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英语委婉语与"面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英语委婉语与“面子论”中的礼貌策略的关系,指出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交际各方的面子。  相似文献   

2.
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遵循礼貌原则,使语言含蓄婉转,文雅得体,因此被称为言语交际中的“润滑剂”,恰当使用委婉语可以减少交际中的误会和伤害,提高英语的实际表达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和生理现象有关的委婉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英汉委婉语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委婉语。它们除了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外.又因为英汉文化的差异而存在不同。本文分析了英汉委婉语之异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看待和使用委婉语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某种文化中,人们交往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某些话题和语言中某些词汇表现出“回避”的行为,人们不愿、不能或不敢随便谈及那些话题或使用那些词汇,于是语言中便出现了某些禁忌现象。有禁忌语必然有委婉语,它们是紧密相联的,这是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道德标准不一样,各国人民所忌讳的行为和词语是不同的,委婉语的使用也是不同的。“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委婉语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衰减婉指的禁忌…  相似文献   

5.
X-phemism的言语调适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phemism是Alan和Buridge专门为委婉语和恶化语的统一体杜撰出来的术语。由于话语与社会语境关系的复杂性,表述意义委婉的话语在听者方面并不一定能产生委婉的效果;表述意义恶化的话语听者也不一定觉得恶化,它们的效果还是未知数“X”,故称之为Xphemism,其特点却都是避免了直说。若再细分下去,还可将表达意义委婉、施为意义恶化的话语称为“委婉恶化语”;将表述意义恶化,施为意义委婉的话语称为“恶化委婉语”。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许多与“死”相关的委婉表达方式。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委婉语“死”的各种不同表达形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习俗和死者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性别、年龄特征,而且能反映出人们的不同信仰。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渗透到日常生活、商业、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委婉语应用广泛,从语法和修辞角度了解它们的生成、发展和转换,可增强运用委婉语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使用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共有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由于英语、汉语是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历史、文化、思维模式、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英汉“生老病死”方面的委婉语的区别也十分突出。通过“生老病死”委婉语英汉对比,揭示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及使用范围的差异,开阔文化视野,增强阅读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渗透到日常生活、商业、政治、军事、职业等各个领域。委婉语应用广泛,从语法和修辞角度了解它们的生成、发展和转换,英语学习者可增强运用委婉语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英语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根据事物内容的不同,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两种。英语中委婉语涉及的面很广,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英美社会里得到认可的言谈举止的准则,一般人的思想模式和价值观、道德观,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解题方法一直都是数学学习的中心,它包含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两个重要环节。如果把解题方法比作剑法,那么解题思路就是剑诀,解题技巧就是剑招。判断一个人剑法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的剑诀和剑招。如何领悟剑诀,如何融会贯通剑招就在于“练”。“练”在数学学习中就是做题。如果离  相似文献   

12.
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提法,近来被发展为"四基"的提法,其中有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这一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大体有两种类型,即问题导向和理想导向。“985工程”政策带有明显的理想导向型政策制定的特征。理想导向型政策目标往往长远而宏大,能够起到宣传引导、鼓舞人心、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但在执行中常常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试图对“985工程”政策的背景、形成过程、延续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任何时代和社会的统治或执政阶级无不十分重视其官吏的“德治”建设,区别只在于对“德治”的内涵有不同的解读,对具体概念有不同的提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德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德治”建设,应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在“五个把握”上下大力气,正确把握“德”的内涵,确保“德治”建设的先进性;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增强“德治”建设的针对性;正确把握用人导向,提高“德治”建设的实效性,正确把握主导因素,提高“德治”建设的自觉性,正确把握责任体系,增强“德治”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曾多次反对过“毛泽东主义”这一提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对王稼祥、萧三等人试图用“毛泽东主义”来替代“毛泽东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对吴玉章建议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加以宣传;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反对部分同志提议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反对林彪、康生等人力图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加以吹捧。  相似文献   

16.
席扬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41-249
“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语病问题是规范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应用语言学的课题之一,我们应该重视语病问题的理论研究,确立正确的语病观,并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语病分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语病体系的科学性,语病界定的准确性,有关训练的有效性等语病观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863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事实为基础,引入政策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探讨了少数权力精英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该政策制定中“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的特点。并分析了863计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旨在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的生存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一特写式的全面介绍。文笔优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回肠荡气。然而,稍加琢磨,便会疑窦丛生。嗣前林黛玉真的从未去过外祖母家吗?贾府的主子她真是一个都不认识吗?这当然是有悖事体情理之事。究其原因:既非作者的疏漏,更不能以败笔论,而是宏著梦幻性特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旨在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的生存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一特写式的全面介绍.文笔优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回肠荡气.然而,稍加琢磨,便会疑窦丛生.嗣前林黛玉真的从未去过外祖母家吗?贾府的主子她真是一个都不认识吗?这当然是有悖事体情理之事.究其原因:既非作者的疏漏,更不能以败笔论,而是宏著梦幻性特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