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邓峰  马庆国 《软科学》1999,(1):1-4,8
引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各国在制定发展计划时优先考虑的基本准则,中国的耕地、淡水、森林、草场、主要水产等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普遍都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30%;而且人口还以每年新增1400万的速度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将会进一步下降。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2.
农业水土资源高效持续配置战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水土资源对农业的约束不断硬化,并将成为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诸多矛盾的焦点,2010年缺水量将从现在的400×108m3,1996年-2010年耕地占规模约900×104hm2。摆脱资源困境的基本思路是实施以“四个结合,六大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水土高效持续配置战略。“四合结合”:1、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2、开源与节约相结合;3、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4、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结合。“六大体系”:农业资源高效持续配置的1、生产体系;2、布局体系;3、技术体系;4、管理体系;5、保护体系;6、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十年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基本上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农业战线面临的形势仍然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过多,底子薄,教育、文化、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后列。这些基本特点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恶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口继续膨胀并迅速老化。据有关专家估计,即使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最高峰也将达到15亿,2000年可能突破13亿大关;另一方面,农业资源日益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下降,接近资源承载的极限,甚至突破极限。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主要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9%,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的1/4,人均淡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6.不仅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而且环境在恶化,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耕地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等灾害频繁、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怎么办?靠进口粮食来养活中国人行不通.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其唯一出路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单产,提高资源的产出率,依靠教育事业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新疆库车县耕地资源利用结构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县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而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耕地、水资源 ,它们之间关系的协调性 ,直接影响到库车县的整个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绿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本县的耕地资源和发挥本县的资源优势 ,该文论述了库车县人口、耕地、水资源的多年动态变化关系 ,分析库车县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人均耕地少 ,地均水资源量不足 ,水土资源利用失衡 ,土壤肥力较低 ,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等问题 ;以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产量为变量 ,深入分析了本县耕地资源利用结构优化及其潜力 ,并提出调整种植业结构、合理配置水土资源、防治地膜污染、改良培肥土壤、改善人口状况等实现耕地资源利用结构优化和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蒋蔚然 《资源科学》1991,13(6):20-26
山东省土地总面积为15.67万km~2,截止1988年全省共有耕地10344.42万亩。按当年人口8061.3万计,人均耕地1.28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年人口普查人口增至8439.3万,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变,人均耕地已降至1.23亩。据概算全省在今后充其量只能开发耕地535万亩。人多地少已成定局。1989年该省虽战胜了特大干旱,夺取了粮食丰收,总产达325亿kg,但人均占有量又滑下400kg台阶。特别是丘陵山区连年失收,人均占有量更低。现全省有1000万人不同程度地缺粮,棉花缺口也较大。这已成为制约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在切实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从该省的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大面积地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单产,走集约经营发展农业生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戈大专  龙花楼  杨忍 《资源科学》2018,40(2):273-283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林地转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由不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性转折过程。基于全国10km栅格分辨率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中国71%的耕地覆盖区人均耕地面积由逐步下降转型为稳定上升,基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此外,利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定量识别了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耕地利用转型的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在推动耕地利用转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不同因素在耕地利用转型不同阶段的驱动机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借助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运用"中国平均生态生产力"对单产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调整,引用"中国平均均衡因子",提出"中国标准"的生态足迹新方法,构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误差检验结果满足模型精度要求,以此对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年-2009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②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不出现明显"突变"的前提下,2010年-2015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呈稳步增长趋势,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这种增强只是从弱不可持续状态向弱可持续状态逐渐逼近,并没有达到中等可持续状态或强可持续状态。保住耕地面积"红线"和对山区耕地资源进行整理、技术改造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实现云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资源现状与近期潜力评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分析评述了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包括耕地资源、后备耕地资源、农业水资源、粮食生产能力、要素投入贡献率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这些方面在近期(2010年前)可能发生的变化,认为耕地数量难以平衡,将会减少,质量可望有所提高,农业可供水量会有增加,科技投入贡献率将发挥更大作用。以此为依据,认为届时粮食生产能力约为5974×108kg。最后就实现预期生产能力提出4方面的对策,包括完善公共物品投入的约束机制;优化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全国粮食生产格局;确定粮食生产科技主攻领域;积极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沿江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变化不仅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5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近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揭示了安徽省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定量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耕地数量和粮食生产安全保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沿江地区土地利用基本特征表现为以农用地为主,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比例大;土地的投入强度大,综合产出率高;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总量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下降、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②耕地总面积减少与GDP总量和人均GDP之间存在对数关系,二者间的弹性系数不断下降,现状已接近上海市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已开始向集约型转变;③利用拟合的关系式,估算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将在现状基础上分别减少3.09×104~3.91×104hm2和5.07×104~6.78×104hm2,届时耕地总面积将会保持在149×104hm2和146×104hm2以上。2010年耕地数量可以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保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8%),至2020年,耕地数量将会略低于粮食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一种改进B超诊断仪纵向分辩率的新方法。即设立纵向判据和横向判据使超声的每一个回波通过两种判据以决定取舍。通过模型试验达到纵向分辩率1mm。横向分辩率2mm。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自1986年成立 以来机械学科资助了2200多项基础研究项目,推动了我国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机\\r 械工程提供了一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及其装备的技术水平;同 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和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和教授。本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基金\\r 会成立以来机械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基金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经验,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r 在的不足与差距。  相似文献   

13.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我校拥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我校借鉴各单位的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结构分类与结构类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5.
中国湿草地中的水禽栖息地及其水禽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96,18(1):55-63
湿草地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天然草地。在我国湿草地觅食、或栖息、繁殖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40余种,还有上百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根据80年代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有可供水禽,徙禽栖息、繁殖的沼泽、沼泽湿地、湿草地、水禽、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6.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发展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物质科学→信息科学→意识科学和由 简单到复杂的非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一般规律。当代科学正发展到信息科学和 生命科学这一中级阶段,所以我们应集中力量加大这两类学科的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基金论文产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 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985工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实施"985工程"8年来,这些高校科研状况如何呢?本文选取2006年有代表性的20所"985工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学版)作为调研对象,从基金论文的数量、基金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基金类型分布、基金论文的学科分布等方面,分析基金资助课题的现状,并与2001年、199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这一个方面透视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1重点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燃机仍是汽车、机车、轮船、农用机械(农用车)、工程机械及军用车辆等移动装置的动力源,是我国石油的主要消费渠道,而石油仍将是内燃机的主要燃料,且我国内燃机的石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总消费量的66%,内燃机同时又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内燃机  相似文献   

19.
假设夸克是由于轻子发生分数质量转化、分数电荷转化、分数轻子数转化而形成的.夸克被色力束缚于重子之中.若提供足够的能量,就能够还原轻子由于形成束缚态夸克所转化了的分数质量、分数电荷,却形成自由态的介子.中子存在一个单位负电荷转化.负电阻元件利用多中子有机导电材料.由于电子向存在电荷转化的中子场扩散,这些电子原来的位置留下空穴,同时也存在电子对空穴的添补运动,此种材料可节能.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辐射资源栅格化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借助GIS平台和DEM数据,生成东北地区1km×1km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数据库。利用1960年-1990年累年月平均气候学方法计算了东北地区189个气象台站总辐射、直接辐射、PAR和地表有辐射的月值和年值;并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和VB6.0语言处理了1992年辽宁省5月-8月的NOAA AVHRR 数据,得到了辽宁省5月-8月1km×1km网络的地面反射数据。在基础上,分省建立了各种辐射值与宏观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三维二次空间分布模式。半理论半经验地定量分析了坡度向对辐射和par的影响,最终建立了东北地区辐射资源删格化信息化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