育投资与职业选择问题 ,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罗森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自我选择模型等构建了对大学教育需求的模型 ,同时重点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学习与工作选择 ,具体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市场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与传播中的作用、具有学习机会市场的基本模型及其特征、职业歧视等内容。本文在客观阐述罗森教育投资与职业选择理论的基础上 ,得出了一些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结论 ,以期对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孩子缺乏读书爱好的年代里,你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的?根据一九八零年加利福尼亚州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孩子他们难得以读书为乐,而同样有七成的孩子则说他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多达四小时,甚至更多。如何帮助孩子感受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快乐和神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儿童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莫里斯·桑达克,以及青年文学作家朱蒂·布卢姆和专门研究如何促使孩子读书的权威人士吉姆·切里斯。漫画书《花生》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认为,只要孩子们肯读书,至于谈什么书并不重要,舒尔茨自己小时候就喜欢看连环漫画,尤其喜欢看《巴克·罗杰斯》和《大力水手》。但那时候老师们并不喜欢孩子们看这类书。  相似文献   

14.
教师培训及其评价问题一直是美国学校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过去十五年中,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和观点。最近,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托马斯·R·古斯基教授和美国教师培训委员会的丹尼斯·斯巴克思主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教师培训评价模式,即多元评价模式。本文就这一新模式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体现于物质产品之上的物质资本相对应,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1902—)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用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支出;二、用于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illiamSchultz)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将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一个基础部分,反映着人力资源的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主要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所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未来的人力资源,即那些还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人力资源的数量及其变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或潜在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开发既…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理论是资产阶级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尔·舒尔茨,日本称他为“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创始者。”舒尔茨于1980年曾应邀来我国访问,在上海、北京作短期讲学,他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投资”等著作在我国翻译出版。从此,他的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开始传播,人力投资或智力投资等说法已经成为较普遍的理论。我们正在进行改革的形势下,如何评论这一理论,分清是非,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是当前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 ,国内一些著名的企业纷纷效仿国外企业 ,办起了自己的MBA培训班。他们请著名大学设计教材 ,请专家学者讲课 ,形成高中低三级培训体系 ,“企业大学”这一新概念也初步成型。这意味着我国企业正在建立一种新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理念。企业的利润是人而不是物创造的 ,要使企业人力资源获得最大化的利用 ,必须不断强化职工培训和人才开发 ,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过 ,在知识经济时代 ,“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 ,知识就像鲜奶 ,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 ,如果时间到了 ,你还不更…  相似文献   

19.
一、继续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特殊功能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它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包括着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等诸多环节·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人的潜力,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均证明人力资源开发而成的人力资本,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本。一个国家是否能发展,具有资源、资本和技术优势虽说是重要的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看它是否拥有…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苏·舒尔茨毕业于巴尔的摩的罗耀拉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差不多快要毕业的时候,她意识到新闻业也许比较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