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ANP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企业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多重反馈,为了更客观地评估一个区域企业创新系统及其创新能力,引进网络层次分析法,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别计算网络层次分析法和传统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矩阵,并对权重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传统层次分析法在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估上的误区,同时也揭示了提高区域企业创新能力方面需要遵循的几个准则.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论坛》2005,(5):87-8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旨在对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作一个客观、动态和全面的评价。该报告通过大量的数字和科学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区域创新总的能力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对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逐一作了分析,是一本研究中国技术创新国情、了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多样性、进行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的重要著作,是政府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参考读物。本书内容概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区域创新能力分省、市、自治区综合指标;区域创新能力分省、市、自治区报告;区域创新能力分省、市、自治区基本指标;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含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项核心内容。为衡量不同区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兼顾多类创新主体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针对序关系分析法中指标重要性比较由专家通过主观判断给出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客观序关系分析法。运用该客观序关系分析法对中国东部地带11个省市在2009-2013年间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着较大发展空间的结论,并据此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客观赋权法,提出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广东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建立一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spss软件的支持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得出其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选的八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能力不仅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出发,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构建适合上海市宝山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宝山区区统计局提供的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上海市宝山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并依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引导上海市宝山区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运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考察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总格局和演变趋势,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十分不平衡;同时,综合因子法和专家综合评价法的实证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在实证基础上,最后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集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都是用单一评价方法.借鉴群决策以及多分类器集成中的Bagging方法的基本思想,提出将各种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集成评价的CIE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以2009年西部12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IE方法的评价结果比主成分分析法、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等6种常用的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借鉴现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特点,构建福建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对福建省2001~2008年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与分析,探讨影响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和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决定因素之一,而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和保持则成为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对一个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了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动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西部12个地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进而提出着眼于构建和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期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建立一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SPSS软件运算,对东北三省的区域创新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黑龙江省区域创新各方面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该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出发,基于区域创新指标和上海自身特点来构建适合上海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根据上海市发布的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此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区域的竞争力,而区域人才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尺度。文章在分析区域人才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3个模块、16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个地区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定性比较。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有关数据和成果,对全国31个省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序和评价。结论显示,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比加权评价的方法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主观性强、信息重叠量大等问题,利用粗糙集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然后通过引入熵模型将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的研究整体,使无序化信息变得有序、且可比,从而建立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此模型对国内各地区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创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客观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二者进行了测度,利用SPSS软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及其八大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强相关性;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八大特征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对激发科技型人才的创新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山 《中国科技论坛》2007,(11):21-24,32
本文在回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市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构建了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之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变 系数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鸣 《科研管理》2010,31(5):116-123
摘要: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素分析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域的大学知识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集群性、差异性及其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因素分析和空间变系回归模型在区域创新环境和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与空间相关实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省域之间差异显著的区域创新环境与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局域空间集群现象;区域创新环境对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与异质化的政策措施,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