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生阿K     
罚抄课文阿K没有认真学课文,老师对他说“:嗯,不弄懂课文不行,那好吧,我们把这篇课文抄10遍。”第二天,阿K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一看:“怎么,你只抄了5遍?”“咦,老师,你自己说的,‘我们把课文抄10遍’,那么就该我抄5遍你抄5遍了。”从现在就开始练阿K放学回家激动地跟爸爸宣布:“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北极探险家!”爸爸:好极了!”“我要立刻开始训练自己。”“怎么个训练法?”“每天给我两元钱买冰激凌,这样将来我就能适应寒冷的天气了。”男生阿K@小乔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一般比较艰深,学生不易理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不是因此就只能由教师自己一讲到底,用不着去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呢?我校一位初三教师教《藤野先生》的实际,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这位老师基本上采用了问答法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鉴于读一遍或听一遍,学生不一定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教师就在范读课文之前作了一点提示:本文主要写鲁迅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的接触,那么到仙台之前他在什么地方学习和生活呢?后来怎么会离开仙台的呢?教师读完,紧接着让学生分层次,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纷纷要求发言,结果多数同学都分析对了:第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时,我发现一位小学高年级女生利用比赛的间歇时间抄写英文句子。我觉得这个学生很努力,便走过去观察。她在抄一个简单的句子,抄了一遍、两遍、三遍,以致七遍、八遍还没有停止,她抄写时神情木然,已经近乎机械重复,手脑的联系全然失去了。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你写的句子已经掌握了吗?”她看看我,默默地点点头。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抄呢?”她开始回答:“老师让我们抄五十遍。”我心里顿生烦躁,但嘴上还比较缓和:“抄个三五遍就差不多可以记住了,一边抄一边念效果更好。”我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到教学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4.
谈起作业,我眼前出现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个孩子在灯下聚精会神,手不停、鸡啄米地把“2.5公斤”、“2.5公斤”连抄十遍,然后“=”、“=”地连抄十遍,最后“2500克”“2500克”地连抄十遍。这样在练习本就出现了十道“2.5公斤=2500克”的式子。这个学生在“高速度”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的“抄十遍”的作业。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是我在一位朋友家亲眼目睹的,虽事隔数年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当时,我起先惊愕,继而深思:这算什么?能起到复习巩固、加深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形成技能的目的吗?然而,这又能归咎于学生吗?  相似文献   

5.
天马说笑     
各抄五遍尼古拉没有认真学习课文。下课后,老师对他说:“古拉,不弄懂课文可不行!这样吧,咱们把这篇课文抄十遍。”第二天,尼古拉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一看,问道:“怎么,你只抄了五遍?”“咦?老师,您自己说‘咱们把课文抄十遍。’那就应该是我抄五遍,您抄五遍。”篮球赛观感系里举行迎新篮球男女分组赛。女孩子们打篮球总爱挤在一团抢球,而投篮又是一投,二投……五投,居然进不了。赛后,老师发表观感:“你们女孩子打篮球,有橄榄球的打法(抱成一团),有踢足球的分数(都是只进一球二球)。”急中生智我报名参加了口才训练班。第一天上课时,…  相似文献   

6.
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正在读课文。看着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我也不由得沉浸其中。偶尔抬起头,却发现前排的一个男生静静地坐着,嘴唇一动也不动。他怎么回事呢?我走下讲台,轻拍着他的肩膀说:“一起朗读,好吗?”“我不愿意!”他一脸倔强,丝毫不给我面子。“那你愿意把课文朗读一遍,还是抄写一遍?”我想找个台阶儿下。要知道,读可比抄省劲儿多了呀。“我宁愿抄,也不读!”他瓮声瓮气地说。说完,他真的找出笔和本子,抄了起来。我碰了一鼻子灰,真想批评他,但很快忍住了。他的声音有些怪,听起来像大人一样成熟,或许这让他感到不自在吧。下课时,看到他交…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在解题时因"粗心"而出错的现象,这种现象十分多见,同时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现象一:常常听到家长和老师这样反映:我的孩子做作业时真粗心,常常把数字抄错,比如将26抄写成29,计算怎么能正确呢?说了许多遍让他细心些就是不听.现象二:学生总是看错题目,如:将下列算式中得数大于50的算式圈出来.23+32 13+38 36+13 63-15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勤劳地生宝,懒惰地生草",我很相信这种说法。但是在很多时候,老师的"勤"却换不来学生的进步,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次教研活动中,同事张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学生的懒惰是教师的勤快培养出来的,‘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我的勤快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变得懒惰了呢?教学"解决问题"时,我生怕学生不会分析,就一道题一道题地给学生分析,学生提问时我总是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而学生呢?上课时只要坐着听就行了,解题过程和方法黑板上都有现成的,理解的学生连抄一遍都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作业要强调"质"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做出归类分析,按它的功能划分,把生字本、抄词本合成一项,这些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的认知训练,可以集中在一个本子上,字词每个写两三遍.有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否记住,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或记忆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个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10.
<正>说话,每个人都会,但是要准确地说好一句完整的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为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必须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利用识字内容,使说话有条有理我们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识字课文,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识字课文中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好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才能把识字课文真正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教育掀起的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热潮,强力冲击着长期靠占用学生大量休息时间,靠大量做机械性练习题来提高学生成绩的老师们,他们惶惶不安,束手无策,有的甚至低声哀叹:“哎!这年头!”难道只有“生词抄五遍”,“课抄六遍”“注音抄七遍”……才能把教学质量拿上去?有的老师迫于潮流,盲目“减负”,把必要的训练也给删除了,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12.
常听到有学生跑到办公室问:“老师,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什么?”A老师说:“预习下一课,读课文三遍。”B老师说:“把今天的字词抄三遍。”C老师说:“把刚学完的一课的《同步训练》做完。”读课文的,多半学生不会去做,这和没作业差不多;单纯的字词抄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步训练》会做完,但多数同学会抄答案。布置语文作业,还得巧妙设计,既要让学生愿做,还得让学生有收获。一、每早一诗学生人手一本《课外古诗词必背》,如果不布置背诵,没有人自学,这本书一定被束之高阁。每天早上,课代表把今天要背的诗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一到校就背诗,背过…  相似文献   

13.
受罚的老师     
我们班有个规矩:那就是默错了生字要把错的词抄五遍。可同学叫老师抄生字,你能想到吗?或许大家不相信,可这样的事确实发生了,而且还是老师自愿的呢! 这天,龚老师把日记本发了下来,我打开本子一看,我把“怒气未消”的“怒”写成了“奴”,龚老师在本子上写了一个样子“努”,我不认识这个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天,我在改试卷时,发现婷婷写了一篇美文,这篇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语句流畅,描写生动。我情不自禁地念出来给老师们听,好让大家分享。没想到才读了一半,一位老师的话打断了我的兴致:“这篇文章是抄袭的。”“对,我们班也有位学生抄了这篇。”另一位老师也开了腔。“呀,太可惜了!我还想给他个满分呢,看来只好作罢了。”我万分惋惜地摇摇头。“有什么关系,只要是好文章,管他是不是抄的,考试时能默得出来,就是他的本事。升学考时改卷的老师他能知道这是抄的吗?”一位老师扯着嗓门嚷了起来,我愕然了。作文能不能照抄?默写别人的作文能…  相似文献   

15.
善意的谎言     
正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说,人要讲诚信。可是,今天老师和我的妈妈为什么撒谎了呢?今天的最后一节课,老师说要听写,还在白板上写了几个词,要我们把每个词抄十遍。顿时,一声声"哀号"传遍教室。老师又说:"谁再出声,就抄二十遍。"这句"咒语"真灵,马上,班里就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听得见。老师说完,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班级。  相似文献   

16.
李春优 《师道》2005,(6):38-38
“老师,要列竖式吗?”“老师,要不要抄题啊?”“老师。……”真烦,每当学生们安静地做练习时,他总是那么多问题。都和他说了多少遍了,照平时做,但他好像总记不住。  相似文献   

17.
语感训练三法宋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教学中,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理解”了语言文字呢?从字典中翻查出解释,老师给学生抄出就算“理解”了吗?不是。这只是“理解”语言文字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语文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感知、理解音乐的鉴赏力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如何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能力,又能通过器乐的演奏来表现情感呢?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我校组织了一支学生民乐队。通过由浅入深的训练,小乐队已能演奏一些简单的民乐合奏曲。但在正确处理乐曲的情绪以准确地表现主题上,学生总是很难到位,即使教师讲解数遍,结果听到的还是干巴巴的演奏。这使我们辅导老师伤透了脑筋。为此,我进行一次新的尝试:在新曲训练之前,先要学生欣赏此曲,让他们进入音乐情境,感知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然后再引导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感与所感知理解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笑话园     
不能怪我老师对奇卡说:“你这次作业有进步,大多数题目算对了。”奇卡眨眨眼说:“嗯,这次我可仔细呢!”老师又说:“还有几道题,你为什么算错了?”奇卡随口说:“那可不能怪我,我全是照明明的抄的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